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日新月异的秦朝 (第2/2页)
如今看来,祖龙大大并非只是口头应承。
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价格,这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蜂窝煤,无疑证明了嬴政正在兑现他的承诺。
他或许是以官府补贴,或者管控矿源与流通环节等方式,硬生生将这原本可能只有贵族富户才用得起的“石炭”,变成了连底层民众都消费得起的日常燃料。
看着伙计那朴实的笑容,看着店内络绎不绝、提着蜂窝煤满意离开的平民百姓,江叶仿佛能看到,在即将到来的寒冬里,咸阳城乃至更多地方的无数家庭中,因为这一块块廉价的蜂窝煤而升起的融融暖意。
“政哥,还真是说到做到。”江叶低声喃喃着。
时间尚早,江叶并不急着立刻前往咸阳宫觐见秦始皇。
他更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逛一逛这咸阳城,亲眼看看这个时代在“外来影响”下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他信步走在市井街巷之间,目光所及,皆是新气象。
粮铺里贩卖的谷物种类似乎比以前丰富了些,除了传统的粟、黍,竟然还看到了少量黄澄澄的玉米和个头饱满的土豆被摆在显眼位置,虽然数量不多,价格想必也不菲,但终究是出现了。
更让他惊讶的是书铺。
原本架子上只有沉重的竹简木牍,如今上面摆放着一沓沓微黄粗糙的纸张,以及不少用纸张装订成的、封面简陋的书籍。
虽然纸张的质量远不如现代,印刷也多是手抄或简单的雕版,但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不少穿着儒衫的士子或好奇的百姓在翻看、询问。
路过一间茶楼时,里面人声鼎沸,多是些士大夫或学子模样的人,他们激烈讨论的,并非诗书经典,而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科举制度。
从他们激动的话语和闪烁着希望光芒的眼神中,江叶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条刚刚铺就,相对公平的晋升通道,给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冲击与向往。
言语间,对力排众议推行此制的始皇帝,更是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推崇。
“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江叶漫步在街头,将这一切变化尽收眼底,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细微之处渗透出来的改变,远比宏大的叙事更让人触动。
直到这时,他才想起,自己还没确认这次距离上次离开,究竟过去了多久。
他走到一个街边,居然看到有一家馄饨摊,看来就连小吃都影响到了。
江叶找了张空桌坐下,对忙碌的老板说道:“老板,来碗馄饨。”
“好嘞!客官稍坐,马上就好。”老板热情地应了一声。
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馄饨便端上了桌。
汤清馅足,上面还撒了点翠绿的葱花。
“客官您慢用。”老板笑着招呼。
江叶拿起勺子,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状似无意地问道:“老板,我初来咸阳,听说之前有仙人大驾光临,可是真的?您见过吗?”
一提这个,老板顿时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