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334.猪杂粥

1334.猪杂粥

1334.猪杂粥 (第2/2页)

一碗粥下肚,一股通透的凉意自咽喉缓缓滑落,滋润着每一寸焦渴。
  
  这个最适合现在喝。
  
  抚慰熬夜后燥热不宁的身心。
  
  喝第二碗粥的时候。
  
  隋娃回来了。
  
  手里端着两个盘子。
  
  一盘拍黄瓜、凉拌土豆丝、拌木耳拼的凉菜。
  
  另一盘则是酥酥脆脆的小锅盔。
  
  天汉本地的锅盔是那种又硬又大的死面饼,一张跟锅盖似的那么大,五斤多重。
  
  陕省八大怪,锅盔像锅盖,说的就是这东西。
  
  老一辈还喜欢,年轻人都不爱吃这东西,废牙。
  
  隋娃拿来的这份不一样,是波波小小的,烤的酥酥脆脆,表面撒着花椒和芝麻,还给切成小块,一口一个。
  
  凉菜还好说,配粥的嘛。
  
  锅盔是干嘛的?
  
  只见其他人一起伸手,各拿起一块锅盔,然后直接伸进了粥碗里。
  
  用锅盔代替勺子,舀起一勺粥,连勺一起嚼了。
  
  这是什么吃法?
  
  骆一航有样学样,也拿一块锅盔舀起一勺,一起送进口中。
  
  锅盔并不会立刻变得软烂,但表面却会吸满滚烫鲜美的粥水,还沾着些许米粒和一块猪杂。
  
  一口咬下,只有外表薄薄一层软软的,内里仍保持着酥脆。
  
  这半酥半软,又伴着米粥和猪杂,咀嚼之下,极致的对比带来了无上的满足:粥的绵滑、猪杂的鲜嫩、锅盔的香脆,以及最后一丝未被粥汁浸透的干酥口感,层层迭迭,新奇又有趣。
  
  锅盔的脆感和粥的绵滑互补,花椒粉的微麻还能提鲜。
  
  再来一口酸溜溜的拌浆水菜,酸辣咸脆还解腻,还不会盖过猪杂粥的鲜活。
  
  攒劲。
  
  “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吃法啊?猪杂粥不是广东的么?改良过了?啥时候有的,还真不赖。”
  
  两碗粥,两块锅盔下肚。
  
  骆一航暂缓了速度。
  
  吃宵夜嘛,没必要那么着急。
  
  随着骆一航一连串问题,强娃也放下粥碗,神秘兮兮介绍道:“大林师傅和小林师傅一块弄的。”
  
  “大林师傅?”骆一航回想了一下。
  
  小林师傅是林昌贤,做碌鹅那位,还一块研究了中国美味蘑菇。
  
  大林师傅……
  
  想起来了,“林壤明?做药膳那位?”
  
  “对咯。”强娃高声应和道,“上个月时候,两位林师傅来天汉拍寻味第二季,在极味楼露了一手,做了份猪杂粥。对了,寻味里就有一期拍的就是今天这猪杂粥……”
  
  随着强娃的讲述。骆一航终于明白了过往。
  
  上一次录制《新味》的时候,广东十大名厨之一的林壤明露了一手天麻猪肚汤。
  
  当时林昌贤邀请林壤明拍摄《寻味》的第二季,就以药膳为主题。
  
  林壤明久病成医,自己研究食补,很有心得。
  
  却因为林壤明又病了一场,一直没有成行。
  
  拖了快两年,林壤明终于养好了病,于上个月开始了拍摄。
  
  这次团队更加壮大,有两位林师傅,还有徐、王两位,一共四位顶级大厨。
  
  再加上骆爸的钓友,中医四大馋之二。
  
  还有药材厂的严老爷子。
  
  大厨们负责做菜品味。
  
  老中医负责医理药性,这两位都是科班出身的大夫,用药中正平和,况且背后还有一位大神施大夫。
  
  严老爷子在药材厂干了四十多年,四处收药,他最知道哪里有好东西。
  
  还和上一季一样,一群人又是在天汉到处转,翻山下河钻沟沟,找食材,找药材,再把它们搭配起来。
  
  这次有新据点了,极味楼,后厨什么都有,而且人才济济,随时刷新各地名厨,赶上的就拉过来露一手。
  
  所以新一季的《寻味》比上一季更牛,去的地方更多,出场的人也更多,新鲜东西更是数不胜数。
  
  第一季只有六期,不是都说看的不过瘾么。
  
  第二季直接翻倍,拍了十二期。
  
  分成了三组,小孩子脾胃虚身体差吃什么;女人孕妇体寒酸痛吃什么;老年人体弱多病吃什么。
  
  在满足口腹之欲同时,还能滋养身体,什么都不耽误。
  
  中国美味蘑菇则贯穿始终。
  
  那大蘑菇真是药膳良佐啊,药膳嘛,要用到药材,难免会有药味。
  
  虽说滋补,但实在说不上享受。
  
  但有了中国美味蘑菇就不一样了,美味菇的鲜味可以将药味掩盖,感觉不出来,自然就变得适口了。
  
  想必等《寻味》第二季播出后,美味菇销量又会迎来一大波增长。
  
  而在拍摄过程中。
  
  猫猫头开始卖猪了。
  
  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猪杂,一个月十几万头猪呢。
  
  这好东西,两位广东大厨怎能错过。
  
  就在极味楼里煮了一锅猪杂粥。
  
  粥底选用的就是天汉香米。
  
  但天汉香米熬的粥,浓稠度低,粥底偏“清爽”,米粒分明。
  
  虽然能能突出猪杂鲜活,但不会有“浓稠挂勺”的效果,更没有广东猪杂粥的的“绵滑包裹感”,口感也偏“韧”,做不到入口即化。
  
  然后嘛,几位大厨就一起改良。
  
  最后试出来在粥里加山药。
  
  山药好啊,健脾养胃,既是食材,也是药材。
  
  既然已经有了一味药材,索性就改良成药膳呗,正好也切合新一季《寻味》的主题。
  
  结果就有了健脾祛湿、滋补气血、清热润燥三款猪杂粥。
  
  正好,选的药材又都是本身无药味、或者自带清香或甜味的,用来煮粥药食同源、味淡融粥。
  
  两位林师傅尝过都说好。
  
  说比在广东做的还要好。
  
  这绝不是恭维,不要小看老广对美食新鲜的执着。
  
  原因嘛,很简单。
  
  天汉的水好,嘉陵江、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遍地,优良水体占比保持100%,全国“好水”城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同时米也好,北有秦岭阻挡寒流,南有大巴山拦截暖湿气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还有水质洁净,好水种好稻。
  
  最重要的是,猪杂也好。
  
  平安沟养的猪,品种是荣昌猪,吃熟食,运动量大,生性活泼劲还大,跑起来七八个大小伙子逮不住。
  
  玉符聚灵阵从小滋润着,润足一百八十天。
  
  水好米好猪杂好,熬出一锅猪杂粥能不好么。
  
  “就是说,这是寻味第二季里面研究出来的做法,寻味还在做后期吧,没播放呢,这怎么……”骆一航指指周围,“怎么这么多人都吃上了?还大晚上的不睡觉?”
  
  强娃得意的指指自己,“极味楼做猪杂粥那天,我在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