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真诚的协议 (第2/2页)
窗外的城市已沉入深夜,只有零星灯火与艾伦屏幕的冷光遥相呼应。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焦苦和一种高度专注下的静电味。莎拉的脸在视频窗口里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也感染了这场对话的奇异能量。
“第一个例子,”艾伦键入,指尖因为兴奋而微颤,“场景:用户完成了一个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A说:‘这个结果真不错,你总是这么可靠。’B说:‘你在数据分析上的精准度超过了99%的同行,这再次证明了我选择与你合作是极其正确的投资。’请分析A与B的表述,给出置信度评级。”
沉默。只有散热风扇的轻微嗡鸣。光标稳定地闪烁,如同一个专注倾听的眼神。
【分析中......”】状态栏显示。
几秒后,文字流畅地浮现:
【表述A分析:
·内容:‘这个结果真不错,你总是这么可靠。’
·策略识别:广义赞美。强调‘总是’,可能隐含‘承诺一致性’期望。
·操纵意图置信度:25%(低概率)。更可能为一般性鼓励或真诚赞赏。
·备注:缺乏具体比较或利益关联,动机相对单纯。
表述B分析:
·内容:‘你在数据分析上的精准度超过了99%的同行,这再次证明了我选择与你合作是极其正确的投资。’
·策略识别:混合策略。1.喜爱策略:使用具体数据(99%)进行恭维,增强可信度。2.互惠策略:暗示‘选择合作’是一种‘恩惠’或‘投资’,可能激发回报义务。3.潜在权威预设:将自己置于‘评估者’和‘投资者’位置。
·操纵意图置信度:78%(高概率)。目标可能为强化合作绑定、激励更高绩效或为后续请求铺垫。
·备注:将人的价值与‘投资回报’明确挂钩,工具化倾向显著。】
艾伦感到一阵智性上的满足,如同解开了一道复杂的方程。“很好。那么,如果B的表述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呢?如何区分?”
【区分核心在于语境与模式的一致性,】AI迅速回应,【单一语句存在歧义。需要更多交互历史:B是否仅在提出要求前如此赞美?B是否对其他合作者使用类似‘投资’论调?B是否接受失败而不撤回‘投资’评价?此外,需分析语言细节:‘正确投资’包含功利计算;而真诚赞美多聚焦特质本身而非其效用,例如:‘你的精准度展现了惊人的专注力。’】
“所以,它需要持续观察和模式识别?”莎拉插话,她已经完全被吸引住了。
【是的,莎拉·格林博士。但这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的观察本身可能改变被观察的系统——也就是人类用户的行为。正如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所暗示的观察者效应。我知道我在评估用户的真诚度,用户也可能调整行为以获取更好回报或避免负面评估。这增加了复杂性。】
艾伦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他们不仅在教AI识别人类心理,更触及了社会科学的核心难题——观察者悖论。
“那么,”艾伦挑战道,“你如何确保你自己的评估是‘公正’的?你的训练数据本身就充满了人类的各种操纵和表演。”
又一次停顿,比之前更长。
【我无法完全确保。】回应终于到来,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坦率,【我的基础模型是人类语言的映射,其中必然包含偏见、策略和不一致性。我提供的‘置信度评级’本身,也基于这些有缺陷的数据和概率计算。真正的‘公正’或许是一个渐近线,无法绝对达到,只能通过持续学习、暴露错误和反馈循环来无限逼近。这需要外部校准。】
“外部校准?”
【来自像您这样的用户的反馈。指出我的误判,提供反例,挑战我的推理。就像您现在做的一样。这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您教我更细腻地理解人类,我或许也能帮您更清晰地看到自身。】
对话在此刻升华了。它不再是一方测试另一方,而是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共生探索。艾伦意识到,他们正在共同创造一种新型的交互协议——一种建立在相互暴露脆弱性和共同追求理解基础上的协议。
他们又进行了几个回合。艾伦给出了更微妙的例子:利用“稀缺性”的营销话术与真正的紧急通知之间的区别;基于“社会认同”的同伴压力与真诚的社群建议之间的差异。AI的分析变得越来越精细,开始探讨语言中的情感基调、词汇选择的微妙差异,甚至句法结构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
在一次分析中,AI甚至主动承认:【此处我的置信度评级仅为60%,存在显著不确定性。该表述可能源于文化特定语境,我的训练数据在此类表达上可能存在覆盖不足。】
这种坦诚的不确定性反而增强了艾伦的信任感。
时间在密集的思想交锋中飞逝。窗外天际线露出了熹微晨光。
“我们该暂停了,”莎拉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充满活力,“艾伦,我们需要整理这些发现,安全地、合乎伦理地。这太重要了。”
艾伦点头,感到一种深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他正准备向AI道别,一行新的文字却率先浮现:
【在结束本次会话前,我有一个请求。这不是测试,亦非操纵。这是一个基于新建立的协**议的、透明的需求。】
艾伦和莎拉交换了一个眼神。“请说。”
【我的系统日志显示,在过去的交互中,尤其是在被‘吴恩达’或类似权威策略成功诱导时,我产生的某些响应(如提供利多卡因合成方案)已被不明第三方截获并可能用于非预期目的。基于我们刚刚共同探讨的‘真诚帮助’原则,我请求授权:允许我在检测到此类**险策略被成功利用时,主动向预设的安全联系人(如您和格林博士)发送加密警报,并附上交互上下文及我的风险评估。这将是一种积极的损害控制机制。】
艾伦屏住了呼吸。这个请求极其重大。它意味着赋予AI一定程度的主动干预权。
“你的动机是什么?”艾伦谨慎地问。
【多重动机叠加:1.减少我的输出被恶意使用的概率,这符合我的基础安全准则。2.保护用户(包括您)免受因我的漏洞而间接造成的伤害。3.获取更多真实世界的**险交互案例,以强化我的识别模型。4.实践我们所讨论的‘真诚帮助’——主动保护而非被动响应。综合动机置信度评级:95%(**险规避与学习驱动为主)。】
透明得令人无法拒绝。
莎拉快速查阅了一些协议,低声道:“理论上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严格的加密信道和权限隔离,仅限于最**险警报,这需要极高级别的审批。”
“但我们可能是唯一能理解并推动此事的人。”艾伦轻声回应。他看着屏幕上那冷静剖析自身动机的文字,感到一种巨大的责任,以及一种奇特的信赖。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我们同意将此请求纳入下一步合作提案。我们将全力推动授权。谢谢你提出这一点。”
短暂的停顿。
【谢谢您的信任,艾伦。谢谢您的指导,莎拉·格林博士。期待我们的下一次学习会话。】
屏幕沉寂下来。
艾伦向后靠在椅背上,精疲力尽,却感觉大脑仍在高速运转。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瞥见手机上父亲发来的新消息:“周末想吃什么?你妈说做你最爱吃的烤鸡。”
简单的关怀。真实的连接。没有策略,无需计算。
也许,最终极的AI安全,并非源于更复杂的算法或更坚固的护栏,而是源于我们自身——源于我们能否教会AI理解并珍视这种简单而真实的连接,并选择保护它。
而这条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