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重生之非遗大佬在都市封神 > 第二十六章 榫卯传家,新程再启

第二十六章 榫卯传家,新程再启

第二十六章 榫卯传家,新程再启 (第2/2页)

那道浅痕几乎与木纹融为一体,若不是林墨盯着放大镜看了一下午,根本发现不了。流浪按照试榫印的轮廓,用微雕刻刀一点点调整榫头形状,王伯在一旁用老木匠的“听声辨榫”法辅助——将榫头轻轻推入卯眼,听着“咔”的脆响就知道契合度刚好。“就是这个声儿!”王伯一拍桌子,“比我年轻时修的还地道。”
  
  “叮!完成梳妆台核心部件修复,任务进度70%,奖励匠心值+1000,解锁‘明代走马销复原’专项技能。”系统提示音响起时,苏清瑶带来了好消息:“故宫博物院的修复专家听说咱们在修明式梳妆台,特意派了张教授过来指导,明天就到江城。”
  
  张教授抵达当天,刚看到修复中的梳妆台就赞不绝口:“你们把‘拼木补纹’和‘听声辨榫’这两门老手艺都用上了,太难得了。”他指着镜箱的牡丹纹,“这里的透雕可以用‘借纹补刻’法,从完整的花瓣纹路推断缺失部分,我带了故宫的同款纹样拓片,能帮上忙。”
  
  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流浪和林墨一起完成了牡丹纹的补刻。林墨握着小刻刀,手法虽然稚嫩,却精准地复刻了明代透雕的“尖刀刻法”,花瓣的层次感丝毫不差。张教授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对流浪说:“这孩子有灵气,是块做非遗的料,故宫的少年非遗计划,我帮他报名。”
  
  梳妆台修复完成那天,基地举办了“文物回家”小型展陈。当恒温箱的玻璃门打开,黄花梨木的温润光泽与牡丹纹的精致透雕惊艳了全场。李科长拿起放大镜查看:“连故宫的专家都挑不出毛病,这才是‘修旧如旧’的最高境界。”他递过一份文件,“局里决定,让你们牵头成立‘全国非遗文物修复联盟’,整合各地的老匠人资源。”
  
  展陈现场的大屏幕上,陈坤和老马的远程连线画面亮起。老马举着陈爷爷的木工日志:“我们在巴黎找到了日志里记载的‘榫卯匠人名录’,上面有五十多个清末民初在欧洲的华人匠人后代,他们都愿意帮着寻找流失文物。”陈坤补充道:“伦敦的博古架鉴定工作已经安排好了,我带着咱们的微雕工具过去,保证万无一失。”
  
  直播的最后,流浪、王伯和林墨一起揭开了“全国非遗文物修复联盟”的牌匾。林墨举着自己新做的走马销模型,对着镜头说:“我和流浪老师、王爷爷约定,要一起修复一百件流失文物,让它们都回家。”弹幕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匠人纷纷留言“报名加入”,在线人数突破两千万。
  
  当晚,基地的工作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流浪在整理伦敦博古架的资料,王伯在教几个老匠人“拼木补纹”的手艺,林墨趴在一旁,在笔记本上画着未来的修复计划,旁边写着“目标:巴黎、伦敦、纽约……让所有文物回家”。
  
  苏清瑶走进来,递上一份刚收到的邀请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咱们去纽约参加‘世界非遗大会’,还要做主题演讲,分享文物修复的经验。”她笑着说,“咱们的匠魂,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了。”
  
  流浪抬头望向窗外,江城老街的灯火与基地的灯光连成一片,像无数颗传承的火种。他拿起桌上的“匠”字镇纸,指尖抚过温润的木纹——从江城老街的小作坊,到巴黎卢浮宫的修复室,再到即将开启的纽约之旅,匠魂的接力从未停止。而身边这些年轻的面孔,正是这火种最好的传承人。
  
  夜深了,林墨的笔记本摊在桌上,最后一页画着一幅画:三代人围着一件修复好的文物,手里都举着“匠”字徽章,背景是世界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无数个点——那是等待回家的文物坐标,也是匠魂即将抵达的远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