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1985文研所年终会议 (第1/2页)
“七剑合璧没有?”
“七剑到底合璧没有?”
“一民,你说话啊?”
郑渊杰拿着稿子快速走到正在泡茶的刘一民旁边,刘一民泡茶的动作越慢,郑渊杰的心就越急切。
“老郑,这是童话?你急个什么?”刘一民揉了揉太阳穴说道。
郑渊杰这才反应过来,坐在刘一民对面说道:“嗐呀,你还真是,把‘虹猫蓝兔’这些童话向的名字取消掉,换成人名,说是一本通俗文学也不为过。”
郑渊杰对刘一民以前讲过的童话就是成人文学的另一种变体的结论心服口服,人家不单单可以理论总结,还能够实践写作。
“这才第一章,你就看出来了?”刘一民笑着问道。
“当然,就这个黑心虎妄图夺取灵幻森林的麒麟称霸天下的开头,你换到其余的通俗武侠故事里,就是某某派被大军压境,全宗阵亡,少主逃脱。
不过,这个‘跳跳’不是魔教的护法吗?怎么在帮助虹猫?”
刘一民这次写好的是《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前两回,第一回魔道出、第二回火海突围。
灵幻森林里,各种动物和谐相处,有一天黑心虎率领魔教大军到来,虹猫的父亲是长虹剑剑主,唯有七剑合璧才能打败黑心虎,但此时七剑剑主只剩下虹猫的父亲了,虹猫父亲将长虹剑交给虹猫去找其余的七剑传人。
虹猫父亲则和魔教大军同归于尽,可惜魔教主要人物都没死。虹猫和麒麟返回想救父亲却被发现,之后被魔教大军围追堵截。
魔教护法之一的跳跳(猴子)出手相救,使得虹猫骑着麒麟逃出生天。
跳跳其实是七剑之一的“青光剑”传人,父母被黑心虎杀害,卧薪尝胆担任魔教护法,多次出手救出其余的七剑传人。
《虹猫蓝兔七侠传》算是武侠动画的巅峰之作,可惜辉煌和落寞的速度一样快,难逃被封禁的厄运。
主题将正义和武侠的‘侠’气体现的淋漓尽致,虹猫无论是正邪两道都得尊称一声“虹猫少侠”。
整体剧情并没有过于幼稚化,里面的逻辑非常强,双方互有卧底,正反两面的人物都立得住。
黑心虎的儿子黑小虎跟许多帝王的后代一样,无法认同父辈的做法,但为了父亲,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在正义和黑暗之中摇摆,爱上蓝兔是他一生悲凉的起点。
“跳跳是卧底?”郑渊杰对刘一民的答案感到很意外,童话故事连卧底都整上了。
刘一民笑着说道:“《虹猫蓝兔七侠传》的读者群体不仅在五六岁或者是八岁下的儿童里面,我还要通过这部童话武侠故事,拓宽《童话大王》的读者群,将读者群体扩大到十一二岁左右,也就是青少年。”
刘一民本来想说十五岁,但转念一想,这年代的孩子心智早熟,跟后世不一样,初中还在为集齐玩具里面的七把荧光剑而努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年代大部分早当家的太多了。
“一民,你想的蛮多的嘛,你怎么才写两页,这两页够谁看的?”郑渊杰抖了抖手中的稿纸,就这?
“连载嘛。”
郑渊杰无奈地说道:“这我看起来都觉得好看,我家老大看不到后续,估计得吵着来你这儿。《童话大王》的读者得骂声一片,两个月才能看到后续,要不你再多写点?”
“那一期更四回的内容吧,我写好之后给你送去。”
郑渊杰抱着胳膊说道:“你今天写吧,今天是周日,你也不用上班,写好我直接拿回去。”
说完也不等刘一民同不同意,直接走出书房跟杨秀云聊天去了:“喜梅,我今天中午就在这儿吃了啊!”
喜梅笑道:“郑主编,想吃什么,我中午给你做。”
现在已经快十一点了,该到了吃饭的时候。
“不用特意准备,我这人简单。”郑渊杰笑着说道。
刘一民看了一眼郑渊杰,这家伙在外面说这么大声是给他听的,就是告诉刘一民他不走了。
郑渊杰跟刘雨和刘林玩耍,一边跟杨秀云或者喜梅说着话。
中午喜梅做了一道熘肝尖、一道回锅肉、切了灌肠和两道凉菜。
等喜梅喊刘一民吃饭的时候,新的两章已经写好了。
吃饭的时候,郑渊杰跟刘一民谈论起来《童话大王》的分成问题,刘一民既然写了一篇故事,而且还有大火的趋势,就不能简单的按照原来的比例分成了。
“咱们五五,你的童话连载期间咱们五五,要是更火爆,你六我四。”郑渊杰爽快地说道。
这个更火爆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短时间销量攀升到五十万册。
吃过饭,郑渊杰推着刘一民,让他进去赶紧写,看到刘一民坐在沙发上不动如山,试探着问道:“写完了?”
“嗯,勉勉强强写完了。”刘一民说道。
郑渊杰快步走进书房,看着刘一民刚写好的稿子,跑出来说道:“一民,你比我还快啊,要不这样,咱们再办一个杂志,咱们一人写一个怎么样?”
“老郑,你别说笑了。”刘一民换了一个慵懒的姿势。
“我没说笑,你这速度,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也只有抬头看的份儿。手稿还不用怎么修改,你这速度怎么练的,教教我?”郑渊杰快速地阅读着稿子上的内容。
“也没有什么诀窍,静心养神,保持专注即可。”
郑渊杰思索片刻,觉得是这个理儿,他就是每天用几个小时来专注写作,只不过效率没有刘一民这么高,往往写完之后还需要看看逻辑上有没有什么漏洞,有的话就得修改了。
郑渊杰跟刘一民商量了一下1月份已经首印多少册,郑渊杰觉得应该首印三十五万,春节期间小孩子手里钱多,加上这期《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内容他觉得非常好,三十五万的销量已经能完成。
上一期杂志销量是二十五万册,相当于比上一期增加十万册。
“三十五万就三十五万。”刘一民同样对《虹猫蓝兔七侠传》的销量非常有信心。
郑渊杰听到刘一民同意开心地表示:“希望能来一次加印,我还不知道卖脱销需要加印是什么滋味呢。”
回到家,郑渊杰先让自己的儿子看了看,在旁边观察他是什么反应,看到儿子看的爱不释手,郑渊杰算是放下了心。
1985年进入十二月,刘一民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好在文研所除了闫真以外,又多了戴建业等几个帮手。
文研所里,大家忙成一团,有太多的文件需要整理。刘一民观察了一下忙碌的海子,最近看起来比前段时间好了不少,偶尔会跟戴建业几人开句玩笑。
海子最喜欢听戴建业讲传统文学,唐朝的诗歌部分尤为喜爱,要是能讲到李白采仙草,恨不得听一天。
严家炎走进文研所的办公室,看大家一边在忙碌,一边在讲文学,冲着刘一民说道:“你这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竟然聚了这么多卧龙凤雏。”
“严教授,你来做什么?”刘一民问道。
“这是关于‘一民文学奖’的文件,上面有意将这个学业奖推向全校,校办让咱们研究一下可行性。”
刘一民接过严家炎手里的通知,文件上对于“一民文学奖”在中文系引起的吧“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潮非常看好,当然更重要的是“刘一民”这仨字儿。
文件里明确讲了刘一民在青年人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通过一民文学奖,能够激励学生向刘一民看齐。
“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只要钱到位,就是全国也能做到啊!”刘一民将文件还给了严家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