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第1/2页)
(五十五)绩效管理促事业,上海中心表心迹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绩效管理考评工作的办法和精神,做好绩效管理考评工作,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强化内管效能、激发队伍活力、提升工作业绩的积极作用,争取工作主动权,姜德仁局长在专题局务会上发表了长时间的重要讲话。
他首先通报了省国税局对灵山市国税局绩效考评的总体成绩,十分高兴地说去年我局名列全省国税系统前三名,今年截止到11月份名列全省的第一位置,希望各位再接再厉,争取年终稳定在前三位,并对常规性考核、系统内表彰、系统外评价、创新奖评选、领导评价、特别加分和特别扣分等7个方面逐个进行分析。他还自信满满地提及自己今年为市局春节写的一副对联,张贴在大门两边的大红春联如今依然醒目。“聚财秉公心,优服务比学赶超开好局;收税施妙手,强监管争先进位谱新篇。”这虽然比起省局大门春联显得格局小了些,但符合我们这一层级的实际。省局的那副对联“为国聚财安社稷;替民收税惠民生”大气,不过按照联律要求却也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嘛。我给大家普及几个对联基本常识。这对联讲究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禁忌合掌,也就是说同一个事情。比如“聚财”对“收税”就有合掌之嫌。难搞的是这个平仄问题,一般按现代汉语拼音来划分,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为仄声。但也有今平古仄的字,比如福字,就是古仄声字,还有国、吉、宅等;当然也有今仄古平的字,如喜;还有平仄通用的字,看、望等字。这个比较复杂,写对联时上联避免三平字收尾,下联则禁忌三仄字收尾。这些大家若有兴趣可以会后单独与我交流。下面言归正传,我再次强调的是,在肯定绩效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查找工作上的差距,找准工作中的短板,针对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会议,与会人员对考核要点和要求有清晰直观的认识,便于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
姜局长结合国税实际,阐述绩效考评工作如何做到立和破。首先要立:确立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要立威、信,考核小组要有权威,考核程序和结果要取信于干部职工;然后要破:采取措施,实现目标,并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一是从思想上找准努力方向,坚决克服拖、等、靠的依赖思想,掌握工作主动权;二是本着总体工作不掉队,单项工作求突破的思路,用单项工作突破带动总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加强与省局的沟通与交流,积极输送合理化建议;四是提高创新意识,善于总结和挖掘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五是树立全员争创的意识,积极争取荣誉表彰等加分项目,不断提升灵山市国税的站位与排名。
市局几位科长即兴发表了绩效管理感言,那是姜局长会前布置的一项任务,他想以此激发各位抓绩效管理的热情。
办公室杨主任讲述道,业绩凝聚汗水,实效创造未来。抓绩效管理,就是要使干部充满活力、工作增添动力,形成干事创新合力,重塑国税形象与魅力。
教育科刘科长讲话,开绩效管理之渠,引真抓实干之水,浇创新发展之花。善于用绩效管理“指挥棒”撬动干事激情,敢于用绩效管理“紧箍咒”圈定职业底线。不尚空谈、激发创造力;切忌虚浮、产生信服力;重在实干、增强执行力。
人事科曾科长讲究用论理的语句说,抓绩效,靠人、在人、惠人。精准发力靠实干,讲究方法不蛮干,考用有效不白干。绩效管理,为干部个人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国税事业发展架起前行的桥梁。
机关党办肖主任运用排比句的风格言道,怀绩效之心,励争先之志,行创优之事。把握绩效管理精髓,演绎强化征管精彩,打造优化服务精品,荟萃队伍风貌精华。
市局分管绩效工作的何副局长插话感言,抓绩效,要举全局之力、汇全员之智、引全心之向,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使干部干事创业精准发力、精心应对、精细施策。
计划统计科韩科长不同前面几位发言,以提建议的口气说明绩效管理的误区,基础是建立起符合实际的考评指标,关键是落实责任的考核机制;重在业绩,贵在实效。
清溪县国税局长蔡琼激奋地感怀,懂绩效管理是大智慧,抓绩效有良策、有发展方显真本领。绩效管理,是破除“慢作为”的利器,摈弃“不作为”的重器,解决“乱作为”的杀手锏。
而有几个科长表示了对绩效管理的质疑,尤其是担任征管科长的郑秋实有点公开蔑视绩效管理的意味,说绩效管理适应于公司、企业等,作为公务员系列的国税系统和干部不宜大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能“南药北种,西药东栽。”从去年开始的绩效管理存在上头热、下面冷、中间堵的问题,实际效果也不是象正面宣传报道说的那么好,那些个以讹传讹的所谓成果,是自欺欺人的嘛。尤其是考而有用这方面,我看基本没有兑现、也难以兑现。有用,在物质上未设立绩效奖金,晋升提拔嘛,那些能干的干部绩效得分还相对较低呢。你们说这考核结果又有什么用处?
有“大炮筒”之称的老干部科季科长顺着郑秋实的话意,紧接着抛出论调,“用处大着呢,我们丰溪县局的小钱局长年年绩效管理得分全市名列第一,这不上月提拔到外市当纪检组长去了,不象你秋实老弟在清溪县局年年绩效管理得分排在后面,名利都落空了吧。”
季科长比秋实年长几岁,是从部队转业进入税务部门的,十多年的正科长,一直未得到提拔,平时牢骚怪话比较多。秋实到市局机关后与他交集比较多,两个人由于在仕途不太顺畅,臭味相投。他俩对钱局长为了自己的升迁,在绩效管理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靠新闻媒体上稿加分等行径,背后都曾颇有微词。
上个月,在一次局里几个科长参与的私人酒席上,季科长嗤笑被公示将要提拔的钱局长说,“此人来市局开起局务会来,表态的调门高,实际行动落实差。可领导就是很喜欢用这种华而不实搞浮夸的人,说句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你秋实这种务实的人。你看你当局长时,解决了办公用房问题、干部食堂和宿舍问题,你在清溪搞的国税小区职工宿舍,现在每栋可是值二百来万了。我上次到那里搞调研,群众说起此事,对你可是赞不绝口呢。不象目前有个别领导心里什么都是象往上爬,什么吊荣誉都想要,一心往自己脸上贴金,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你看,靠一个花费十几万元的创新项目加了分,加到一个绩效总分第一,他钱局长真有法子哦。佩服,佩服!”季科长故意将“佩服”念叨为“屁服”。
“是呀,荣誉奖章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秋实作为征管科长议论:“那个丰溪县局征管质量很一般,为了完成县政府的税收指标还在搞寅吃卯粮、杀鸡取卵那一套,收入水分很大,不符合市局的工作要求。这样的人还居然被提拔,令人耻笑与心寒呢。”
“这还不是怪政府扭曲的政绩观作祟,客观地讲,钱局长也没有办法,他曾告诉我,他需要县政府一年那几百万的奖励来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嘛。”有一个科长说:“唉,当一个基层县局局长还真难呀。”
秋实表示异议,“有什么难的,只要自己没有私心杂念,实事求是,依法治税,心地坦荡,什么事情就好办。说白了,还是个人主义在作祟嘛,他怕影响自己的个人利益、升迁而无视原则迁就于违反规定的事,这样的人,不被免职就不错了,还重用提拔,我一点都不屁服!”
季科长碰杯秋实,咪笑地讥诮,“还是私心杂念在作怪嘛。那个钱局长是灵山国税最年轻、最有前途的局长,花费十几万请电脑公司开发了一个什么征管软件,说什么据此增加了几百万查补税款,自诩地炫耀说是他县局里自主研发的,骗得各级领导团团转,市局还动员组织各地国税局到丰溪取经呢。唉,不重实效,只熟练包装、推介所谓的经验,以文字、图片等材料来落实工作。你比如说吧,国家税务总局筛选的灵山打虚打骗企业近百户,他钱局长那个县居然占到全市十多个县的三分之一还多。钱某还吹嘘他们县局的税收征管质量好,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他钱局长作演员,倒是一枚偶像,呸,我呕吐的对象!。”
秋实横眉立眼,叹息:“我都陪同了好几拨外市国税同仁到丰溪。唉,劳民伤财,瞎折腾,形式主义真是害死人。”
“这就叫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季科长黯然神伤地发牢骚,“小人得志啊。现在一些基层小头目心里只是装着个人的小九九,打着如意的升迁算盘,全然没有群众观念和工作要求,整天围着上级领导转,要荣誉,要先进,望自己脸上贴金,实际那些征管工作几乎不管,全部精力都放在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上,真是危害事业的害群之马,还居然恬不知耻地宣称是创新、务实。”
集体在背后妄议某个人物,有助于排遣内心的焦虑和愤懑情绪。这些背后议论的话题,姜局长不是听不到一点风声的。但在会场上,大家的措辞还是比较正统、理性的。既看成绩的一面,也剖析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姜局长深谙掌权而不显权是领导者的至高境界。他认真仔细地听这些对于绩效管理的不同看法,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他们的分析辩论与意见建议。
他息怒停嗔地语调启发大家,“秋实同志,从基层局长到市局担任科长,他所说的意见有普遍性,反应了基层的干部对于绩效管理的现实心声,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但是,不搞绩效管理,你们在座各位有什么好办法来考评一个单位和干部的优劣呢?”
姜局长还向与会各位提出一个问题。问道,“如何让猪能上树?”大家都领略过姜局长的冷幽默,便面面相觑不作答,不知姜局长这回葫芦里到底又要卖什么药。
姜局长停顿片刻,象教师熟稔地讲课一般叙述道,给大家四个方案吧,看看你们所在的单位部门,结合绩效管理实际,适合采用哪种办法:
方案一,远景激励:给猪美好愿景,告诉它你就是猴子。方案二,绩效考核:告诉猪如果上不去,晚上就摆全猪宴。方案三,责任落实:把任务分解,具体每只猪什么时间,爬那棵树,规定时间爬不上去怎么杀法都有时间进度表。方案四,山寨效果:把树砍倒,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
何副局长接话,“方案四,最省事省心,但最不可取。但实际工作里,不少单位为所谓的业绩、图省事、走捷径,找领导批示加分、找媒体宣扬加分,甚至于请外人开发所谓的软件美其名曰自主创新骗取加分以获得绩效排名,而对那些征管质量指标反而不花精力、不闻不问。这种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花里胡哨、形式主义的作风,必须刹住予以扭转。”
“不能为绩效而绩效。绩效的目的是促进工作。”姜局长严肃指出,“方案一、二、三,各有优势,我希望各位能根据本单位部门的实际工作,做到融会贯通、结合使用,使得绩效管理真正起到一个提高征管、行政效率的指挥棒作用,而不至于流于花架子的摆设。我相信以上谈的能对诸位有所启发。”
征管科长秋实等姜局长刚刚说完,老调重弹讲了一大通的怨言,“现在由我科牵头与地税合作在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很多,说实在的,许多工作多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流于形式,确实起不到形成合力以达到加强征管的成效。”“比如,评估、稽查要求国地税联合执法,实际中还不是都是各管各的。”一位科长看着姜局长疑惑的神情,又举例补充解释,“除了大厅国地税搬在一起办税确实取得一定的成效外,其他两家的合作要求,很难在基层落实单位,的确是形同虚设。”
姜局长侧身问询坐在较远的秋实,指着他,“郑科长,你看如何才能消除两家的隔阂,真正融合呢?”
秋实一个充耳不闻,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接姜局长的问话。
“我看从根本上来说,国地税两家合并,或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何副局长喝了一口茶水,看了看姜局长,叙述,“我上个月到厦门大学参加培训,上海税务局的同志告诉我,自1994年国地税分设以来,上海一直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还有几个省级税务系统也如此。上海2011年税收收入达到了6828亿元,占到全国税收的七分之一强。2015年,上海税收收入突破1万亿,占比全国税收收入的十分之一强。我想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地区的税收总量增大了,上海在全国的税收高占比地位,被北京、广东、江苏、深圳等发达地区所稀释。还有一点,分设国地税,从当时来看,是中央为加强宏观调控所做的正确决定。随着经济发展的形势,现在总局一再要求两家深度合作,依我推测,是否在为合并作准备和铺垫呢?”
“从合作,到合并,你这推测,社会上多有传闻呀。我上个月到一个县的办税大厅就发现一个纳税户看见国地税在一起办公,他当时就说国地税终于合并了,省得我们纳税人办税要走两家。”姜局长拿起茶杯盖,也喝了一口茶水开导大家,“其实站在纳税人的角度看,我感觉合作到合并应该是一个大趋势。但在总局没有正式文件下发前,我们还是要按照国地税合作文件精神去抓落实,不能等待观望。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税务干部沉到一线加强基层力量,比如按照基层一线人员应该占到50%以上,大厅工作人员,正式干部也必须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要作为绩效来考核。省得机关人浮于事,一来为基层减负了,二来可以提高工作质效。
绩效、绩效,要有业绩、要有成效嘛。姜德仁为各位释疑解惑,绩效管理,要运用保基础分,争加分、防止扣分策略。充分发挥其“指挥棒”作用,当前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正视上紧下松、中间乏力现象,克服套路单一、失之于宽和软,进一步明责、履责、督责,特别要在问责上下功夫。
散会后,姜德仁叫何副局长留下在会议室,他想听听刚刚回来的何副局长近日参加国外培训访问的见闻与体会。何副局长却提及刚才姜局长有关对联的话题,说道《联律通则》新修订版自己曾经阅读了几遍,不得要领啊。姜局长笑道,怎么你也研究它了。何副局长说,不然怎么能跟上领导的节奏与思路呢?姜局长说,我刚才讲得是这对联的基本规则,其实传统对格乃是精华所在。你比如这交股对,就十分复杂,一般人还以为是错联咯。裙托六幅湘江水,鬟耸巫山一段云。初看不是依次相对的,而这恰是交股对的妙处,使得它有一种灵动新颖的感触。而现在有些人呢对农村祠堂的对联评头论足,说平仄、词性不工整,实乃浅薄无知啊。何副局长接话,没有深厚的对联知识,会贻笑大方的。你有空得教教我如何欣赏上乘的佳联。姜局长说,我办公室书柜里有基本对联书籍,你尽可挑选之拿去学习。你还是谈谈出国培训的体会吧。
何副局长简要介绍了培训大概的情况后,主要就纳税服务方式谈体会,当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的普及,纳税人对于税务机关顺应时代发展改进办税方式充满期待啊。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网上申报、开票方式,能够极大缓解纳税人的被约束和抵触情绪,这叫做提供非接触原则,可以潜移默化提升纳税遵从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