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五十六章:燕藩主体思想!

第四百五十六章:燕藩主体思想!

第四百五十六章:燕藩主体思想! (第1/2页)

马车从王宫南门驶出。
  
  进入红树林中,可并排通行四辆马车,水泥硬化的永备道路。
  
  方孝孺坐在马车内。
  
  透过玻璃窗,看着明媚阳光,透过红树林枝叶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
  
  孩子们骑着自行车,一边向前,一边欢快笑着。
  
  不知为何。
  
  他总感觉,这里每一处都是这么的好,让人舍不得离开。
  
  他喜欢这里的人文、自然、林立的,让人看着心惊的工业。
  
  但即便再喜欢。
  
  他也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偷偷摸摸迁徙离开大明。
  
  百姓有权力,寻找一个,更能庇护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政权。
  
  但他身为读书人。
  
  不能离开。
  
  读圣贤书,就是为了忠于君王,匡扶天下,造福百姓的。
  
  若是他因喜欢燕藩的一切,而选择离开大明。
  
  那就不配做个读书人。
  
  也玷污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圣贤书。
  
  方孝孺轻轻拉开窗户。
  
  让窗外舒爽温和的空气,卷着树木、青草的芬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吹进来。
  
  斑驳的光影洒在脸上。
  
  柔和的让人毛孔舒展。
  
  方孝孺轻轻闭上眼,回味着这几日在燕藩看到的种种,这是他回到大明后,努力的榜样,奋斗的动力。
  
  同时,想象着,如今的燕王朱老四有什么不同。
  
  彼此见面后,如何说,才能让燕王回朝走一走,看一看。
  
  燕王是个念旧的人。
  
  示范区百万蒙古百姓,曾随他南下,帮他,这些年,从羊毛毯子、廉价的御寒炉子等等,给蒙汉杂居示范区多少好处?
  
  更是一个,心里装着中原所有百姓的人。
  
  燕王做事手段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自从悄悄去土桥村试探开始,这么多年,以他对燕王的了解,燕王内心,对中原有很深的情结。
  
  否则,这些年就不会一船一船的把粮食运回去,默默平抑日益飞涨的物价。
  
  燕藩的工业如此发达。
  
  类似耕犁、锄头、镰刀这类铁制农具。
  
  依托燕藩如此庞大,就连钟表、自行车这种极为精密的东西都能制造,结构简单的农具,恐怕更是不成问题。
  
  朝廷完成乡土村社建设经验总结,培养出足够实干的官员,全面推动乡土村社初期。
  
  来自燕藩的廉价农具,就被批量贩运回中原。
  
  为成千上万,初步完成乡土村社的村庄,提供了十分大的动力。
  
  这些廉价好使的锋利工具,使乡土村社在极短时间内迸发出极大的效力。
  
  可当朝廷乡土村社建设,进入末期时。
  
  来自燕藩廉价好使的锋利农具就消失了。
  
  转而,燕藩只是将一船一船的廉价铁锭贩运回中原。
  
  对于燕藩的这种转变,他还做过调研。
  
  最终明白燕藩在农具、铁锭上这种转变的原因。
  
  乡土村社大规模建设初期,大明境内传统的铁匠铺子,根本无法满足,百姓对锋利农具日益增加的需求。
  
  所以燕王统帅的燕藩,大规模为中原百姓提供廉价的农具。
  
  再加上遍布大明的铁匠铺,手工打造农具,满足了中原庞大农民群体的需求。
  
  乡土村社建设进入尾声时,转为只提供铁锭。
  
  燕王是在保护,中原那些以打造农具、厨具的手工业匠人。
  
  卖经过深加工农具的利润,总比直接卖铁锭更赚钱吧?
  
  燕王一个能把燕藩工业区搞成如此规模的人,难道不懂这些?
  
  说到底,还是燕王对中原百姓有着很深的情结,宁愿少赚钱,也不想因为燕藩的廉价农具,冲击中原的手工业从业者。
  
  说服燕王回去走走看看。
  
  看看中原百姓,还在普遍吃着窝窝头果腹。
  
  看中原百姓,还普遍无力供养孩子去读书。
  
  更别说,去大剧院观看舞台剧,充实精神。
  
  省钱买自行车、钟表了。
  
  或许,当燕王看到中原百姓的普遍状况后,可以稍稍放下这些年,来自大明或明或暗针对的委屈。
  
  多帮衬一下大明。
  
  也让大明,早一日,消除迂腐、虚伪、势利这些陈腐之气,能够扔掉压在中原百姓,几千年积攒的沉重包袱,轻装上路。
  
  ……
  
  方孝孺思绪起起伏伏时,马车停下。
  
  原来已经来到海军大营营门外了。
  
  这是他抵达燕京后,第一次来海军大营。
  
  不同于朝廷那边,木质栅栏建设的大营。
  
  燕藩的水泥、制砖高度发达,大营的高墙,完全用水泥和红砖建造。
  
  长长的营垒墙壁十分高。
  
  相隔十几米,紧挨城墙,还伫立着一座座比营墙更高的小型堡垒。
  
  目视可见,身穿白色海军军服的将士,背着火铳,认真值守,戒备着周围一切。
  
  “王妃,请!”
  
  方孝孺被说话声吸引,视线循声转移,就见一名值守的队官,冲徐妙云的马车,举手敬礼后,向后退了一步,挥手。
  
  营门两侧站岗的将士,迅速移开门口的粗木栏杆。
  
  燕藩海陆军不光军服发生了细微调整。
  
  敬礼之类一些军中小细节,这些年也调整了。
  
  就比如敬礼。
  
  已经由传统的捶胸礼,改为举手,倾斜指向耳尖的方式。
  
  他询问过原因了。
  
  世子告诉他,军中救护队中,新设了女兵。
  
  燕藩认为,女子在救护中更细心,更容易安抚受伤将士,同时,燕藩的人力十分紧张。
  
  女子不光可以进入军中救护队从医。
  
  还可以从事其他行业。
  
  比如摆摊。
  
  教书。
  
  在工业区,一些轻松的环节,也有很多女性参与工作。
  
  总之,在燕藩,女性创造了巨大财富价值。
  
  和中原女性,只能做男人的附庸,相夫教子,有着很大的区别。
  
  根据他了解,在燕藩,女性已经对家庭经济来源,产生了十分大作用。
  
  经济地位提升。
  
  燕藩女性在家庭地位、民间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正是由于女子救护队的出现,军中原本的捶胸礼就不合适了。
  
  种种细节,足可以看出,燕藩这些年,不光发展民生经济,对军队建设也没有落下。
  
  ……
  
  方孝孺审视打量着营门站岗的几名将士,乘坐马车,第一次,进入燕藩海军大营。
  
  一排排树木后,一排排三四层不等的红砖营房耸立着。
  
  马车行使在两旁栽种树木的营内硬化道路中。
  
  不时遇到,三三两两,身穿白色海军军服,带着不同肩章的海军将士。
  
  年轻的士兵,一边行走,一边低声交谈。
  
  刚毅的脸上,时不时露出笑容。
  
  即便日常行走,高大身形都十分笔直。
  
  无不彰显,这支成立不过数年,年轻军队的精神面貌。
  
  每当王妃的马车、世子、郡主的自行车经过时。
  
  脸上洋溢着蓬勃朝气的年轻将领,都会第一时间停下交谈,立正转身敬礼。
  
  眼神中的敬重、崇拜、感恩,他可以看的十分明显。
  
  在这些将士身上,他没看到,大明军中将士那种兵痞气。
  
  相反,总给他一种‘文明’的感觉。
  
  仿佛,这些人,不像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军人,更像是一个个知礼守仪的读书人!
  
  在一个个所见的年轻面孔上。
  
  他竟然感受到了书卷气?
  
  马车一路来到海军军港码头。
  
  谭渊、张武、俞靖、吕珍、叶琛等海陆军将领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徐妙云的马车停下时。
  
  一群将领快步走到马车侧门几步外,立正站好。
  
  王宫的车夫打开门,徐妙云从马车内下来时。
  
  “敬礼!”
  
  谭渊铿锵声响起同时,海陆两军,数百名将领纷纷立正,举手向徐妙云敬礼。
  
  徐妙云含笑点点头。
  
  看着谭渊、柳升为首的陆军将领,笑道:“王爷虽然从未严令禁止迎来送往,可你们跟他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他的喜好?小心回来看到你们不在陆军大营,反而都跑到海军大营,挨骂!”
  
  谭渊笑道:“王妃,今天恰巧是我们陆军和海军蹴鞠联谊比赛,我们是代表我们陆军,来给将士们加油的,恰巧听俞靖说,今天王爷回来,就来迎接,王爷要是骂我们,王妃可得帮帮我们……”
  
  方孝孺下马车,站在不远处,看着谭渊等人。
  
  他觉得,数年不见。
  
  谭渊等人也变了。
  
  不像北征草原回来时,只有为将者的蛮霸气势,如今,更加内敛了,竟然有点儒将的影子。
  
  这怎么可能!
  
  谭渊、张武、柳升这些人,他还不了解吗?
  
  随着地位升高,自己努力识字,认识点字,可充其量就是认识点字。
  
  和儒根本没任何关系!
  
  徐妙云含笑点点头,“行,你们身为将领,在军中这种单纯的环境中,和从政的文官不同,虽然伱们是高级将领,但也不要习染文官那些不好风气,王爷能对文官那些不好风气进行忍让,毕竟,文官要平凡和百姓、商人打交道,一些传统风气免不了,但王爷绝对不容许,军中这种市井风气泛滥。”
  
  “遵命!”
  
  数百将领,立正敬礼领命。
  
  徐妙云不再说话,走到前面,望着军港外水面。
  
  谭渊等人谁都没去打搅。
  
  在方孝孺走来时,谭渊笑道:“方大人,我们知道你来了,不过军职所在,还望方大人见谅。”
  
  方孝孺摇头,打量着谭渊,好奇询问:“谭将军,这次见面,你给希直的感觉不一样了,不,你们所有人给我的感觉都不一样了,能跟我说说原因吗?”
  
  他很想知道。
  
  谭渊等人相互对视,不由笑了,周浪笑问:“方大人是不是觉得我们有点像你们读书人?”
  
  方孝孺点点头,“希直很想知道,其中原因。”
  
  谭渊摆手,“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些年,我们在王爷的带领下,从以前,只懂打打杀杀的丘八,变成了有知识的军人,不光我们,军中每一个普通将士,都是如此。”
  
  ……
  
  嘟嘟嘟……
  
  就在此时,号角声响起。
  
  方孝孺等人忙结束谈话。
  
  谭渊等海陆军将领,纷纷转身,身形笔直站定。
  
  方孝孺目视着一艘满布三层火炮的巨舰,在五艘中等战船的护卫下,组成编队缓缓驶入海军军港。
  
  燕藩海军战船,这些年,已经由最初的三百艘,缩减为一百五十艘了。
  
  战船数量虽然缩减了。
  
  但火力却一点都没有缩减。
  
  相反,还略有增加。
  
  原有的战船,除了那艘已经被命名为公爵级巨舰。
  
  原来的数百艘战船,都相继退役。
  
  重新改装成商船,出售给大明海商。
  
  而燕藩用这笔钱,重新建造了两种海船。
  
  分别是侯爵级、伯爵级。
  
  都是风帆和畜力二合一的混合动力新舰。
  
  唯一不同的是。
  
  侯爵级,装配五十门火炮。
  
  伯爵级,装配三十六门火炮。
  
  由一百五十艘战船组成的燕藩新海军,速度更快,火力更猛!
  
  这些消息,锦衣卫都有搜集到,朝廷也都知道。
  
  朝廷建造了几艘公爵级巨舰后。
  
  也在建造类似燕藩这种侯爵级、伯爵级巨舰。
  
  但同等级别的战舰,朝廷的火炮数量,没有燕藩的多。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朝廷没有掌握炼钢技术。
  
  铁铸造的火炮,笨重粗大,同等级别的战船,无法安装如此多的火炮。
  
  ……
  
  战船缓缓靠近,停泊在军港码头上。
  
  朱棣带着叶茂、夏时敏、蒋进忠等一群文官,从战船走下来。
  
  祈婳刚想跑过去,手就被人抓住了。
  
  扭头,又低头,就看到满脸挑衅的金豆子。
  
  气的暗暗咬牙,伸手揪住金豆子耳朵,金豆子虽然疼,可就是拽着祈婳不放。
  
  姐弟两偷偷较劲儿时。
  
  朱棣和徐妙云、谭渊等人已经说完话,快步向后边走来。
  
  姐弟两瞬间同时松手,乖巧站好。
  
  朱棣距离孩子们五六步时停下,看着站在前面的杨荣。
  
  杨荣眼睛通红,嘴唇动动,快走几步,噗通跪到。
  
  “学生杨荣,拜见师傅!”
  
  哽咽声响起。
  
  朱棣快步走到杨荣面前,扶起杨荣,打量着,伸手拍拍杨荣发顶,笑道:“长成大小伙子了,身体结实,看样子,这些年没有忘记操练,哭什么哭,其实是师傅对不起你!”
  
  所有孩子都带在身边了。
  
  独独把杨荣留下。
  
  因为雄英身边不能没个知根知底,懂雄英、帮雄英的人。
  
  而其他孩子,和他关系太密切了。
  
  孩子们中间,也只有杨荣最合适。
  
  索性,这孩子这些年在大明,没有受委屈。
  
  雄英的师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