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老兵返乡基金会 (第1/2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看到学校发布的通知时也很奇怪,这荣誉博士学位颁发的通知出炉的也太快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林彬先做发言,讲述了前因后果。
“我们相信刘一民先生完全符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治学育人的准则,完全符合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颁发标准。我们授予刘一民先生国大中文系荣誉博士学位,是为了表彰他在中国语言文学和世界华人文学所做的贡献。”
林彬发言完毕后,学校副校长主持荣誉博士学位颁发仪式。
“有请刘一民先生上台。”
刘一民身穿博士学位服走上台,林彬亲自将荣誉证书递给刘一民:“刘教授,恭喜你获得国大荣誉博士学位,相信两校以后一定会结成深远的友谊。”
“林校,谢谢国大对我的认可。”刘一民说道。
林彬没再说话,转身面向台下和学生老师一起向刘一民鼓掌祝贺。
刘一民微微鞠躬表示感谢,接着走到发言席,冲着台下的师生做演讲。
“我个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荣誉博士学位,我来之前就知道,国大的中文系是新加坡最好的中文系。”
刘一民看向台下,下面的师生顿时鼓掌欢笑。
新加坡大学并不少,除了国大,南洋理工也非常出名。南洋理工是理工类大学,国大是综合性院校,在新加坡国大的中文系就是最好的。
刘一民讲了讲自己来新加坡的感受,感谢新加坡人民对他的欢迎。
“中国语言文学在国大能够生根发芽,跟华人是密不可分。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西方不少高校也开设的有中国文学研究,他们开设是为了研究我们,而我们华人开设是为了研究我们华人自己。
文学是思想,思想是我们灵魂深处最根本的东西,它教我们认识善恶、促使我们行动.”
林彬低声跟旁边教授说道:“刘教授这即兴演讲能力远超大多数人,跟他吃饭都没见他准备,完全是打腹稿。”
“腹稿能讲的有逻辑很了不起,跟别人的演讲也有点不一样。”
一般颁奖演讲,获奖者都会对主办方和所在国大夸特夸,刘一民只讲了寥寥几句,对他们而言好像没夸到位。
“他是作家嘛,作家就是特立独行!”
刘一民演讲约半个小时就结束了,他走下台约二十分钟,典礼正式结束。
一行人回到国立大学的会议室,林彬从秘书手中接过一沓文件看后冲刘一民说道:“刘教授,你今天的这篇文章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你看看,这是各地华人协会、促统会的发电。”
刘一民正准备接,林彬就迫不及待地念了起来:“美国华人促统会针对两岸联合署名文章一事发表声明如下,宋希濂将J表示完全支持文章内容,支持老兵、家属回乡探亲,让儿子、女儿再看他们母亲一眼,这是最朴素的心愿。
这是西班牙华人协会的、
这是法国对华友好协会、
这是德国统一促进会、
这是英国统一促进会、
这是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的、东南亚华侨华商联合会、还有一份,这是大陆的。”
姚雪垠也不顾林彬念的起劲,快速从他手中拿过电文向大家念了起来。
念完后,姚雪垠忍不住说道:“同志们,这是海内外华人的心声啊!”
“刘教授这篇文章厥功至伟,看者落泪,闻者伤心。尤其是分土而食的环节实在是感人,土就是家啊,我们是华人,华人知道故乡土的含义。我父亲越洋跨海,家里还有一碗家乡土。”林彬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两代华人的拼搏历程。
一份份雪花似的电报握在刘一民的手里,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兵能早返乡一天,就能多一名老兵见到亲人。多少人躺在床上,苦苦盼望。就算是自己回不去了,也能释然离世。
回到酒店,林日华再次找到了刘一民,他们福清会馆晚上准备再次宴请他们,欢送他们离开新加坡。
“刘教授,人家都说文人的笔比得上机关枪大炮,我现在信了。”林日华他们福清会馆和融侨基金会顺势发声,号召华侨回乡投资建厂。
“好,恭敬不如从命,感谢华侨的热情招待。”刘一民笑着说道。
“走吧,咱们先去我家玩会儿,傍晚他们才到。”林日华说道。
他们从早上开始就在参加活动,每个人都很累,但是对于华侨的招待,也不能推辞。
刘一民大手一挥,一行人跟在林日华的身后上了车。林日华向刘一民讲述看到文章内容时的震撼:“分土泡水饮用,其他民族的人看到这肯定是不能理解,但华人太能理解了。
我的父亲看完之后,泪流不止。我父亲身体不好,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有一天能够葬在福清。”
他们再来到林家的时候,林日顺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把粮食喂鸟。
林日顺将最后一把粮食洒在庭院中:“一民,姚先生、秦先生、子龙、安忆,咱们又见面了。”
“林老先生,身体可还好?”姚雪垠笑着问道。
“托你们的福,看到你们我就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