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昭唐暮汉 (2/3) (第1/2页)
金陵,尚书台。
“大事不好了!”
年轻侍郎急步至中堂,向荀彧急报道:“令君,唐人浮海杀至吴郡,今已夺吴县、毗陵,兵马将至武进、云阳。”
“什么?”
堂内官吏本不满侍郎急急燥燥的样子,但忽闻唐军登陆吴郡的消息,众吏无不震惊。更惶恐者,手中笔竟被吓掉落在地上。
荀彧神情难看,他没想到唐军竟敢如此大胆,浮海数百里偷渡至吴郡。吴郡作为江东赋税大郡,如若归降唐人,势必会对朝廷造成极大的影响。
当然了,影响最大之事莫过于唐军将会杀向金陵,前线本就不利,而金陵兵马仅有数千人,需紧急召集兵马,今怕不是会让京畿人心浮动。
“速让子脩将军前来!”荀彧缓过神来,急声道。
“诺!”
趁曹昂未至之时,或有尚书张纮说道:“令君,金陵有山水之固,今若等兵马集结,再让少将军前往,纮恐唐人已夺险要。不如集结兵马之余,让广陵、江都之兵南下,占据丹徒,以扼敌水、陆之道。”
“可!”
荀彧吩咐道:“传令于夏侯尚、文稷二将,抽调精兵南下丹徒,阻唐人西进金陵之道。”
“遵命!”
见众人神情慌乱,荀彧深呼吸说道:“封烟四起,国家危机,诸卿为国之肱骨,当各守其职,若有违者以渎职罪论处。”
“诺!”众官吏齐声应道。
未过多久,曹昂疾步至中堂,荀彧引曹昂至偏殿。
“令君急诏,不知所为何事?”曹昂问道。
荀彧如实说道:“唐人浮海偷渡江东,今兵锋将至丹徒,我已命人驻守丹徒险要。而仅凭广陵兵马不足以灭贼,非少将军领兵前往不可。”
曹昂神情骤变,很快冷静下来,问道:“唐寇兵马多少?”
“暂不知细情,或数千人,或上万人。”荀彧说道:“丞相出征前,留少将军执掌兵马。敌寇意在灭我,而需急招兵马两万,劳少将军统领出征平寇。”
曹昂说道:“国家危难,我掌兵马,出征讨贼乃义不容辞之事。令君安坐金陵,我立即召集兵马。”
荀彧说道:“我已让京畿诸县招募兵丁,少将军领兵先行,后续另有兵马为援!”
“善!”
曹操离开金陵时,因担心兵权问题,于是便让曹昂执掌兵权。而荀彧具有紧急征调郡兵的权利,故今荀彧除了能遣曹昂外,实际上无其他大将能够委任?
当然了,几乎所有将领都被曹操安排到淮南与荆楚领兵作战。
至于广陵的夏侯尚、文稷拥有拒绝的权利,然在兵势危机之下,二人作为曹操心腹,岂会拒绝荀彧的吩咐!
在南汉小朝廷备战之际,唐军浮海杀至江东的消息,不知何人泄露,竟传遍金陵内外。
张昭本在尚书台任职,得知荀彧让曹昂率兵前征唐人,向左右感叹道。
“我朝所恃者无非大江,然唐人前破曹仁于大江,又浮海渡至东南,敌与我共饮江水,我军岂能久持?”
“若不及时降唐,曹操基业覆没,家小性命难保!”
“张公慎言!”
恐有曹操耳目,刘基打断说道:“今为国家尽力,何来曹公基业。”
“哼!”
张昭冷哼了声,说道:“治政残酷,待下严苛,岂有文武愿为他效死力。今唐军逼近,人心各异,耳目惶恐,安会顾忌你我。”
曹操在军功封爵上不仅恩薄,对待文臣官吏上也谈不上多好。
如曹操性格严厉,笔吏掾属稍不合心意,便加以杖刑。如何夔为了不被侮辱,常携带毒药,誓死不愿被处以杖刑。
不仅好施杖刑,曹操中后期难纳良言,稍有意见不如其意,便会施加刑法。如曹操南征孙权时,遭遇雨季,诸部不愿进军。
曹操大怒,下令诛杀任何劝谏之人。贾逵刚直上疏,被曹操下狱羁押,若非聪慧自保,恐贾逵已被曹操所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