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333.老骆家地长虫

1333.老骆家地长虫

1333.老骆家地长虫 (第2/2页)

这一次的耐盐冰草,能将耐盐性从耐受含盐量0.6%~1.02%土壤中生长,提升到1.2%以上。
  
  别小看这0.2%,这就是中度盐碱田和重度盐碱田的分界线。
  
  而且新的耐盐冰草生长更快,叶子更大,这就代表着吸收盐分的速度更快,更多。
  
  耐盐性提升后,能改良的土地也更多。
  
  毕竟,重度盐碱田有1.15亿亩之多。
  
  然后第二个难点就是蚯蚓。
  
  蚯蚓这东西不怎么耐盐,即便从骆一航这边养出来的蚯蚓,生命力比普通蚯蚓强悍的多。
  
  投放进去也是成批成批的死,完全当消耗品来用的。
  
  但不论是从第一阶段的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
  
  还是将土壤含盐量降低到0.3%的第二阶段,给土壤增加肥力,都缺不了蚯蚓。
  
  盐碱过的田地,不是把盐分吸收完就结束了的,土壤里的微生物和有机物也都被杀干净了,得重新恢复。
  
  齐若木这回就是要重新培育一种或者几种,生命力更强,更耐盐碱,体型更大,吃得多拉得更多的新品种蚯蚓。
  
  “你不亏,在你这儿培育的,还是挂你名,就叫老骆家地长虫,培育出来给你挂大红花,就做成蚯蚓那样。”
  
  “手指头粗,筷子那么长,滑溜溜黏糊糊,紫黑紫黑的,都在地里面拱,一边拱一边嚷嚷,老骆家地长虫,用过的都说好,您认准咯,骆一航是亲爹。”
  
  齐若木这份贫啊。
  
  骆一航听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恶不恶心。
  
  惹不起,惹不起,骆一航赶紧逃跑,跑回自己那桌去。
  
  坐那刷手机也比跟齐若木聊天强。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很快,已经十二点了。
  
  北大街上人也越来越多,空着的桌子都坐满了。
  
  再后面来的人找不到座位,还商量着拼桌。
  
  到底是为啥啊?
  
  天汉没有夜生活的习惯,即便夜市,除了丰收节、花海美食节之类的旅游节庆时候能到半夜,平常十点左右就结束了。
  
  早睡早起身体好,几千年的习俗咋就变了呢?
  
  大半夜的这么多人往外跑。
  
  而过了十二点之后,大街上坐着刷手机的人也坐不住了。
  
  不断的扯着脖子往路口瞅,跟村口大鹅似的。
  
  棚子前的摊主们也忙活起来了,都拉着平板小车,咕噜咕噜往路口赶,一个个走的飞快,就跟听说超市发鸡蛋的大妈似的。
  
  零点一刻。
  
  已经有摊主们回来了,得意洋洋,挺胸抬头,身后的小车上已经装起好几个保温箱。
  
  呼啦。
  
  等着的客人们全站起来,吵吵嚷嚷喊着“一锅!”、“两锅!”、“多放生肠”、“多放猪肝”,各种各样。
  
  北大街好似被激活,化身热闹的菜市场。
  
  骆一航也站起来,探头往棚子里看去。
  
  只见摊主把保温箱卸下来,打开,里面装着的是新鲜的猪内脏。
  
  猪肝、腰子、猪心之类。
  
  灶上煮着的大锅也掀开了。
  
  雾气弥漫,米香扑鼻。
  
  原来煮的是粥啊。
  
  “猪杂?粥?猪杂粥?大半夜的来喝猪杂粥?为啥啊?”骆一航莫名其妙。
  
  “还不是因为你娃整的?”强娃笑骂道。
  
  骆一航指指自己,“我?关我毛事,我都不知道这里在煮粥。”
  
  什么都往自己身上安,像话么,又不是背锅侠。
  
  “你娃养了那多头猪,还偏偏每天晚上十一点半才屠宰,猪杂送到这里不就得十二点多了?”强娃说的还挺有道理。
  
  骆一航是弄了一个养猪场,超大的养猪场。
  
  每个月会出栏十万头……现在是十一万多头猪。
  
  每天下午运走,送到屠宰场,检疫、消毒,连夜宰杀,连夜运走,赶在天亮前送到各地超市上架。
  
  力求送到家家户户餐桌上都是最新鲜的。
  
  每天的第一批猪,还真是十一点多杀。
  
  零点一刻猪杂就运到北大街了,真够快的。
  
  “那可不,车子早早就在屠宰场等着了,第一时间装车往过来送,半个小时一批,一直到半夜两点。要的就是效率,吃的就是新鲜。”
  
  强娃得意洋洋,就跟这是他安排的似的。
  
  是真新鲜啊。
  
  骆一航过去转了一圈。
  
  新鲜的猪内脏还留有余温,甚至还在抖动。
  
  猪杂不仅有常见的猪心、腰子、猪肝之类。
  
  还有猪舌头、猪喉、花肠、生肠等等,各种边角料。
  
  白米粥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已经熬到粘稠。
  
  米香味儿骆一航一闻就知道,是天汉香米。
  
  这是一种籼粳杂交稻,熬粥的话本应该是比较清爽的那种,熬不成这么粘稠。
  
  粘稠的粥一般是东北大米。
  
  想把天汉香米熬成这么稠,事先得先泡,最少两个小时。
  
  然后再熬几个小时……不对,那也不会稠成这样,米汤看着都出胶了,舀起来挂勺。
  
  粥里有东西,骆一航眼尖,看见一些白色小颗粒,是山药。
  
  切碎的山药。
  
  这就合理了,山药自带黏液,淀粉又多,能增稠。
  
  除了山药之外。
  
  旁边操作台上还放着泡好的麦冬、百合、莲子、茯苓、黄芪、红枣、桂圆,以及一盆洗好的梨子。
  
  这些如果加在粥里,那得多补啊。
  
  每个摊子里都是两三个人。
  
  一个忙活着处理猪杂。
  
  另一个忙着把大锅里的粥盛到砂锅中,尺寸跟个盆似的大砂锅,盛着大半锅粥坐在灶上接着煮。
  
  最后,终于有人招呼了。
  
  又一个人拿着本子挨桌去点餐。
  
  强娃他们看来是来过很多次,不用报菜名。
  
  强娃先点了一锅加茯苓、莲子的健脾祛湿猪杂粥。
  
  苏静加点了一锅加麦冬、百合的清热润燥猪杂粥,多要花肠,还另外加了个梨子,更润了。
  
  顺便让摊主给路口执勤警官送两锅加了黄芪、红枣、桂圆,的滋补气血粥,多放猪肝,好好补补。
  
  讲究,宵夜吃成药膳了。
  
  啤酒配枸杞,蹦迪穿护膝嘛,一边熬夜一边补。
  
  主打一个游泳池一边注水一边放水,回忆青春了属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