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绝招 (第1/2页)
多功能厅里坐无虚席,深蓝色的警服填满了座位,肩章上的星徽反射着冷硬的光。
四个支队:一支队(绑架、凶杀)、二支队(盗抢、诈骗)、五支队(文物)、九支队(痕检)的鉴证负责人,并各队检验中心的队员全来了。
培训老师还没来,离开会还有十多分钟,会议室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第三排的位置,唐南雁左顾右盼:“许姐,今天人来这么全,请的肯定是顶尖专家吧?来的是哪一家,国家珠宝鉴定中心,地质大学、更或是北大、故宫?”
“还北大,故宫?”许琴“呵”的一声:“要不你去请?”
唐南雁使劲摇头:“我请不来!”
许琴不由失笑:“你还知道你请不来?”
唐南雁说的这几家,是国内公认的玉石珠宝方面最权威的鉴定机构。这几家当中,但凡能和“专家”两个字沾上边的,哪位手下不是带着好几个团队,研究任务比山摞的还高?
如果通过公对公渠道,别说顶尖了,权威专家都够不上,顶多派个助理或普通鉴定师来培训一下。
如果通过私下请,人专家出去鉴定一次,少说也是几万十几万的鉴定费,你咋请?
当然,肯定能请得来,也不用付什么这类那类的费用,但得欠人情。
队里不是没请过,效果也确实好,就是有点儿费领导:请一次欠的人情,得分好几次还……
许琴低声交待:“今天的培训专家是五支的言副支队通过私人关系请来的,听说总队领导也会来参加,说明既便不是这四家,也肯定足够权威。待会都认真听,做好笔记……”
左近的队员郑重点头,唐南雁依旧东张西望:言副支队,言文镜?
他能从哪里请专家?
正转念间,厚重的隔音门无声滑开,一群人走了进来。
副总支队长,几位支队并副支队长,以及几个年轻人。
不穿警服的就三四位,岁数都挺小,也就二十来岁。不太像是专家的样子,反倒像是大学生。
但再往后看:工作人员已经关上门,说明今天的专家就在这几位当中。
这不对吧,专家呢?
正狐疑间,副总队长敲了敲话筒:“各位,今天有幸请到西北大学文物研究中心的林主任,为我们培训玉石珠宝及玉石文物类的眼学鉴定技巧,大家欢迎……”
“哗哗哗哗哗……”随着掌声,林思成上了台,微微鞠躬。
深灰色的羊绒西装,身形挺拔如修竹。头发不长,五官俊秀,脸上带着浅浅的笑。
唐南雁睁大了眼睛:人挺精神,但太年轻,顶天了二十出头。还贼帅,站一堆领导中间,跟鹤立鸡群似的。
就这五官,就这长相,就这精神头,说他是明星唐南雁都信。但要说是专家……开玩笑呢吧?
不是她一个人这么想,而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上百双眼睛直直的刺在了林思成的脸上。
看气氛不对,副总队长脸一板:“林主任虽然年轻,却是业内享誉盛名的鉴定专家,都认真听……”
说着,他又回头看了看教育训练处的处长:“完了组织考核!”
“好的队长!”
一听“考核”,会场里顿然一肃,所有人的心脏禁不住的一缩:
别说是个大学生,今天哪怕台上站的是个叼奶嘴的小娃,也得一字不拉的把笔记作好了。
简单交待了几句,领导们坐在第一排,刚刚安静了少许的会场里又骚动起来。
教培处的处长刚要整顿纪律,副总队长摇了摇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会不好好听,下来有他们后悔的。
教训深刻点,才能记得牢,学得扎实……
旁边不时有人说小话,都在议论台上这位年轻的不像话,帅得一比的“专家”。
唐南雁瞅了一阵,往台上努了努嘴,又眨了眨眼睛。
许琴一看就知道她想说什么:许姐,这么年轻的专家见过没有?
说实话,她确实没见过。别说专家,以前请来的那些专家身边的助理,没有一位是三十岁以下的。
但总队领导能参会,还为他背书,想来肯定是有些能力的。抛开这些不谈,至少心理素质够好。
因为不管怎么说,公安毕竟是司法机关,从部到县,每一级都有专门的鉴证和痕检机构,专业能力毋容置疑。
何况是京城,这儿又是市局,在座的哪个不专业?
这位却有条不紊,不疾不徐……
暗暗转念,看唐南雁盯着台上,眼都不眨,许琴半开玩笑:“挺帅的吧?”
许南雁点点头:“还行!”
“怎么样,要不要给你介绍一下?反正你们家和言支队也挺熟……”
“唏~许姐,我妈又给你灌耳风了?”唐南雁一脸嫌弃,“你没听领导介绍:人家在西安?”
“那你还一直盯着看?”
“看看怎么了?又看不掉一块肉……”
两个人开着玩笑,台上,方进打开电脑,放在了讲桌上。景泽阳没事干,跟个木头桩子似的站在讲台边上。
林思成压根就没准备让他来,是他死皮赖脸,死缠硬打,非要跟着来。
还振振有词:他可是给叶安宁做过保证的,一定要保护好林思成。更何况,文研院还给他办了助理证。
哪怕是临时的助理,也是助理……
怕林思成不松口,景泽阳又做了保证:绝不凑热闹,绝不乱说话,绝不帮倒忙,林思成和方进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让干,他就乖乖站着。
多一个不多,林思成就带上了……
打开PPT,林思成扶了扶话筒:“各位老师好,我叫林思成,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点浅薄的经验。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包涵……”
底下响起掌声。
还行,比较热烈,毕竟领导带头鼓掌,怎么也要给点面子。
唐南雁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手,听着同事们议论:
“啧,挺谦虚,也挺有礼貌。”
“说话还挺好听,笑起来更好看。”
“确实,声如其人。”
唐南雁暗暗的骂:一帮闷骚货。
不过不奇怪:女人多的地方就这样,何况其中不少还是女光棍。
懂的又多,其中有不少见天介的和尸体打交道,早都免疫了。
这也就是会上,私底下,都黄到没边了……
转念间,唐南雁又眯了眯眼睛:咦,这谁,景泽阳?
应该是和台上这位一块进来的,但她刚才光顾着震惊,只顾着看台上这位,没留意身边的那两位。
另位一位戴眼镜的应该是台上这位的助理,就景泽阳站边上跟个桩子似的,又算什么?
再说了,他在歌舞团上班,啥时候认识什么鉴定专家了?
正奇怪着,旁边“嘶”的一声,像是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唐南雁回过头,又怔了一下:就她旁边,许琴像是活见了鬼的表情,瞪着眼睛张着嘴,愣住了一样。
而且不止她一位:前后左右,几位和许琴一样的鉴证中心的负责人,大都是类似的表情。
特别是有两个男主任,脸上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两颗眼珠子直放光。
不是……这都是怎么了?
她刚要问,许琴眼睛放光:“林思成?言文镜厉害了,从哪把这位请过来的?”
唐南雁瞅了瞅台上,一脸茫然:“啊?”
“别啊,这位是真专家:不比你说的故宫、北大的专家差,机会难得,好好听,好好记。”
唐南雁更茫然了:不是……他才几岁?
许琴没功夫和她解释,忙翻开了笔记本。
教培处定期培训,分析的全都是重点案例,恰恰好,林思成参与的三个案子全部列入其中。
第一个是“核原料制造仿古瓷案”:国内首例,甚至在国际上都是首例。下面刚刚通报上来的时候,领导们全像是听神话一样。
随后,又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对这一类物质,机场安检竟然如同虚设,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制造仿古瓷算个屁,万一有人想用这个干点什么,造成的就是史诗级的安全事故……
查,必须查,调动所有的警力查。
学,必须学,加班加班,没日没夜的都要学。
那段时间,京城各级公安部门鉴证单位负责人,哪个不是老了好几岁,头发掉了至少半斤?
自然而然,林思成这个名字,就像刻在了脑子里。
第二次是张安世盗墓案:这次各物证中心的负责人倒没受什么罪,就是内部学习了一下。
但各支队长老惨了,天天被领导追着骂。
因为除了往国外走私之外,京城是“于大海团伙”在国内最大的销赃集散地,许多盗掘文物都是从京城流入黑市。
这是其一,其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涉案资金,都是在京城洗白。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张安世盗墓案的指挥部,就在京城。
也就是林思成推测的国际掮客:居中为于大海和手下传递消息,负责组织盗掘人员、设计走私路线、并将团伙做案启动资金从国外转入国内,以及联系购买枪支……等等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