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93章:生产力变革策马加鞭前进

第293章:生产力变革策马加鞭前进

第293章:生产力变革策马加鞭前进 (第1/2页)

陆安返回嘉宁市,第二天来到了元界制造了解劳动型人形机器人的产能情况。
  
  此刻,他在一个生产线车间,旁边的何亮向他汇报道:“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条生产线,正式开启量产,年产能可达260万个机器人。”
  
  紧接着,何亮补充道:“后续增产计划,预计每三个月能投入一条新的生产线,到年底预计总产能可达到1000万个机器人的年产量。”
  
  眼前的生产线车间是无人化作业。
  
  没错,率先应用上机器人的赫然便是元界智控。
  
  这条生产线目前已经把工人替换了,让机器人去生产机器人。
  
  只有少量的高级技术维护人员,他们的工作也很轻松,基本上是巡检和维护。
  
  劳动生产型人形机器人的出厂价格是15万元,成本非常低,因为砍掉了很多无用设计,比如不需要好看的“皮囊”,像灵曦这样的仿生人,需要昂贵的人造皮肤和仿生肌肉层。
  
  这些用料都可以省下,劳动生产型人形机器人要的是能干活、皮实耐造就行了。
  
  未来元界智控当然也会打造更高端、颜值更好看的机器人。
  
  不过定位是高端服务业,譬如星级酒店前台招待、服务员、私人管家等具备强社交属性的应用场景,而不是去流水线工厂。
  
  当然,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价格肯定卖不出15万的出产价格,其用料成本会更贵。
  
  陆安询问道:“现在走出生产线的机器人现货有多少了?”
  
  何亮回答道:“不到两万个左右。”
  
  闻言,陆安点了点头:“就按原定计划推进,别掉链子,到年底把总产能干到1000万规模。”
  
  何亮旋即应道:“明白。”
  
  过了片刻,何亮看向陆安询问道:“老大,机器人开始上岗平替人工,元界制造旗下的工人如何处置?裁掉吗?”
  
  说起来眼下元界制造旗下的二十几万工人都很慌很焦虑,说是人心惶惶也不为过。
  
  大家都在担心机器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现在都已经不需要人了。
  
  工人们制造出了第一批机器人后,现在开始进入到了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循环。
  
  而元界制造给工人的工资是远远超出同业水平的,很多老员工的月工资都一万多甚至两万。
  
  注意这不是管理者的工资,是普工的待遇。
  
  要是被机器人抢了饭碗就此失业了,如果去失业登记领国家发的钱,每个月就1500块钱,哪怕是有孩子的夫妻家庭总的算下来,两口子一个月也就6500元左右,即便是三胎最多也不超过9000块。
  
  可以说,在元界制造工作的工人们,一旦失业,他们的生活质量将会骤然暴降。
  
  而且很多结了婚的,如今都已经买了房,身上有贷款,还有孩子要养,教育开支也非常大。
  
  要是面临失业,贷款压力瞬间直线飙增,他们恐慌焦虑也正常。
  
  陆安听到这话没有多想,直接拍板道:
  
  “即日起,元界制造停止对外招聘普工,对于在职员工,公司承诺可以继续干15年到2033年,期间的薪资该怎么涨该怎么发照旧,但是旧有的绩效指标要达标,不能摸鱼,否则公司会将对其主动裁掉。”
  
  “就这么办吧,你去拟一个正式的书面公告,尽快公布出去稳定人心,元界制造承担着母公司所有产品线的制造,不能出乱子也不能掉链子。”
  
  何亮闻言顿时点了点头:“明白了。”
  
  母公司的利润爆炸,养着二十几万工人到2033年,对于元界智控来说没有任何成本压力的,这是底气所在。
  
  最重要的是,陆安这个人从来都不会亏待跟他混的人。
  
  他的这一决定也充分诠释了他不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因为追求资本增值、效益、利润的资本家是做不出这样的决定,而是会毫不犹豫的尽快裁掉人工,让机器人全面平替。
  
  定在了2033年这个时间节点,也是陆安特别选定的,因为这个时间节点的前后正好是应对“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危机的关键窗口期。
  
  等到十五年后,这些工人肯定都要裁撤了,干这么长时间,他们贷款也都解决了,也攒下了不少家底了,那个时候国家发钱的力度也上来了,单人每月都可能领取到过万的钱了,不可能还是现在的1500元每个月。
  
  陆安继续视察了一段时间,吩咐了一些事宜,便也离开了元界制造。
  
  当天下午,元界制造就发布了一条公告。
  
  首先是公司停止对外招聘普工,后续新增的就业岗位均由机器人平替,机器人无法替代的相关岗位除外。
  
  同时公布的还有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在职员工不会因机器人普及上岗而裁撤掉,公司会支持在职员工干到十五年后的2033年,届时对于机器人可以平替的岗位,其员工将会逐批次裁撤。
  
  公司在公告内容中,倡议在职员工提升自我,争取在未来十五年内,实现个人的自我转型。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赶紧给自己充电,以后如果能掌握机器人替代不了的岗位,是可以调岗的。
  
  不能的,那就只能裁撤掉了。
  
  这份公告一发布出来,元界制造旗下陷入焦虑恐慌的二十几万工人顿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少打工人直呼要给陆安磕一个,简直配享太庙啊,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梗。
  
  有了这份承诺保障,大家原本的焦虑恐慌顿时烟消云散。
  
  在机器人普及上岗的大浪潮时代,陆安还能让工人们继续在岗工作十五年,这一极具人情味儿的决定,工人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感激。
  
  因为从企业的效益层面来讲,这是一种完全没必要的额外负担。
  
  能够继续干十五年,就算到时候被裁撤掉了也无所谓了。
  
  而且极大概率,工人们还没干到十五年就会自己主动辞职了,因为国家发钱的力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攀升,很多人可能会提前主动离职,让自己失业去领钱。
  
  ……
  
  国家层面的定调,如同发出了总攻的号角,嘉宁市作为“应对自动化社会变革综合先行示范区”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的确认。
  
  先前还在观望、犹豫或是在私下抱怨的企业主们,这下彻底看清了方向。
  
  大势所趋,不可逆。
  
  进入三月中旬后,元界智控迎来了一票又一票嘉宁市本地的制造业公司采购团。
  
  他们都是来采购机器人的。
  
  这些企业主老板们,表面上是各种抱怨自己掏钱买了机器人,还要机器人继续“交社保”、“发工资”很不合理。
  
  嘴上这么说,身体却一个比一个实诚。
  
  他们心里那笔账算的门儿清,抱怨不过是想要更多利益罢了。
  
  如今国家层面已经定调,这些企业主们个顶个的抢先手布局,因为先人一步就有先发优势。
  
  作为先行示范的嘉宁市,生产力变革正式开始策马加鞭前进。
  
  电子厂、装配车间、包装流水线……
  
  凡是重复性高、流程固定的岗位,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基本成为了劳动生产型机器人首批大规模进驻的领域。
  
  工厂主张总的动作最快,率先订购了3000个机器人,在这个月就提货了。
  
  现在的产能还是很紧张的,不到2万个现货很快就被企业主们扫空,大部分公司都要排队等待。
  
  在2013年那会儿,吴宏生临危受命之际,外地的企业都不敢来嘉宁市办厂。
  
  但现在的画风骤变,很多外地的大企业纷纷跑到了嘉宁市办分厂,因为目前只有先行示范的嘉宁市可以上机器人,其它地区还没有放开。
  
  根据国家定调的计划,是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分区域推行。
  
  所以这个时候,其它外地的大企业要获得机器人的生产力竞争优势,只能来嘉宁市办厂。
  
  就连很多外国企业也开始连夜开会讨论,有着强烈的意愿来到嘉宁市投资办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