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光宗耀明 > 第383章、命运偏转

第383章、命运偏转

第383章、命运偏转 (第2/2页)

“轮子能拆下来吗?俺提着。还有包裹给俺俩……”
  
  她抱着孩子,并不犹豫地就准备和自家汉子分担。
  
  李鸿基他爹只是蹲在那里小心鼓捣。即便要找木匠铁匠修补一下,那也得小心。自不能让这独轮车子再有损坏,他得扛走,所以媳妇是必定得帮他拿一些包裹的。
  
  这么一耽搁,天就更黑了。
  
  没一阵,就听得马蹄声隐隐传来,他有些紧张地望向西面。
  
  那边人马众多,隐隐看到马灯摇曳。
  
  “快,先让到一边!”
  
  李鸿基他爹顾不得太多了,先把家当都搬到一边,又吃力提起独轮车来。
  
  京城边上,盗匪什么的倒不必过于担心。但若是来往的贵人马车,他当然不敢挡住别人的路。
  
  果然,不一会就看到是三辆马车过来,还有跟随的四匹马。
  
  遥遥看见路前头似乎有个壮汉举着巨石一般的物事,他们也大吃一惊,长“吁”声中止住了马惊疑不定。
  
  随后一骑先至,看清了情况和放下独轮车弯腰连连作揖的汉子才骂了两句回去禀报。
  
  车队重新启动,速度当然不快,毕竟是夜里赶路。
  
  “等等。既是有人在这里摔了,恐怕路面不平。前去细看,小心些过。”
  
  “父亲,我要解手!”
  
  “……也罢,那就歇歇吧,张戟,你前去看看,不知惊了人家没有。”
  
  说话的中年人看上去是个稳重的,干脆下了车,让车队小心过了这一段先在前头等着。
  
  同时也等一下自己的儿子从后面车上跳下来,到路边解决三急。
  
  瞧儿子那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他也很无奈,于是就走到了自己那义子那边。
  
  “惊扰了老丈。”他文质彬彬地,先说了一句,然后看着这一家三口和旁边倒在地上的独轮车,“天已黑,老丈怎么带着妻儿还在赶路?”
  
  “老爷莫怪。”李鸿基他爹又连连作揖,“今天皇帝出行,这才耽误了一下……”
  
  “……原来如此。”这中年人看了看他的独轮车摇了摇头,又看了看躲在那老丈身后抱着孩子的妇人,“哪里会见怪。若不是你们吃了亏,说不得我们一行人也要人仰马翻,倒要谢过老丈才是。听口音,老丈是西北人吧?”
  
  “回老爷的话,俺们一家子是从西安来的。”
  
  “西安府?一路到了这里?”那中年人吃了一惊,随后目光一动,继续问道,“这么说,你们也是想去闯关东的?”
  
  “老爷真是什么都知道。”李鸿基他爹敬畏地看着面前的贵人。
  
  那人笑了笑:“如今想去关外另谋出路的实在不少,不算出奇。你拖家带口的,如今家什也坏了……这样吧,张戟,你帮老丈把东西搬到后车上吧,我带你们一程如何?”
  
  “不敢,不敢,老爷不用管俺们。”
  
  “相逢是缘。说来若非今天御驾启程南巡,我们也不会耽搁到了夜里还在赶路。”那人笑了笑,“我姓张,浙江山阴人。老丈要去辽东,我也要去辽东,正好同路。”
  
  “老爷……也要去辽东?”
  
  “不是辽东,是朝鲜!”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一个十多岁的公子哥过来了,疑惑地看着他爹,“父亲,这是?”
  
  “没什么。”那姓张的中年人笑着看李鸿基他爹,“老丈见到了,这是犬子,贱内也在。我们都是举家去辽东啊,莫非老丈担心什么?若是不想承情,一路上帮忙做些杂事,照料一下马匹,也可以当做报酬。”
  
  李鸿基他爹愣愣地不敢接着茬,毕竟面前这气度不凡的贵人实在太热情了一些,他不明白为什么。
  
  “走吧,令郎年幼,难道就在这荒郊野外过夜?”
  
  他说着不容置疑一般先往那前头的车去了,被他牵着的儿子回头看了看,疑惑地问:“父亲,为何要带上他们?”
  
  “既在此相逢,便是有缘。遇到了,帮一帮,那又算得什么?”他却又加上了一句,“多看一段时间再说。”
  
  “……父亲,我不想去朝鲜。”
  
  “爹已经应了你二舅。”
  
  “在山阴好好的……”
  
  “怎么?爹瞧你在京城也十分开心啊。”
  
  “可朝鲜……”
  
  “好了,听父亲的。”那中年人说道,“上了车先把牛黄丸吃了,你太外祖父好不容易给你求来的。”
  
  “……父亲,我得吃到十六岁才吃得完!”
  
  “今天已经误了时辰了,听话。”
  
  少年像是有顽疾在身,但现在看着也健康得很。
  
  另一边,李鸿基他爹已经无从抗拒一般被贵人老爷帮了,随着他们的车驾继续往东赶路。
  
  过了许久到了通州,发现居然是住在驿站。
  
  能在这里住,要么本身是官,要么也得有门路有钱,可见还不是寻常普通老爷。
  
  “张好汉,你们老爷究竟是……还有朝鲜?”他一路跟了过来,现在倒是安心了一些,不像是坏人家。
  
  只见那壮汉张戟挺了挺胸膛道:“我们老爷当年可是鲁王府长史,如今是蒙陛下恩准,去朝鲜为潞王他老人家效力的。我们家舅老爷,如今官居朝鲜议政,就像……就像咱们陛下新拜的诸相之一。”
  
  李鸿基他爹腿一软,哆哆嗦嗦地不敢多问。
  
  年幼的李鸿基懵懵懂懂,十三岁的少年名叫张岱,他父亲名叫张耀芳,他的母亲姓陶,他的二舅名叫陶崇道。
  
  等候多日之后,张耀芳终于拿到批复,等今日送陛下出巡的理藩院官员回来之后才开始启程去朝鲜。
  
  现在驿馆的房间里,张耀芳对着夫人和儿子笑道:“看这一家人是忠厚老实怕事的,能从陕西一路推着车子到这里,可见是有决心也有力气的。最好的就是有个只三岁的儿子,族中没多少人愿随我们去朝鲜,要是一路上看他们更没问题了,又能收了他们的心,到了朝鲜自有用处。”
  
  愿去辽东的多,愿随他去朝鲜的,那就少了。
  
  族中雇工不愿离开浙江,这不知根不知底的反倒会无依无靠,岂不是一种选择?
  
  当然了,既然准备去朝鲜,还带着儿子这个陶崇道十分期待的侄子,这李老汉的儿子长大了,不也能成为儿子心腹吗?
  
  雪中送炭,又以家养子待他,张耀芳对这李老汉一家很有信心。
  
  同样在通州歇下的朱常洛自然不知道,还只有三岁的李自成也因为他的出巡再次偏转命运。
  
  等他再听到这个名字时,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