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研学新篇,数字传魂 (第2/2页)
这个提议让双方都眼前一亮。张远立刻拿出合作方案:“我们负责技术开发和平台推广,你们提供技艺指导和纹样授权,利润五五分。首套藏品就做‘青铜榫卯系列’,包含青铜尊、云纹灯、小凳子三个款式。”
“叮!触发支线任务‘非遗数字传承’,任务要求:达成数字藏品合作,完成首套藏品设计。任务奖励:匠心值+600,解锁‘非遗纹样数字化’技能,获得数字文创平台流量扶持。”系统提示音刚落,流浪的电脑就收到了纹样数字化的技术参数,连青铜尊的云雷纹都能精准转化为数字模型。
合作敲定后,基地里多了一群数字工程师。老匠人们带着工程师测量榫卯尺寸,苏清瑶整理青铜尊的历史资料,秦峰则负责在直播中预热数字藏品,直播间里粉丝纷纷留言:“既想要数字藏品,又想去基地做手工!”“这才是年轻人喜欢的非遗传承方式!”
研学活动结束那天,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自己做的小凳子和“匠”字徽章,拉着流浪的衣角:“流浪哥哥,我以后每周都来学木工,长大也要做非遗传承人!”她的妈妈也笑着说:“孩子以前总玩手机,现在一门心思研究榫卯,太感谢你们了。”
当晚,非遗基地的首批数字藏品正式上线,一万份盲盒在三分钟内售罄。张远发来消息:“后台数据显示,有三成购买者是18到25岁的年轻人,已经有两千多人预约了线下体验。”
庆功会上,王伯举着酒杯,对张远说:“之前是我固执了,没想到数字能让老手艺这么受欢迎。以后你们做数字藏品,我来当技术顾问,保证每一个纹样都原汁原味。”张远连忙起身回敬:“有您在,我们的藏品才更有底气。”
苏清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挂了之后激动地说:“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刚才联系我们,说要推荐‘青铜榫卯数字传承项目’参加国际非遗博览会,让我们下个月去巴黎参展!”
秦峰瞬间跳起来:“我们的非遗要走出国门了!”流浪看着身边欢呼的伙伴,再看向展厅里的青铜尊,灯光下的“匠”字印记仿佛在发光。他知道,这只是非遗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就在这时,流浪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是陈坤发来的:“我出来了,之前的事是我错了。听说你们要去巴黎参展,我在法国有朋友,或许能帮上忙。”流浪看着短信,陷入了沉思——陈坤的转变是真心的吗?还是又有新的算计?
月光洒进基地的展厅,青铜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流浪握紧了拳头,不管前路有什么挑战,他都要带着非遗技艺,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让世界看到华夏匠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