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烂透了的权贵!

第三百四十四章 烂透了的权贵!

第三百四十四章 烂透了的权贵! (第2/2页)

毕竟他之所以提起这些,除了是让冯一博和开国一脉保持距离。
  
  也是想着提供一些信息,给他作为底牌。
  
  让他面见北静郡王的时候没那么被动。
  
  可现在一听冯一博的问题,忠顺亲王才反应过来。
  
  他刚刚听闻贾家父子侵占那些,平安州即将改为农田的河道。
  
  显露出的愤怒,似乎不是装的。
  
  而是真的情绪外露?
  
  冯一博闻言,笑道:
  
  “我哪里有什么忧国忧民之心,顶多算是良心未泯吧?”
  
  “额……良心未泯?”
  
  忠顺亲王闻言更加诧异。
  
  “哈哈哈哈哈!”
  
  好像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忠顺亲王笑个不停。
  
  最后整个人窝在软椅里,才道:
  
  “没看出来,一博你还会讲这样的笑话?”
  
  冯一博微笑不语,想着如何再探一探消息。
  
  “大魏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表面看着人模狗样,背地里都男盗女娼?”
  
  忠顺亲王顺这时,就顺着这个话题说了起来。
  
  似乎见冯一博不信,还道:
  
  “也许你觉得我说得有些过了,但若你看过龙鳞卫的档桉,恐怕骂的比我还狠!”
  
  “哦?”
  
  冯一博闻言,依旧一副不太相信的模样,还问道:
  
  “就没有几个好的?”
  
  “即使有些还算过得去,他族中却又未必。”
  
  提起这些,忠顺亲王面露不屑,又举例道:
  
  “比如有的人,表面上为官清正,从不收受贿赂,可家中却是坐拥千顷万顷的良田,等他告老还乡,回去还是当地的乡望,怕是比在都中当官还自在得多!”
  
  说到此处,他微微一笑,问道:
  
  “你说他这良田是怎么来的?”
  
  兼并!
  
  冯一博脑海中浮现这个两个字的同时,却装傻道:
  
  “祖上传下来的?”
  
  忠顺亲王闻言,一脸诧异的看着冯一博。
  
  似乎在确定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转念一想,冯一博毕竟只是乡宦出身。
  
  对勋贵之事知道的不多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些,他就没好气的道:
  
  “四王八公的八个国公才传了几代?分出十几二十房去,你说还能剩下多少田?”
  
  大魏开国的时候,四王之中除了北静王主动放弃。
  
  其他三王都是有封地的。
  
  只是随着爵位的传承,三王已经降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现在,景顺帝只要动动嘴。
  
  他们要么造反,等着被大军镇压。
  
  要么就乖乖听话,老老实实的交出地盘。
  
  好在,太上皇这个老勋的主心骨还在。
  
  三家又在当地经营数代,早就成了有实无名的土皇帝。
  
  再加上,大魏这几年又天灾人祸不断,景顺帝也一直腾不出手。
  
  若非这诸多因素限制,三王其实早就该动动地方了。
  
  而八公和三王不同。
  
  他们虽然没有封地,但分了很多田地。
  
  金陵周边的府县,不少都被这些老勋瓜分一空。
  
  只是,如今历经几代之后,八家又逐渐随着不断分出支脉,田地也跟着分了出去。
  
  冯一博闻言,继续装傻道:
  
  “四王八公好歹干净些吧?”
  
  他这话看似装傻,在问四王八公的事。
  
  实则却是又把话题带了回来。
  
  “四王八公之中,贾家算是最干净的了。”
  
  忠顺亲王想到冯一博的出身低微,如今却已贵为郡王。
  
  似乎觉得已经投靠自己,那自己也有义务给他科普一下。
  
  “当然,也是最愚蠢的。”
  
  说到贾家,忠顺亲王又补充了一句,才叹道:
  
  “就贾家那点家底,若没有宫里那位生了皇嗣,估计不用皇兄动手,再一两代之内,一门双公就剩两座敕造的府邸了。”
  
  他手中握着龙鳞卫,对朝中各家的信息知之甚详。
  
  做出的评价往往也都一针见血。
  
  贾家传承至今,已经没有一个扛鼎人物。
  
  若非元春生了儿子,只等玉字辈的废物彻底掌权,贾家的富贵也就算到头了。
  
  如果不是两府都是敕造,不允许转卖。
  
  他估计,贾家可能连府邸都保不住。
  
  冯一博对比倒是认同,闻言点了点头,冷不丁又问道:
  
  “那其他几家可有参与山东之事?”
  
  “其他家自然也……”
  
  忠顺亲往顺口就要回答,可刚说到一半就觉得不对。
  
  他皱眉盯着冯一博,似乎想看透他到底要问什么、
  
  冯一博见他止住,便笑着道:
  
  “随口问问,毕竟我也在朝为官,对国内形势多了解一些还是好的。”
  
  这样的借口,忠顺亲王自然不信。
  
  不过,他又觉得冯一博可能在打探开国一脉的信息,为面见北静郡王做准备。
  
  因此倒也没太放在心上,只道:
  
  “山东两府的灾情已经结束,只是还没缓过来,尤其是匪盗横行,已有蔓延山东全境之势。”
  
  他回答了冯一博的问题,却只说了山东的形势。
  
  而没有再提占据河道的事。
  
  显然,这是不想多说。
  
  冯一博见此,便点点头,又疑惑道:
  
  “可是这样的大事,为何朝堂上没有半点风声?”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在试探。
  
  朝堂上没有半点风声,自然是因为诸多势力纠缠的缘故。
  
  只要忠顺亲王顺着这个问题回答,很快就绕回原来的问题。
  
  也就是,到底都有哪些势力参与了进去!
  
  “这样的事算什么大事?大灾之后总是在所难免,匪患不过是纤芥之疾罢了。”
  
  大灾之后,乱象丛生。
  
  相比瘟疫和民变,匪患确实不算什么。
  
  但蔓延整个山东的匪患,显然不是他口中的纤芥之疾了。
  
  冯一博微微皱眉,没等他再发问,忠顺亲王就又道:
  
  “此事我早就已经上报过了,想必各州府也都有秘折上奏。”
  
  说着,他摆了摆手,又解释道:
  
  “这样的事,都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想必那位也没太当回事,才没拿到朝堂上讨论吧?”
  
  似乎,忠顺亲王的谈兴已失。
  
  又或者和河道之事一样,这其中牵扯到了什么其他的……
  
  总之,对于山东匪患的事,他只随口敷衍了两句,就直接道:
  
  “这些与今日的话题无关,就不多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