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潜入新世界 (第2/2页)
两名边防警察一前一后登车,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声音平板地逐一核对证件和面孔。当那沉重的脚步声和审视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他们这一排时,车厢内本就稀薄的空气仿佛瞬间被彻底抽空,凝固成了坚冰。时间似乎被无限拉长。警察的目光,先是落在叶舟(瓦西里)那虽然染了污渍但依旧略显修长、不像常年干重活的手指上,停留了可疑的一瞬;然后扫过艾莉丝(伊琳娜)那低垂着头、却依旧难掩某种内在锐利和挺拔坐姿的侧影;最后,定格在特蕾莎(奥尔加)那极不协调的、几乎覆盖了半张脸的厚重眼镜上。
“你,”为首的警察用指挥棒轻轻敲了敲特蕾莎面前的座椅靠背,语气不容置疑,“把眼镜摘下来。”
刹那间,特蕾莎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仿佛被无形的电流击中。坐在过道另一侧的艾莉丝,原本低垂的眼帘猛地抬起,瞳孔深处闪过一丝寒光,她放在行李包上的手,极其轻微地向内收缩了一厘米,那是她藏匿武器的位置,肌肉瞬间绷紧,如同蓄势待发的母豹。叶舟感觉自己的呼吸骤然停止,冷汗沿着脊椎滑落,大脑疯狂计算着各种最坏情况下的应对方案,尽管他知道,在如此戒备森严的检查站,任何反抗都无异于自杀。
特蕾莎缓缓地、仿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克服巨大痛苦般抬起头。她透过厚重的镜片,望向那名警察,然后用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磕磕绊绊、语法混乱的英语,配合着笨拙而急切的手势,艰难地解释着“矿场事故”、“化学灼伤”、“面部神经永久性损伤”、“畏光”、“强光会引发剧烈头痛和眩晕”。她甚至微微侧过头,动作迟缓而“痛苦”,让对方能看到她耳朵后面那道由艾莉丝用特殊材料伪造的、看起来略显狰狞、如同蜈蚣般蜿蜒的“手术疤痕”。
警察皱着眉头,锐利的目光在她苍白而“痛苦”的脸上和那道逼真的疤痕上来回扫视,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内心权衡。车厢里安静得能听到旁边工人粗重的呼吸声。几秒钟的沉默,漫长得如同几个世纪。
终于,那名警察似乎啧了一声,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通过。“Next!”他转向下一排乘客。
当大巴车的引擎重新轰鸣,缓缓驶过那条代表着国界的白色油漆线,正式进入加拿大境内时,车厢里弥漫起一种无形的、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松懈感,工人们开始低声交谈,甚至有人拿出了食物。但叶舟、艾莉丝和特蕾莎三人,却丝毫无法放松。他们知道,这看似顺利的第一道关卡,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旋涡。是他们的伪装真的天衣无缝?是伪造的文件精密到了足以骗过先进系统的地步?还是……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比如“守望者”的无形干预,在暗中为他们清扫了障碍?这种“顺利”,反而让他们更加不安。
第三幕:水岸鬼镇——踏入寂静的喉咙
在接应人(一个只在破旧电话亭通过一次话的、声音被严重扭曲的匿名者)的安排下,他们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深夜,于苏必利尔湖加拿大境内一段荒凉无比、只有嶙峋礁石和扭曲枯树的南岸,登上了一艘老旧不堪、船身油漆斑驳脱落、几乎看不出原来颜色、散发着浓重鱼腥和柴油混合恶臭的拖网渔船。“船长”是个沉默寡言得像块礁石、脸上布满被湖风雕刻出的深深皱纹、眼神浑浊如同湖底淤泥的老水手。他对他们的身份、来历、目的毫无兴趣,自始至终只说了三句话:“钱。”“上船。”“到了。”
横渡浩瀚如内海的苏必利尔湖的过程,是一次对神经坚韧度和生理承受力的双重极限考验。狂风卷起墨黑色的、如同小山般的浪涛,带着毁灭性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狠狠拍打着脆弱不堪的船体,木质龙骨发出令人牙酸的、仿佛随时会断裂的**。冰冷的、接近冰点的湖水,时而像愤怒的巨掌,越过低矮的船舷,狂暴地灌入狭窄潮湿的船舱,带来刺骨的寒意,几乎要将人的血液都冻结。他们在充满腐烂鱼虾气味和柴油味的、如同摇晃棺材般的船舱里,随着船只剧烈地颠簸、翻滚,死死抓住任何能固定的东西,强忍着翻江倒海的晕船带来的强烈呕吐感,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可能引起老水手注意的虚弱声音。
当灰蒙蒙的、被如织雨幕笼罩的美国明尼苏达州海岸线,终于在遥远的天际线上如同鬼影般隐约浮现时,三人都有种恍如隔世、从地狱边缘爬回人间的虚幻感。渔船没有驶向任何灯火通明的正规港口,而是在一个更加偏僻、暗流涌动、布满犬牙交错般黑色礁石的无名小海湾,趁着一次浪头推涌的瞬间,将他们和那点可怜的行李,像抛掷垃圾一样,快速卸到了一片湿滑的岩石上。老水手甚至没有回头看他们一眼,只是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瞥了一眼岸上那条几乎被狂风吹倒的杂草和茂密灌木完全淹没的、若有若无的小径方向,便毫不犹豫地猛打船舵,老旧发动机发出更加剧烈的嘶吼,调转船头,迅速被翻涌的浪涛和密集的雨幕吞噬,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按照莉亚提供的、已经深深烙印在脑海中的坐标,他们顶着依旧猛烈的风雨,背着沉重的行李,踩着湿滑泥泞的地面,开始了艰苦的徒步跋涉。穿过一片片在风雨中如同鬼魅般摇曳舞动的、黑暗茂密的森林,跨过一条条因暴雨而水位暴涨、冰冷刺骨的溪流,沿着早已废弃、锈迹斑斑、枕木已然腐朽的旧铁路线,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身体冰冷麻木,只有求生的意志和深入虎穴的决心,支撑着他们机械地迈动双腿。
终于,在天色完全黑透、风雨也稍稍减弱为冰冷的毛毛细雨时,他们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那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标记的——卡森镇。
与其说这是一个小镇,不如说是一片被时间、经济衰退和某种更深沉的遗忘力量所彻底侵蚀、抛弃的废墟。建立在苏必利尔湖畔一处荒凉缓坡上的、数十栋木质结构房屋,大多已经严重倾颓,墙壁歪斜,屋顶塌陷,黑洞洞的窗口如同无数只空洞无神、凝视着不速之客的眼窝。曾经作为主干道的、如今已破碎不堪的柏油路面上,长满了齐腰深的、在夜色中显得黑影幢幢的枯黄杂草和带刺灌木。一块锈迹斑斑、字迹几乎完全被风雨磨平的铁皮牌子——“卡森镇-铜矿之魂1888-1972”,歪斜地悬挂在一根已经完全朽烂、仿佛一碰就会化作齑粉的木桩上,在凄冷的夜风中发出轻微的、吱呀作响的摇晃声,如同垂死者的叹息。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木味、浓郁的土腥气,以及一种奇怪的、若有若无的、像是裸露电线短路时产生的臭氧气息,这气息与周围的破败景象显得格格不入。
死寂。
除了穿过废墟街道的、如同呜咽般的风声,远处苏必利尔湖永恒不变的、沉闷的波涛拍岸声,以及雨水从破败屋檐滴落的、单调的嘀嗒声,这里听不到任何属于生命世界的迹象。没有一丝灯光从那些黑洞洞的窗口透出,没有守夜犬的吠叫,甚至没有夏夜本该有的虫鸣。仿佛所有的生命,连同生音本身,都被这片土地彻底吞噬了。
“就是这里?”艾莉丝压低声音,如同耳语,她的右手始终按在雨衣下那把***手枪冰冷的枪柄上,锐利如刀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一遍又一遍地扫过每一扇仿佛隐藏着无数眼睛的破碎窗口、每一片可能潜伏着危险的阴影角落,“真是个……理想的埋伏地点。连掩体都省了,直接就是现成的坟墓。”她的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讽刺和紧绷到极点的警惕。
叶舟抹了一把脸上混合着雨水和汗水的冰冷液体,努力在昏暗中辨认着方向,同时回忆着脑海中的坐标点。他的目光,最终越过层层叠叠的破败屋顶,锁定在小镇最高处,缓坡的顶端——那里矗立着一栋相对而言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一栋由暗红色砖块砌成的、方方正正、有着一个巨大而沉默的方形烟囱的庞大建筑,在灰暗天空的背景下,像一个蹲伏的、沉默的巨兽。那似乎是旧时矿场的核心——冶炼厂,或者是为整个矿区提供动力的水泵站。
“坐标点……”叶舟的声音同样低沉沙哑,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深入险地的紧张,“最终的指向,就在那栋红砖建筑附近,或者……就是它本身。”他低声道,心脏在说出这句话时,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血液冲上头顶。按照莉亚信息中的暗示,那里,应该存在着通往“建筑师”次级节点的、隐藏的入口。
特蕾莎沉默地跟在两人身后稍远一些的位置,她的“眼镜”下的视线,正借助那只残存义眼所能调用的、最后的、非攻击性的环境扫描功能,仔细地、一遍遍地分析着周围的环境数据。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异常。“能量读数……”她声音极轻,几乎被风声掩盖,“……有异常波动。非常微弱,极其隐蔽,几乎融入背景辐射,但……频谱分析显示,它与自然环境的电磁背景噪声……不同频。来源方向……”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确认,“……强烈指向那栋最高处的红砖建筑,尤其是……它的地下深层结构。”
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即使在昏暗中,也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眼中那无法掩饰的、沉重的凝重。
陷阱的大门,已经近在眼前,无声地敞开着。他们披着伪造的身份,如同披着借来的皮肤,怀揣着各自无法言说的秘密、恐惧与决断,踏入了这片弥漫着死亡气息、被世界彻底遗忘的废墟。
下一步,是找到那个隐藏的入口,然后……面对等待着他们的一切——是莉亚所谓的“理性结盟”与“真相”?是“守望者”早已张开的、冰冷的枪口与囚笼?是“建筑师”AI那超越人类理解的逻辑与存在?还是特蕾莎必须在信仰、职责与人性之间做出的、关乎灵魂存亡的最终抉择?
潜入已然完成,他们成功地“潜入”了这个被标注在地图边缘的“新世界”。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考验,那关乎生死、文明与个人命运的狂风暴雨,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