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昭唐暮汉 (2/3) (第2/2页)
崔琰之事不用多说,先时大为重用,稍不如意,曹操便逼杀崔琰。
若仔细例数曹魏诸臣史书,几乎能见曹操性格严酷之案例,不如意非罚便杀。与同时期孙、刘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了,孙、刘性情亦会变化,如孙权老年昏庸,引发两宫之乱,及逼死陆逊之事。
曹操性格严厉,而张昭属于是性情刚直之辈。今有张虞在中原对比,他岂会看得上曹操?
瞧着二旬出头的刘基,张昭捋须微叹,提醒说道:“先君敬重陛下,与丞相共立陛下,于朝有大功。然先君病逝,敬舆下有诸弟,莫要与之同流,当审时度势。”
“唐皇仁厚识才,所下之州郡,多委贤慧者之辈,敬舆不如从之。”
刘基晓得张昭所说之语,恭敬道:“张公良言,基不敢忘啊!”
“你我皆好自为之!”张昭说道。
刘繇无治乱安邦之能,其以儒生外镇,本身是东汉衰微,欲重振声望的象征。在曹操南下淮南前,刘繇被袁术压着打。
曹操南下之后,刘繇凭借旧时基础,与曹操达成合作,并共选新天子。而因早亡之故,刘繇在江东风评远好于曹操,因此作为儿子的刘基在江东享受崇高的名望,仅二旬出头便在尚书台任职。
唐军有席卷之势,本无意为曹操效力的张昭盼望唐人速灭曹氏。而刘基因父亲刘繇之故,他具备相应的独立政治资源或名望,他不忠于曹操,仅为南汉小朝廷效力,若是投降的话,唐人会更愿意接纳。
今唐军不仅引起朝廷官吏震动,而被曹操囚于府上的刘备得知此消息,悲喜之情交加。
“哈哈!”
刘备拍案而笑,说道:“曹孟德,纵你夺我基业,然却逃不了败亡。无我守上游,凭你一人奔波两州,又岂会来得及!”
刘备可以说是爽翻了,当年他被曹操用下三滥手段坑了。而今曹操费尽心思打下基业,终于要覆没了,曹操今后待遇怕不是与他相同,当个富家翁等死。
之前曹操出兵时,他请求随行用兵,实如曹操所料,他想趁机报复曹操。
但笑着笑着,刘备又忽然悲伤起来。
“汉室四百年莫非将亡?”
刘备掩面哭泣,他的一生坎坷,年少为游侠,立志建立功业。击黄巾,讨张纯,才混得一小官职。去了洛阳,结识曹操,本以为能为汉室效力。岂料随着董卓入京,天下陷入群雄割据,分崩离析之中。
他先随陈纪在平原任职,因民乱又在公孙瓒下效力。时见张虞遣使联络,出于拯救汉室之念,傻乎乎追随张虞破关中。
随着张虞侵吞关中,他才明白天下所有诸侯无非都在争夺天下,于是他辅佐刘协,希望能恢复汉天子声势。
然二袁争夺天子,他随天子沦落到袁术帐下。见过天子的屈辱,他渐渐明白,恢复汉室,大概率无法指望刘协,最终他将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结果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一直将曹操视为在汉室大旗下一同抗击张虞的盟友,然曹操费尽心血哄骗他,到了江东他才发现自己被囚禁,故他既痛恨曹操,又为自己愚蠢而生气。
而今曹操兵败,刘备为之前所受囚禁屈辱而吐气,又为神器易主的现实而伤感。
“使君何故哭泣?”程秉问道。
刘备用袖口擦拭泪水,说道:“我今悲伤,实为天下易主。汉室施恩数百年,因桓、灵二帝败坏基业,引董卓入室而亡,备不得不叹!”
见状,程秉安抚说道:“使君,天下自有寿命,昔汉前周兴,周亡汉继。汉室四百年,犹入暮年。唐室初兴,正值昭年。或唐兴数百载,自有新朝代之。”
“我居金陵多年,与诸吏交谈,深感唐皇英武。天子归降,唐皇授以公爵,封土裂国,无所不有,可见唐皇之仁。”
“望天下百姓得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