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96章 载誉归国

第496章 载誉归国

第496章 载誉归国 (第1/2页)

返程的最后一晚,代表团的成员聚集在阿波罗酒店的房间内都兴奋得睡不着。
  
  既有为两岸做出重要贡献的兴奋劲儿,也震惊于这些侨商的实力。大家在内地哪里见过资产如此雄厚的商人,毫不亚于撕开了天宫的一角。
  
  王安忆说道:“我在美国听说那些大财团是可以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那些人的钱应该不亚于林绍良。”
  
  “老美还是有钱呐!”蒋子龙咂舌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美国大选是要花钱的,钱从哪儿来,都是那些金主捐赠的。林绍良在马来也是跟当地政治深度绑定的,他为马来总统苏哈托站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式的政治就是政商结合体。
  
  而所谓的民主,是A结合体和B结合体的民主,像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你上我下,双方所代表的利益不断地洗牌。”
  
  刘一民的话让几人陷入了沉思,他自己也在琢磨是不是应该再写一篇感谢稿,交由《联合早报》明日发表。
  
  等将他们送走,刘一民坐在房间提笔写了一封约一千字公开感谢信。
  
  无论是联合署名的文章还是老兵返乡基金会的成立,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形成一种舆论合力。
  
  写完感谢信,刘一民给林仁君打了一个电话。林仁君迷迷糊糊都准备睡了,听到刘一民的话立即来了一个鲤鱼打挺冲着刘一民房间跑了过来。
  
  “一民,你是说侨商成立了老兵返乡基金会,一晚上就筹到了四千三百零五万美元?这五万美元是你捐赠的?”林仁君紧紧地抓住刘一民的肩膀。
  
  刘一民推了一下林仁君的胳膊:“老林,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林仁君激动地用右拳击打左掌:“这他妈的是个大新闻啊,超大的新闻啊,一民,哎呦,你真是我的福星。这新闻绝对是一手超大新闻,别人不知道吧?”
  
  “应该不知道,我也不确定,毕竟集资的人不少。”刘一民说道。
  
  “没关系,就算是领先他们几个小时,那也是我的成功。”
  
  大新闻的价值以秒计数,一想到自己又采写到了大新闻,林仁君灵魂都得意地“嗯哼”了起来。
  
  刘一民将公开感谢信递给林仁君,林仁君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大恩不言谢,明天我送你们去机场。”
  
  送走林仁君,刘一民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起床,刘一民神清气爽,其余几个都顶着黑眼圈,显然又是激动地一晚上没睡。
  
  四千多万美元的消息传出去,不只是全国震动,是全世界华人震动。
  
  以联合署名文章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震动来看,基金会定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志们,别激动了,好好吃个饭,养精蓄锐下午准备回国。”刘一民招呼着说道。
  
  刘一民和大家一块走进餐厅,餐厅的厨师和服务员都注意到了他们,纷纷冲他们微笑示意。
  
  这阵子代表团成员风头无两,阿波罗酒店的员工跟他们关系处的非常熟络。
  
  刚剥开鸡蛋,林仁君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到几人都在,笑着过来说道:“一民,看来这条新闻是我们《联合早报》独家新闻,市面上的其它媒体都没有报道老兵返乡基金会这件事儿。”
  
  “吃饭了吗?”刘一民笑着将手中的鸡蛋递给林仁君。
  
  林仁君倒也不客气,接过就放进了嘴里,一边吃一边摊开报纸让大家看:“这是今天的《联合早报》,上面除了报道老兵返乡基金会的事情,还刊登了一民昨晚写的感谢信。”
  
  “感谢信?”姚雪垠问道。
  
  刘一民说道:“昨晚你们走后,我越想越不对劲儿,四千多万美元,咱们得公开感谢一下,也可以扩大影响。于是我写了封感谢信,让林记者拿到了《联合早报》。”
  
  姚雪垠感慨刘一民做事缜密,接过报纸看了一遍,发现后面缀着他们几人的名字时脸色一喜:“一民做事真是滴水不漏,我们几个纯粹是沾光了。”
  
  秦牧看到姚雪垠特意指出的名字:“一民辛苦你了。我们都跑回去呼呼睡大觉,你还在为大家,为两岸着想。”
  
  “昨天一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听到消息二话不说就跑到房间。关键是深夜我们《联合早报》已经准备付印了,报纸排版都排好了,杜主编亲自下令,换掉原本的内容。”
  
  从林仁君的话里能够听到事情的急迫性,印刷报纸步骤非常多,样版出来基本上就是定版了。
  
  新加坡这边的印刷设备先进一点,国内大部分报社还是采用铅排,工人需要根据内容拣字再进行印刷,费时费力。
  
  刘一民的长篇在印刷厂光根据内容拣字排版,往往需要十天半月。
  
  林仁君再次说道:“新闻就是与时间赛跑,只要能拿到这种大新闻,再辛苦都值得。”
  
  岛上还没答应允许老兵探亲,东南亚华侨就在刘一民文章的号召下拿出了四千三百零五万美元,这是石破天惊之举。
  
  各地华人听到神情振奋,宋希濂公开在报纸上向东南亚华侨表示感谢,并且号召美国华人积极捐款。
  
  岛内由于报禁存在,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只有高层和消息灵通的个人才拿到了这消息,高层震动,私下纷纷讨论。
  
  此时岛内正因为李敖、余光中、席慕蓉三人在新加坡发表联名文章的事情吵成一团。只有三毛远在中美洲,岛内鞭长莫及。
  
  李敖依然嘴硬,余光中回到岛上后就深居简出,席慕蓉几乎无人关心。
  
  有人要求严惩三人,也有人认为三人的罪过并不大。立法院吵得凶,但蒋大却一直没有表态。
  
  善于观察领导意图的人明白蒋大的态度,开始顺着蒋大的意图制造舆论。
  
  这边还没消停,仅搁两天,四千三百万美元新闻又来了。
  
  “胡闹,简直是胡闹,大陆这是搞什么幺蛾子。”
  
  “是挺胡闹,不过当务之急我看应该是派人接洽,这可是四千三百万美元呐!”
  
  “准确的说是四千三百万零五美元,那个大陆的作家可是将文学奖奖金给捐了。”
  
  “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如何用是个学问呐!”
  
  立法院内吵成了一团,蒋大依然迟迟没有表态。
  
  被软禁的孙立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只对着院中的花草说了一句“大势不可逆”。
  
  孙立人抵达岛上后没多久就被软禁,一直软禁了三十三年,直到88年才被释放。
  
  此时他虽然被软禁,但相比之前有了更大的自由,种了许多花草果树,全家靠着在市场上出售水果为生。
  
  那个锋芒毕露的将J已经适应了被软禁的生活,从最开始的愤怒到平静以待。
  
  此时全世界华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岛上,海外媒体更是拿着放大镜看,一有风吹草动立马见报。
  
  飞机上,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坐在刘一民旁边,手里面拿着报纸。
  
  陈立人跟他们坐同一班航班到香江,之后他独自去厦门,他称这一趟为返乡之旅。
  
  “一民,你知道吗?我现在的心情极为激动,但又有带点.”
  
  “近乡情更怯。”
  
  “对对对,就是这种,我只在家族的照片上看到过大陆,看到过厦门,不知道现在的厦门是什么样子了?”陈立人冲着刘一民说道。
  
  “肯定是比以前好,厦门现在是经济特区,发展的速度还行。但估计没有鹏城好,你可以去鹏城看看,鹏城才叫一日千里。依照这种速度,超英赶美不是问题。陈董,你别觉得我这是左翼话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