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晨幕林夕 > 第十章 雅集里的岁月情深

第十章 雅集里的岁月情深

第十章 雅集里的岁月情深 (第1/2页)

深秋的银杏巷,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老银杏树的叶子全部变成了金黄色,微风一吹,叶片簌簌落下,在青石板路上铺成一条金色的小径。清代文人故居开馆后,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林夕和晨光也愈发忙碌——他们不仅要打理画室,接待故居的游客,还要筹备即将到来的“银杏巷文人雅集”。
  
  “雅集定在十一月初,正好是银杏叶最美的时候。”林夕趴在画室的画桌上,对着日历圈圈画画,“我们可以在银杏树下设置茶席,让参与者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银杏叶;故居里可以安排书法、绘画体验,再邀请几位本地的文化名人来做分享,应该会很有意思。”
  
  晨光坐在旁边,一边整理居民的健康档案,一边点头:“我已经跟社区医院沟通过了,雅集当天会安排医护人员在巷口值守,万一有游客身体不适,能及时处理。另外,王奶奶和李叔他们也说要帮忙,王奶奶准备做些桂花糕、杏仁茶,李叔负责搭建茶席的遮阳棚。”
  
  正说着,王奶奶提着一个竹篮走进画室,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桂花:“丫头,小陈,你们看我采的桂花怎么样?今年的桂花开得旺,用来做桂花糕最合适不过了。”她拿起一小撮桂花凑近林夕,“你闻闻,多香啊,保证雅集当天大家都爱吃。”
  
  林夕接过桂花,放在鼻尖轻嗅,甜香瞬间漫入鼻腔:“奶奶,这桂花太好了,谢谢您。对了,雅集当天需要有人引导游客,您要是不忙的话,能不能帮忙带带游客参观故居呀?”王奶奶立刻点头:“没问题,我早就把故居的历史故事背下来了,保证能给游客讲得明明白白。”
  
  接下来的半个月,银杏巷的居民们都投入到雅集的筹备中。李叔带着几个年轻居民,在老银杏树下搭建起了木质的茶席,茶席上铺着蓝白相间的粗布桌布,旁边摆放着古朴的陶罐,里面插着新鲜的银杏枝;张阿姨和几位女居民则聚在王奶奶家的院子里,一起制作桂花糕、杏仁茶,空气中满是香甜的味道;林夕和晨光则忙着联系文化名人,准备雅集需要的文房四宝、茶具和音响设备。
  
  这天下午,林夕正在故居里摆放书法作品,突然听到巷口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她抬头一看,竟是沐倾城提着行李箱站在巷口,身边还跟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林夕惊喜地跑过去:“倾城,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还要在国外考察一段时间吗?”
  
  沐倾城放下行李箱,给了林夕一个拥抱:“本来是要再待一阵的,但想到你们要办雅集,就提前回来了。这位是艾米丽,是我在国外认识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我特意带她来银杏巷看看。”
  
  艾米丽笑着伸出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你好,林夕,我早就听沐说过你的‘光影回廊’设计,还有银杏巷的故事,能来这里,我很开心。”林夕握住她的手:“欢迎你来到银杏巷,希望你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天晚上,林夕、晨光和沐倾城坐在画室里,聊起了各自的近况。沐倾城拿出手机,给他们看基金会保护的古建筑照片:“这是意大利的一座百年教堂,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修缮;还有法国的一座古堡,接下来要进行内部的文物修复。艾米丽就是古堡修复项目的负责人,这次带她来,也是想让她看看中国的老建筑保护模式,互相学习。”
  
  晨光给沐倾城倒了一杯热茶:“你这次回来,能参加雅集吗?我们还缺一位分享嘉宾,要是你能来,就太好了。”沐倾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正好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外老建筑保护的经验,也算是为银杏巷的文化活动出一份力。”
  
  第二天,艾米丽在林夕和晨光的带领下,参观了银杏巷的“光影回廊”和清代文人故居。在故居的史料陈列区,她对着苏家的书信和青花瓷片驻足良久,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它们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历史,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国的老建筑保护,注重‘修旧如旧’,还能保留这么多原始的文物,真的很了不起。”
  
  参观到体验区时,艾米丽看到孩子们正在练习书法,忍不住拿起毛笔,跟着孩子们一起写了起来。虽然她写的汉字歪歪扭扭,但脸上却满是兴奋:“中国的书法太神奇了,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
  
  雅集的前一天,银杏巷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居民们将巷子里的落叶打扫干净,在茶席周围挂起了红色的灯笼;林夕和晨光将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故居的桌子上,还在墙上挂起了居民们的书画作品;沐倾城则和艾米丽一起,在茶席旁摆放了一些国外古建筑的照片,供游客参观。
  
  晚上,大家忙到很晚才休息。林夕站在画室的窗前,看着巷子里的红灯笼,心里充满了期待。晨光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别太紧张,明天一定会顺利的。”林夕靠在他怀里:“有你在,有大家在,我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很期待。”
  
  十一月初,“银杏巷文人雅集”如期举行。当天一早,银杏巷就挤满了人,有附近社区的居民,有老建筑保护爱好者,还有不少媒体记者。艾米丽穿着一身中式旗袍,跟着沐倾城一起,在巷口迎接游客,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
  
  上午九点,雅集正式开始。首先是文化分享环节,周教授第一个上台,跟大家分享了清代文人的生活趣事:“清代的文人喜欢在庭院里举办雅集,大家一起写诗、作画、品茶,谈天说地,这种生活方式,既有文化气息,又充满了乐趣。今天我们在银杏巷举办雅集,也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是沐倾城上台,她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了国外老建筑保护的经验:“国外的老建筑保护,很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他们会组织居民成立保护协会,定期举办活动,让大家都参与到老建筑的保护中来。这一点,我们银杏巷做得很好,居民们齐心协力,不仅保护了老建筑,还传承了老巷的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