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鼎成合璧,丝路昭光 (第2/2页)
“叮!完成主线任务‘青铜礼器完整复原’,奖励匠心值+5000,解锁‘全球非遗大师’称号,丝路非遗国际联盟正式获批成立。”系统提示音响起时,12国传承人共同走上台,将各自的代表性工具放在礼器旁,组成一个圆形的“丝路匠魂阵”。艾买提老人举起月牙锤,陈坤握紧青铜刻刀,所有匠人齐声高喊:“丝路同源,匠魂永存!”
少年传承团的表演将仪式推向高潮。林墨和卢卡斯带着孩子们,用多国语言朗诵《丝路匠魂赋》,背景是无人机拍摄的喀什全景——古城的锻火、雪山的晨光、沙漠的驼队,与展台上的“万国来朝”系列交相辉映。一个新疆本地的小男孩举着亲手锻打的小铜鼎,跑到艾买提老人面前:“爷爷,我也要学锻铜,把丝路的手艺传下去!”
庆功宴上,阿里大师将祖传的錾子送给陈坤:“这把錾子曾刻过丝路的驼队,现在交给你,刻下新的丝路故事。”土耳其大师则邀请众人前往伊斯坦布尔:“明年的‘丝路非遗节’,希望‘万国来朝’系列能作为核心展品,让更多人知道中国非遗的力量。”
苏清瑶带来了新的考古发现:“我们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发现了‘万国来朝’系列的第四件藏品——‘丝路乐舞银壶’,壁画标注‘藏于吐蕃故地’,现在可能在西藏的萨迦寺。”她递过壁画照片,“壶身上的乐舞纹饰,融合了中原、西域和吐蕃的风格,是丝路文化融合的巅峰之作。”
“叮!触发新主线任务‘寻回丝路乐舞银壶’,任务线索:萨迦寺藏有银壶的相关文献,需通过非遗交流获得寺院信任。任务奖励:匠心值+4000,解锁‘藏地金属锻造’技艺,国家藏文化保护专项支持。”
深夜的老作坊,陈坤将爷爷的日志、艾买提的月牙锤、阿里的錾子整齐地摆放在青铜礼器旁,用手机拍下合影。流浪走进来,递给他一张刚打印的机票:“萨迦寺的僧人听说我们修复了青铜礼器,邀请我们去参加藏历新年的非遗法会。”窗外,古城的锻火渐渐熄灭,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林墨和卢卡斯正在整理“丝路非遗数据库”,屏幕上,各国传承人的技艺视频、纹饰图谱不断更新。“浪哥,我们把‘万国来朝’的修复故事做成了多语言纪录片,”林墨兴奋地说,“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非遗宣传片,要在全球播放!”
陈坤走到青铜礼器前,轻轻抚摸鼎身的铭文。从江城老街到巴黎卢浮宫,从苏黎世古堡到喀什古城,“万国来朝”系列的回家之路,也是丝路非遗的重生之路。他仿佛看到爷爷、艾买提的祖父,还有无数丝路匠人站在月光里,笑着向他点头——他们未完成的传承,正在这代人手中延续。
“下一站,西藏萨迦寺。”流浪望着窗外的星空,那里的银河像一条银色的丝路,横跨天际。陈坤握紧月牙锤,青铜礼器的鼎身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是丝路匠魂的光芒,也是中国非遗走向未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