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温暖的四合院 (第1/2页)
办公室里气氛十分愉悦,大家探讨接下来岛上会有什么反应,何时会有反应,大陆又能做什么事情。
老首长说道:“我看现在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内火烧得旺,外火烧得也旺,马上要烧到一个临界点了,咱们现在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钢公没有说话,将手里的烟头掐灭之后,重新点了一根:“一民同志,你觉得呢?”
“我觉得老首长说的有道理,大势在我,让全世界华人都知道,我们是真心想做这件事情。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他们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咱们再造声势的话,说不定会引起岛上的逆反心理。
就像是小孩子,你越打,我越不配合你。我们在新加坡联合署名也好、基金会也好都是民间行为,官方适度发声,抛出善意。另外最重要的是,积极跟基金会接洽。”
刘一民说完后连忙补充道:“我对国际政治的认知很幼稚,有什么能做的,我听招呼。”
“一民,你不用紧张,大家都是交流。”夏言乐呵呵地说道。
最终大家都同意老首长讲的以不变应万变,官方不过多刺激对方。
“一民同志,五万美元直接捐了?心不心疼?”老首长笑着问道。
“不心疼,我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好了。这五万无论对于我还是基金会都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带动更多人捐款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刘一民坦然地说道。
不是客气,刘一民是真的这样觉得。今年存款已经能突破两百万,另外《黑奴的救赎》这部电影估计快上映了,刘一民保守估计要在两千万票房以上,到时候分成也是一大笔收入。
“好,放心,有时间会补偿你的。我们也不能让你吃亏,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时间到了中午,刘一民和曹禹、夏言两人直接在中海吃午饭。
夏言主动提起《霍元甲》在新加坡乃至东南亚的票房:“听中影的同志说,目前在新加坡表现非常不错?”
“第一天卖了四十多万新加坡元,第二天好像突破了百万。今天应该在东南亚其它国家上映,有的地方首日排片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刘一民快速地说道。
“好啊,墙内开花墙外香,咱们电影等文艺作品就应该这样,也让外国人体验一下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老首长讲述《霍元甲》在中海电影院播放了三遍了,家属尤其是小孩子最爱看。
“是啊,咱们的文艺作品应该走出去,别人可以来,咱们可以出去。夏言同志,你们要把这个电影呐,办成一个能挣钱,能自负盈亏的行业。国家各项改革都要用钱,光等、靠、要不行。改革,如何改革,你们要好好的探索。”
夏言说道:“钢公说得对,我们也在探索。国内电影牵扯到整个文化行业,我们部里很慎重在研究。另外也在探索出去挣钱,一民提出了功夫电影、动画片保护,另外我听说跟八一厂还准备拍.”
“《忠犬八公》。”刘一民接话道。
“刘佩然说,你准备拍成温暖、感人的?”
“是,我认为能让人感动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是能被绝大多数观众所接受的故事。我想试一试,万一能成呢。功夫这类电影能被外国观众所接受,但中国的整个功夫体系之类以及背景对大多数观众是有观影门槛的。”
一场中午饭,被夏言引导成了电影行业和动画行业发展的讨论大会。
刘一民觉得夏言是故意往这边引的,于是讲的很细致,让大家都能听得明白。
曹禹明白夏言的小心思,在旁边打着配合,时不时地点评几句。
“好,探索的过程中会有损失,但这个损失我们能承担的起。文化部啊,要支持,要从顶层来支持电影行业的发展,并制定一些总体规划。我们不要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嘛,人家说这好,电影厂就去拍。人家说那好,咱们的导演急忙转头。”
“我们一定持续改革。”夏言说道。
吃完饭,刘一民和夏言、曹禹一起坐车离开。老首长的车到大门口的时候还停下来等了他们一会儿,让刘一民有时间去吉安所找他下棋。
曹禹得意地搂着刘一民的肩膀,夏言回头撇嘴道:“老万,你是生怕一民飞喽?”
“老沈,瞧把你急的,上了年纪脾气小点。”曹禹冷哼一声。
夏言让司机开车回文化部:“统战部门和侨办的同志也等着你呢,一民啊,李敖这件事情,你是领悟了统一战线的精髓,争取最多的力量,以大胸怀去求同存异。”
“都是从老人家书里学的。”刘一民笑道。
“是啊,这套理论太伟大了。”
回到文化部,姚雪垠几人都还在。上午是王濛、张广年等人接见的他们,向他们了解了一下整体情况。
刘一民握住张广年的手说道:“老张同志。”
“一民,干得漂亮,甚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文艺作品要起到团结民众,鼓舞士气的作用。作家在活动的场合,也要践行这一理念。”
统战部门和侨办的同志走过来说道:“一民同志,你的工作比我们干的漂亮,我们接到了各地华人协会或者是华人侨领的电文,支持推动交流。”
“真有点内外团结如一人。”
刘一民和代表团坐在一起,接受各部门的夸赞,夸的几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姚雪垠咳嗽一声说道:“同志们,其实这都是一民的功劳,我们?我们就是躺在一民功劳簿上的人。”
“大家都辛苦了,你们配合一民做了不少事情嘛,我们都看在眼里。”曹禹说道。
会议结束还不算完,刘一民等人被留下来接受采访,在京的央媒和地方媒体一个不落,排队接受询问。
刘一民几人轮流回答问题,不过大多数问题都是直接向刘一民提问的。
“刘教授,您当时写下‘分土而食’和‘土和骨灰合葬’的故事时,心里面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说实话,我心里面非常非常的难受。我是一个相对感性的人,这篇文章写完之后,不只是我,各位代表、岛上的代表都哭了,说明我们都想解决这件事情,我也相信,离解决这件事情不远了。”
记者的问题都是经过仔细思索的,注重往深挖,而不是像香江媒体那样,注重噱头。
央视的副台长杨伟光指挥着央视在旁边拍摄视频,等采访结束之后,握住刘一民的手询问他下一期的《青年夜话》他能不能上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