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16章 邓稼先同志永垂不朽

第516章 邓稼先同志永垂不朽

第516章 邓稼先同志永垂不朽 (第2/2页)

刘佩然拿到准确的时间就赶回了八一厂,厂里面的李俊、翟俊杰、卫廉等几位不错的导演都派出去了,导演的选拔也是一个难题。
  
  送走刘佩然,正准备伏案写作,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这声音刘一民很陌生。
  
  “一民同志,我是研究所的,我姓候,跟您打电话是想问问,您这里有邓老的单人照片吗?”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不好意思,我这还真没有,只有几张合照。您这是?”
  
  “邓老的遗像还没有着落,手里有几张彩色的也不合适,我想找一张合适的放大挂起来。”
  
  “这个嘛,邓老的档案里面应该有合适的照片。”刘一民说道。
  
  登记档案的时候,都要会贴上一张合适的照片,这照片放大之后能用。
  
  “哎呀,一民同志,一言点醒梦中人,我现在就去国防科工委的档案库找一找。”对方说了一声‘谢谢’就挂断了电话。
  
  刘一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将《邓稼先》修改完毕,整部文稿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审核。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怡将刘一民喊到了办公室,打探邓老的消息。
  
  “韦大姐,邓老的消息都在报纸上了。”刘一民老实地说道。
  
  韦君怡说道:“追悼会你去吗?”
  
  “去。您邀请邓老同事的事情怎么样了?”
  
  “最近他们很忙,我等到追悼会之后再邀请。一民,你对邓老比较了解,你能不能给我们推荐几个名单?”韦君怡问道。
  
  刘一民从韦君怡的手中接过纸笔,快速地写下几个人名。邓老的同事有的还没有解密,王淦昌王老的身份在78年前后逐渐公开,倒是可以试着邀请一下。
  
  “杨振宁?”韦君怡看完刘一民写的名单,“杨振宁”这三个字有点出她意外。
  
  “试试嘛,杨教授跟邓老是好朋友,说不定愿意写一写。”
  
  韦君怡点头说道:“那行,我让人写信联系一下杨教授,写信人注上出版社和你的名字怎么样?”
  
  “没问题。”
  
  “明天就是邓老的追悼会了吧?”韦君怡问道。
  
  刘一民说道:“明天下午在八宝山举行。”
  
  在参加追悼会之前,刘一民准备了一幅挽联:
  
  【隐姓埋名,戈壁铸核盾,功勋彪炳千秋业
  
  以身许国,丹心照汗青,风范长存两弹勋】
  
  8月3日下午,刘一民带着挽联来到了八宝山,参加了邓老的追悼会。
  
  追悼大厅的正面悬挂着邓老的岳父写的挽幛——“稼先去世,我极悲痛”四个大字。
  
  追悼大厅里人头攒动,除了亲属以外,基本上都是国防科技领域的专家或者是单位军职人员。
  
  悲伤的徐鹿西教授站在前面,被儿子邓志平搀扶着胳膊。
  
  刘一民和王淦昌教授站在一旁,随着追悼会开始,张同志走上前念追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无私无畏地奉献了毕生精力的工人阶级优秀战士,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我们悼念他,要化悲痛为力量。要学习他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身先士卒,勇担风险,舍生忘死,奋斗不息的献身精神
  
  我们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加倍努力,为了祖国的四化大业,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继续拼搏,开拓前进!
  
  邓稼先同志永垂不朽!”
  
  张同志话音落下,现场的悲伤的气氛又浓郁了几分。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大家上前见邓老最后一面。
  
  刘一民走到徐鹿西教授旁边说道:“徐教授,节哀!志平同志,节哀!”
  
  “一民,感谢你能来,谢谢!”徐鹿西教授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
  
  刘一民轻轻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跟徐鹿西教授低语几句后回到了人群中。
  
  与此同时,川省绵阳人民也在深情地哀悼邓老,邓老长期工作的九所曾长期在川省绵阳梓潼办公,梓潼县在长卿山刻上了纪念邓老的石碑。
  
  走出追悼厅,灵车在大家的目送中缓缓离去。
  
  王淦昌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一民,国家的未来就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身上了。”
  
  “王老,您身体还好着呢,得继续带领年轻的科学家前进。”
  
  “我呀,能多培养点学生就足够了,唉!”
  
  追悼厅门口,刘一民提出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想法,王老说道:“我回去写好就给出版社送去,八一厂要拍电影,你可要盯着点,一定要拍好。”
  
  “您放心,八一厂打了包票,要是拍不好,总政部就放不过他们。”刘一民说道。
  
  刘一民和王老一起回到了燕大附近,王老家就在附近。刘一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顺便到了文研所一趟。
  
  戴建业等人的论文该画上句号了,这群人马上就要回去了。
  
  到了文研所,他们正在听新闻,广播电台在播报新华社的通稿“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
  
  看到刘一民身穿黑色的中山装,戴建业他们知道刘一民刚参加过邓老的追悼会。
  
  刘一民打断了他们七嘴八舌的询问:“邓老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同志们,虽然我们是文科老师,但是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
  
  诸位未来都是当教授的人,希望抱着严谨的科研精神去对待中国文学,抱着科学的治学态度去对待学生。”
  
  刘一民将戴建业和易众天、梁永安三人的论文收了审阅,其余的学生分别由另外几名教授负责。
  
  文研所即将下班,刘一民询问道:“暑假食堂没有开门,你们吃饭还好吧?”
  
  “我们一日三餐都出去吃,有时候吴教授也会请我们到他家里吃饭。”闫真说道。
  
  “你们这么多人到吴教授家吃饭?”
  
  “偶尔,吴教授很热情,我们也觉得不合适。”戴建业说道。
  
  “闫真,多给每位老师发二十块钱伙食补贴。”刘一民说道。
  
  “好的。”
  
  “都赶紧出去吃饭吧,要是无聊,多在所里看看书。”刘一民说完将论文装在了包里,准备离开文研所。
  
  五点半下班,他们也都不饿,在办公室侃了一会儿大山才去吃饭。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先到华侨公寓拿了点东西,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已经是七点了。
  
  央视的新闻联播正在播报邓老追悼会的新闻,刘福庆感叹道:“当年说咱们造出了原子弹,大队的广播喊了几天,没想到是这位老同志造出来的。”
  
  “邓老是代表之一,这项工程是无数人干出来的。”刘一民解释道。
  
  新闻联播播放到最后有一条岛上新闻,岛上开放返乡探亲申请十万份,首日申请人数达到一千多人,第二日翻倍增加,根据预测半月内十万份申请就将被领取一空。
  
  岛上对于老兵返乡也有专项的资助,将当年颁发“授田证”里的土地折合成钱,作为老兵返乡之资。
  
  老兵返乡基金会的钱作为补充,特别贫困的老兵可以申请,另外跟亲人失散的,还可以登记帮助寻找。
  
  新闻画面里,老兵身穿白衬衫,衣服上写着“终于能回家了”,“我要回家看娘”的衣服围在领取窗口前,拿到申请表的老兵喜极而泣,甚至有人在现场嚎啕大哭。
  
  这些画面是国际媒体拍摄,央视直接引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