第451章 巨头服软,上桌吃饭 (第1/2页)
10月份底的深城,气温虽然还比较高,但多少已经有几分凉意。
大家走在南山变速箱的新工厂里头,倒是不觉得热。
这个年代,除了少部分特殊的电子产品车间,其他工厂的生产车间,那是铁定是没有空调的。
能够给你安装几台大风扇,就算是条件非常好了。
南山变速箱的这个新工厂,自然也不例外。
要是夏天七八月份,里面的工作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的。
有限的几台风扇,起不到特别大的效果。
北方的夏天,只要不在太阳底下直接晒,就不会特别的热。
但是南方不一样,不管在哪里,都是湿热的。
“你们这个新工厂,预留了好多空间啊。”
下线仪式结束之后,朱建生跟一帮领导没有直接离开,而是选择继续参考南山变速箱的工厂。
世界第一款5AT自动变速箱就这么诞生了,相关的领导都是挺好奇的。
“我们这个新工厂的规划是可以放3条5AT自动变速箱的生产线。”
“目前先量产一条,产能可以达到40万台,后面根据订单情况进行追加。”
厂房已经修建好,空间也已经预留。
只是在现有产线的基础上重复投资产线的话,周期是可以压缩到半年左右。
这个时间足够应对后面各种需求。
毕竟宝马汽车集团自己是暂时不需要那么大的产能。
而国际汽车巨头那边,肯定是需要结合各种测试和验证结果,才会最终确定搭载的情况。
这么一来,南山变速箱这边就不需要特别的着急了。
“你们这些5AT自动变速箱每台的出口创汇金额应该都超过1000美元了吧?”
“这要是将来3条线都投产了,一年就可以新增出口创汇金额十几亿美元了吧?”
朱建生这么一说,岭南省和深城这边的相关人员都非常的开心。
不管是哪个地方,不管是什么时候,大家都不会嫌弃出口创汇的金额太多啊。
路虎汽车现在是最大的出口创汇工厂,奔驰汽车和南山科技也不差。
现在南山变速箱要异军突起,这绝对是非常期待的。
毕竟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款5AT自动变速箱,而全球一年的汽车产量高达几千万辆。
这要是南山变速箱的成绩显著一些……
想一想都让人觉得激动啊。
“这一次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各个主机厂那边都安排了人员过来。”
“我们也会结合他们的需要先交付一批样件给到对方。”
“然后同步安排技术和销售团队跟对方进行对接,尽快的把5AT的搭载方案进行落地。”
“预计在未来来两三年,这个5AT工厂还是有希望实现满产生产。”
“甚至需要进一步的修建新工厂。”
江辉倒是没有谦虚。
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
“那我可就等你们第二座5AT自动变速箱的工厂什么时候修建了,到时候我一定过来参加奠基仪式。”
朱建生今天算是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当中,地位最高的了。
岭南省这边虽然也有跟他同级别的人员,但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现在掌管的可是国内有数的大部门。
之前的一机部、五机部、电子工业部等好几个部门的东西都合并在一起,影响力比一般的封疆大吏都要更加夸张。
不客气的说,单单是下属各个工厂和科研院所的人员规模就达到了将近上千万人。
难怪后面上级又要进一步对机械电子工业部进行改革,把里面的许多工厂分类之后成立新的集团公司。
或者是一部分的公司划归到地方上进行管理。
单靠一个部门管理那么多的工厂,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精细化管理。
偏偏这个时代的国企,大家习惯了按照上级的安排去开展工作。
这就有点麻烦了。
朱建生等人知道今天江辉也要继续接待通用汽车等各个主机厂客户。
所以他们参观完工厂之后,倒是没有继续霸占江辉,让他有时间去跟其他的主机厂沟通。
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这两家公司之前江辉已经接触过,但是BMW、大众汽车等其他主机厂的人员连江辉这个负责人都没有见到过,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特别是大众汽车那边,江辉还是颇为期待。
反倒是BMW,知道这家车企跟采埃孚的特殊关系,江辉倒是没有特别高的期待。
别以为采埃孚和BMW真的就是简单的合作,其实背后还涉及到两个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复杂关系。
德意志就那么点大,那些大企业背后的股东之间的关系,普遍都是比较复杂。
本来这个层次的人员就比较喜欢通过联姻来巩固关系,圈子小了,各种复杂联姻就更多了。
像是大众汽车和保时捷,两个公司的股东后面就会演绎一场又一场的大戏。
在这种情况下,南山变速箱想要打入到BMW的变速箱配套市场,还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一点努力都不做,显然也是不合适。
毕竟拿不下主要份额,能够拿下一款车型拓展一下业务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宣传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噱头啊。
毕竟BMW的豪华属性,已经是被大家熟悉了的。
……
“瓦尔迪,BMW的7系、5系和3系都是非常经典的存在。”
“相比M系列各种车型追求极致的驾驶体验,5系和7系这些轿车的用户,需要的是更加综合的性能。”
“在保持优秀的驾驶性能的同时,搭载自动变速箱之后简化驾驶操作,也是必然的趋势。”
“目前BMW搭载的4AT自动变速箱,已经在世界上用了几十年了。”
“毫无疑问,它是非常经典的存在,是一个时代的记号。”
“不过,跟5AT自动变速箱相比,4AT在各方面都已经全面落后。”
“特别是在高速驾驶的时候,搭载了5AT的车型,各方面的表现比4AT要好一大截。”
“我觉得BMW需要尽早的将4AT切换为5AT。”
江辉跟瓦尔迪不算是特别的熟悉,不过之前好歹也算是见过面。
今天来的主机厂很多,江辉不可能每一个都闲聊一样的拉扯太多。
所以都是简单寒暄之后就进入主题,把自己的观点进行输出。
反正他说的都是事实,瓦尔迪就算是想要反驳,也找不到太多的切入点。
无非就是在质量稳定性方面提出一些质疑和担忧。
但是同样的问题在其他主机厂那边早就碰到过了,江辉轻而易举的就可以给出回答。
“5AT的优势,我是明白的。”
“不过估计你也知道,采埃孚那边的5AT自动变速箱,也已经研发了好多年,马上就要进入到量产状态了。”
“你们双方之间的5AT在性能上面有什么具体的差别,我们内部还需要展开一些对比确认。”
“不过从目前来看,你们双方采取的设计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瓦尔迪来参加南山变速箱的下线仪式之前,自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作为BMW最主要的供应商,采埃孚的5AT的开发情况,他是比较早就知道。
甚至连他们的变速箱的各种结构,他都比较清楚。
这一次跟南山变速箱的5AT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差别还是挺大的。
可以说,虽然都叫做5AT,但是结构完全不同。
南山变速箱的5AT出人意料的采取了平衡轴式结构,这跟业界主流的设计方案很不一样。
4AT已经诞生了那么多年,这些年相关的变速箱企业和高校,自然也没有停下开发5AT的步伐。
一些跟5AT有关系的论文,也是隔三差五会出现在大家眼前。
作为博士毕业的设计总监,瓦尔迪也是专门查阅了不少相关信息的。
“BMW的考虑,我是完全理解的。”
“东西好不好,确实是要有比较才能更加清晰的得到结论。”
“我对南山变速箱生产的5AT非常的有信心,不管是从结构上的独特设计,还是各个零件的具体细节安排,都是蕴含了非常多的技术在里头。”
“到时候我们的工程师团队会配合BMW的各种测试。”
指望着一次下线仪式就立马让各个主机厂下订单,那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汽车行业就不是如此简单粗暴干活的行业。
各种零件的使用,特别是功能零件的使用,都是需要事前作许多确认工作。
后世那种一年就开发一款新车型的做法,许多人都是无法理解的。
因为那么短的时间,正常的各种测试工作都没有做完呢。
接待完BMW这边的团队,江辉继续马不停蹄的跟大众汽车等其他的客户进行了沟通。
最终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大家都表达了对5AT的兴趣,并且采购了一批样件回去。
……
“米卡斯,BMW那边已经把它们最新收到的两台南山变速箱5AT给到了我们。”
“你们研发团队分析的怎么样了?”
斯蒂芬对南山变速箱的5AT是高度重视。
4AT变速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用了那么多年,是该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了。
一旦到时候5AT自动变速箱市场被其他厂家占据优势,对采埃孚来说绝对是个噩耗。
要知道,为了成为全球第一家推出5AT的企业,采埃孚可是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们可不像是江辉有着独特的金手指来提示开发团队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所以为了开发这款变速箱,采埃孚付出的各种开发费高达1亿多美元。
更加不用说后续修建工厂还需要进一步的投资。
“斯蒂芬,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拆解分析对比。”
“它们的5AT采用平行轴设计,齿轮平行排列,结构紧凑,适合横置发动机布局。”
“主要零部件是平行轴齿轮组。”
“通过多组齿轮实现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设计的颇为巧妙。”
“还有液压控制系统负责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操作,确保换挡平顺。”
“再有就是液力变矩器,用来提升低速扭矩和起步平顺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