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邓稼先》单独增刊(7千章) (第2/2页)
所谓的正事,不过就是今天的重磅新闻。朱母和喜梅又去做了几个菜,刘一民陪着他们喝了几杯。
郑洞国他们都老了,但还是高兴地喝了三杯。
“但悲不见九州同,希望我能看到九州同啊!”郑洞国唏嘘道。
程思远将自己从白崇禧儿子白先勇那里听到的消息讲了出来,认为短则半月,长则一个月就会有正式的政策出来。
“程老、郑老.让我们拭目以待。”刘一民酒瓶里最后一点酒倒在杯中一饮而尽。
“你这酒量,像我年轻的时候。”郑洞国赞许地说道。
晚上十一点,送他们离开四合院。朱父喝多了,晚上就直接住在了这里。
5月下旬,刘一民见到了五十岁的焦晃,焦晃身材高大,看起来十分威武,表情不怒自威,头发黑灰相间,不过整体黑色要多一点。
“您好,一民同志。”焦晃双手握住刘一民的手,睁大眼睛打量着刘一民,声音铿锵有力,中气十足。
刘一民说道:“焦晃同志,你看起来不像五十,倒像是四十左右,这体格挺健壮。”
焦晃听到刘一民的夸奖,高兴地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一身肌肉,很多高难度动作都能做的下来,现在也能,就是没以前灵活了。”
黄祖默没怎么说话,而是留意刘一民的脸色和语气,用心观察刘一民对焦晃的评价是真是假。
见刘一民确实是在夸奖,心里面吊着的一口气才放了下来。
刘一民请两人到书房,焦晃说道:“一民同志,具体的情况黄祖默同志已经跟我讲过了,我觉得我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角色。”
“我完全相信,焦晃同志。我这里有几部电影,一会儿你跟老黄再看一看,学习一下演员的展现技巧,揣摩一下角色本身。”
焦晃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和钢笔,认真的态度立即赢得了刘一民的称赞。
“焦晃同志,我看你是演员里面第一爱学的同志。”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爱学?哈哈哈,刘一民同志,你实在是过誉了。演员嘛,这是应该干的。”焦晃笑声比刚才进来的时候随意了许多。
刚才他看到刘一民的时候,脸上平淡无常,心里还是止不住的紧张,生怕刘一民一句话又让他灰溜溜的滚回了沪市话剧团。
焦晃看电影点的非常认真,不懂的地方会专门询问下刘一民,这让旁边的黄祖默也受益颇多。
“焦晃同志,这部戏重点就是看你和狗的互动,那种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感情流露,要在举手投足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另外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你和狗表现出来的感情,比你自己本身都重要。”
“我明白。”
黄祖默找到了一条经过训练的狗,焦晃就位之后,就让焦晃和狗日常相处,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
焦晃晚上留在四合院吃饭,朱霖也为焦晃的演员功底而感到惊讶:“沪市话剧团也是卧虎藏龙,您这功底可不是一般的厚。”
“朱霖同志,你在电影和话剧里面的表现比我好,我得向你学习,争取有朝一日也拿一个最佳男演员奖。”焦晃客气地说道。
黄祖默拿起酒杯跟焦晃碰了一下:“这也是我的愿望。”
晚上喝完酒,黄祖默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载着焦晃歪歪扭扭地回八一厂的招待所。
月光下,朱霖担忧地说道:“黄导也是固执,喝酒了在院子里休息一晚也行,非得回招待所,不会出事吧?”
“没事儿,老黄喝了没多少。”
躺在床上,朱霖还在为黄祖默担心,刘一民朝八一厂招待所打了一个电话,值班室告诉他们两人已经回去。
“回去了,我的朱霖同学就别担心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因为《庐山恋》结识黄祖默,也是朱霖第一次拍电影,她也想黄祖默的能导出更好的作品来。
翌日早上,崔道逸给刘一民打电话,《平凡的世界》学术座谈会将在5月26号举行。
“陆遥确定了来京的时间,来的早,这日期也往前提了提。”崔道逸解释道。
“好,我知道了,我到时候一定参加。”
崔道逸又讲了几个人名,刘一民都认识,蒋子龙、汪曾琦都参加这次的座谈会。
“这是一次在除你之外的作者身上,重拾现实主义文学的好机会,我们特地邀请《人民报》《光明报》《文艺报》等报纸参与座谈。”崔道逸表明了《人民文学》对《平凡的世界》的看重。
《人民文艺》凭借着《平凡的世界》在五月份也卖出了一百五十万份,刘一民在各个场合向人推荐,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将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预计六月中旬就能够销售。
5月24日,陆遥赶到了燕京,身上穿着干净的西装,《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稿费发放之后,专门给自己做的。
陆遥看了看刘一民,又看了看自己的装扮吐槽道:“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你穿着西装像西门庆,我穿着西装像卖炊饼的武大郎。”
“西门庆?那我得被你几个弟弟打死。”刘一民故作夸张地说道。
“哈哈哈。”陆遥点起一根烟塞进嘴里,吐了几口烟后向刘一民感谢道:“一民,谢谢你的推荐,谢谢你帮我写的评论,给这篇帮了大忙。”
《平凡的世界》写作的时候,看过稿子的无一不是嘲讽声。可发表之后,嘲讽声没了,都在讲刘一民对《平凡的世界》剖析到位,纷纷赞扬陆遥写得好。
“唉,我算是明白了。作家到了一定程度,作家本人比作品更重要,狗日的一群势利眼。”陆遥骂道。
刘一民安抚道:“自古文人相轻,不必太在意。但也不能让一群歪嘴的和尚,整天乱念经嘛。”
陆遥认同地点了点头,又让刘一民看他第二部的草稿和思路。
“第二部要写完,最起码还得半年时间。”陆遥说道。
刘一民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再次说道:“你的稿费省着点花,你写部书时间跨度太长,其中没多余的稿费补贴生活。”
“我知道,我尽量控制。”陆遥立即说道。
刘一民看完之后,根据自己看的《平凡的世界》,给他稍微指导了一下。
“哎呀,这么一想是顺了,我就是纠结到这点儿。说实话,少平在矿上的故事和金波的爱情故事、田润生和郝红梅之间的纠葛,处理起来要比孙少安的故事线更麻烦。”
金波是《平凡的世界》原著里的重要人物之一,是孙少平最好的朋友,是贫瘠的西北土地长出来的浪漫花朵。当兵后,因为一段和藏族姑娘的浪漫爱情而被更多人铭记,可惜两人因为违反纪律,金波复原,藏族姑娘调离。
复原后的金波,毅然踏上了寻找藏族姑娘的道路。
由《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的电视剧,删掉了这一个重要角色,他人的经历被合成在了田润生一个人身上。
帮陆遥梳理完,刘一民发出邀请,询问他能否参加《青年夜话》节目。
“额嘴有点笨,怕说不好。”陆遥犹豫了半天,生怕自己闹了个笑话。
“广播能修改,我给你讲讲录音的基本原理。”
陆遥得知讲错话还能删减,这才放下了心。
傍晚,蒋子龙也抵达了燕京,同时来到了刘一民的四合院“报到”,看到陆遥后,两人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陆遥和蒋子龙好久没有见过面了,两人坐下后开始谈及过往。
蒋子龙佩服陆遥的写作风格:“陆遥同志,你能如此深入的采风,是我做不到的。”
“子龙同志,我人比较笨,只能用笨办法了。”陆遥弹了弹手中的烟灰。
朱霖在旁边说道:“陆遥同志的《平凡的世界》也可以改编成话剧,就是还没写好,要是写好就可以着手改编了。”
“朱霖同志,真要是到了改编的那一天,我指定你当导演。”陆遥轻松一笑。
“好,那一言为定。”
一群人坐在院子里吃涮锅,两个小家伙吃的非常高兴,怕肉不熟导致两人拉肚子,喜梅特意多烫一会儿才给他们喂。
“我再去切个西瓜。”朱霖擦了擦手,起身走进厨房。
蒋子龙想要客气,刘一民直接打断了他。
吃饭的中间,刘一民和蒋子龙交换了一下座谈会的意见。
“好,我倒要看看,现实主义‘土不土’?现实主义会不会死?”蒋子龙咬着牙说道。
5月26日上午,《平凡的世界》学术座谈会在《人民文艺》编辑部的会议室正式召开。
会议室内坐着十余名同行,刘一民和他们一一打着招呼。
汪曾琦亲切地跟刘一民握手:“一民,你还是第一次参加别人的文学座谈会吧?”
“我是第一次。”刘一民以往参加的都是自己作品,给别人抬轿子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汪曾琦笑道:“看来《平凡的世界》和陆遥同志,都深得你心。”
“不是我夹藏私货,写的确实好。”刘一民说道。
王濛和崔道逸主持会议,刘一民就坐在王濛的旁边,王濛先讲完开场白,便让陆遥讲起自己写《平凡的世界》的缘由。
趁着这空隙,王濛低声说道:“一民,你在搞什么名堂?”
“什么?”刘一民十分不解。
“中海让我们《人民文艺》准备发一期单独的增刊,什么内容也不告诉我们,只说让我们做好准备,一旦接到命令,拿到所印文章即刻开印。但我可听说,这文章是你写的?”王濛疑惑地问道。
刘一民了然,王濛说的应该是《邓稼先》,马上到六月,即将解密。可是《人民文艺》六月一号就出版,肯定不能提前刊印,那就需要增刊。
增刊就是六月中单独出版一期杂志,增加于六月和七月期之中。
“上面说我们可以单独另组几篇稿子同时刊发,你能不能透露一下?”
看王濛有点急迫,刘一民压住了他的手:“王濛同志,不是我不想说,我这样说算泄密。”
“泄密?这么严重?”王濛更好奇了,甚至连座谈会都有点无心组织。
“到时候自然会解密,您就等着吧。”
陆遥已经讲完自己的缘由,蒋子龙立即跟上,大谈特谈《平凡的世界》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以及证明了土生土长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不土,就算是土,也是“土”到了读者心里。
ps:少的字数明天补,今天去了一个文化景点看了好几部情景剧和话剧,开发一下思路,回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