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写对联

第六百二十八章 写对联

第六百二十八章 写对联 (第1/2页)

就这样,三人将东西收拾好之后,便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之后,休息了一下,老爷子就开口:“准备一下!”
  
  周益民奶奶一听就知道,自己老伴接下来要干嘛?
  
  起身去准备东西。
  
  很快对写对联要用到的东西就准备好。
  
  “唰——”笔尖落在红纸上,墨色瞬间晕开,笔画遒劲有力。
  
  周益民捧着砚台,看着爷爷的手腕悬在纸上,指节因为用力微微发白,鼻尖几乎要碰到纸面,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镀上了层金边。
  
  “爷爷,您这字比去年更有劲儿了。”周益民由衷地赞叹,手里的墨锭还在慢慢转,墨香混着灶房飘来的馒头香,在屋里漫开。
  
  老爷子没抬头,嘴角却微微上扬:“老胳膊老腿的,也就这点念想了。”
  
  他写完上联,把笔往砚台里一蘸,又写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
  
  笔锋转折时,一滴墨不小心溅在红纸上,他赶紧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虽没完全去掉,却添了点烟火气的生动。
  
  奶奶端着盘炒花生走进来,往桌上一放:“歇会儿再写,吃点东西。”
  
  她看着红纸上的字,眼睛笑成了月牙,“还是咱老头子的字周正,贴在门上,过路的都得夸两句。”
  
  周益民趁机把磨好的墨往爷爷手边推了推:“您歇口气,我再磨点墨。”
  
  他拿起墨锭继续转,墨汁已经浓得能映出人影,“横批写啥?”
  
  “就写‘五谷丰登’。”老爷子剥了颗花生,壳子扔在桌角的簸箕里,“今年麦子收成好,就盼着来年地里也争气。”
  
  他喝了口热茶润润喉,重新提起笔,这次写得更慢,笔尖在红纸上游走,像在田埂上犁地,每一笔都落得稳稳当当。
  
  周益民看着爷爷写字,忽然想起小时候,每到年根儿,家里的堂屋就挤满了来求对联的乡亲。
  
  那时候爷爷也是这样,坐在方桌前,他在旁边帮忙研墨,墨香混着满屋的笑语,是年最浓的味道。
  
  如今虽没那么热闹,可祖孙俩一写一磨,倒也有份说不出的踏实。
  
  横批写完时,太阳已经爬到了窗棂中间。
  
  老爷子把写好的对联往地上一铺,红纸上的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层碎金。
  
  周益民蹲下身帮忙扶着纸角,生怕风从门缝钻进来吹乱了墨迹,鼻尖萦绕着墨香。
  
  这大概就是年的模样,有祖宗的庇佑,有家人的陪伴,还有笔下流淌的盼头。
  
  对联写完,为了不浪费时间,周益民立马就拿着对联开始贴。
  
  浆糊在粗瓷碗里泛着糯米的白,周益民蘸了点往门框上抹,指尖黏糊糊的。
  
  “左边再高些!”老爷子站在门槛上指挥,手里还攥着支没写完的毛笔,墨汁在笔锋上亮晶晶的,“对对,就这个位置,看着精神!”
  
  周益民刚贴好下联,院门口就热闹起来。
  
  王二婶挎着半袋炒花生进门时,老爷子已在炕桌上铺开了新的红纸。
  
  那纸是前儿托人从镇上供销社买的,裁得方方正正,边缘齐整,在昏黄的油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都坐都坐。”老爷子摘下老花镜擦了擦,往砚台里倒了半碗清水,“益民,来,研墨。”
  
  周益民赶紧凑过去,拿起墨条在砚台里转圈。
  
  墨条是爷爷用了大半辈子的,边角都磨圆了,在清水里转了十几圈,墨汁就慢慢浓起来,黑得发稠,像块化不开的夜。
  
  “要写啥?”老爷子捏起毛笔,在嘴边呵了呵气,笔锋在砚台里轻轻舔了舔,墨汁顺着笔毫往下滴,在红纸上晕开个小小的点。
  
  李木匠赶紧递上张纸条:“我照着日历抄的,‘身如松柏年年茂,寿比南山日日高’,您看行不?家里老婆子总念叨身子骨,贴副健康的联,图个心安。”
  
  老爷子眯眼瞅了瞅,把纸条往旁边一放:“这话说得在理,人这辈子,啥都不如身子骨硬朗。”
  
  他左手按住红纸,右手悬在半空,手腕轻轻一抖,笔尖就在纸上“走”了起来。
  
  “唰”的一声,“身”字的第一笔撇画就像片松叶,斜斜地落在纸左边,起笔轻收笔重,墨色由淡转浓,带着股稳稳的劲。
  
  周益民看得入了神,手里的墨条都忘了转。
  
  爷爷写起字来,背也不驼了,腰也不弯了,整个人像棵老松树,笔锋在红纸上游走,时而快如流星,“唰唰”几下就勾出个字的骨架。
  
  时而慢如抽丝,笔尖在纸上微微颤抖,墨色一层层迭上去,透着股厚重。
  
  王二婶凑在炕沿边,手里的花生壳剥了一地都没察觉:“您老这手字,真是越写越有神!去年我家贴了您写的联,开春就添了头小牛犊!”
  
  老爷子没接话,眼里只盯着红纸。
  
  写到“年年茂”的“茂”字时,他忽然顿了顿,笔锋在草字头的竖钩处轻轻一转,像片柳叶在风里摆了摆,然后顺势往下一拉,收住了笔。
  
  墨汁在纸上微微晕开,整个字顿时活了起来,仿佛能看见松柏的枝叶在摇晃。
  
  “成了!”他把笔往砚台边一搁,直起腰捶了捶后背。
  
  周益民赶紧递过晾衣夹,小心翼翼地捏住对联边角,往院里的绳上挂。风一吹,红纸哗啦啦响,墨字在阳光底下黑得发亮,像撒了层碎金子。
  
  “该我了该我了!”周家小子举着瓜子往前凑,“我要‘五谷丰登’!我爹说今年收了好麦子,得贴副应景的!”
  
  老爷子笑着点点头,重新蘸了墨。
  
  笔锋落下时,周益民忽然发现,爷爷鬓角的白头发在墨香里好像没那么显眼了,连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比阳光还暖的光。
  
  砚台里的墨汁渐渐浅下去,周益民又添了点水接着磨。
  
  院里的对联越挂越多,红通通的一片,像片开得正旺的花。
  
  有人要的“出入平安行好运,居家康健纳吉祥”。
  
  有王二婶求的“岁岁平安多福寿,年年如意添吉祥”。
  
  墨香混着炒花生的焦香,在风里荡来荡去,把整个院子都泡得暖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