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血战台儿庄》审片 (第2/2页)
“两位教授,您也得多做做学生思想工作,万一比我好呢。”
“咱们一起努力。”
海子的性格纯洁坦诚,但又十分敏感,跟许多“神童”一样,有着不被外人所理解的痛苦,15岁考上燕大,幼小的身体承担着许多心理压力。
国庆的时候,几个人都相约一块出去玩,就海子没去,平时也不太合群,戴建业几人将他当成小老弟,想让他活跃点,但也不起效果。
刘一民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去文研所了一趟。几人正在屋子里专心写论文做研究,李良荣不在,他跟着另外几个老师编教材,海子正在写作。
他趴的离纸很近,身体微微蜷缩,跟其他人座位的间距很大。
文研所大家研究的东西都有相通的地方,不免要经常互相交流,于是就离的很近,海子的座位就像是孤悬海外的小岛。
刘一民离海子的位置不远,海子猛地抬头,看到是刘一民,微笑着喊了一声:“刘老师。”
“你在写什么?”
“我在写一篇国内诗歌研究的论文,也想一想自己的诗歌。”海子老实地说道。
刘一民征求他同意后看了一眼夸赞道:“你写的不错,你是一个好诗人,但你可以更好。”
“怎么更好?”
“你的诗歌是你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其说你写出来了这个世界,不如说你向往这个世界。有个精神世界是好事,但也要使得精神世界跟外部世界有所联系。伟大的诗人在实践中发现诗歌的真谛,浪漫主义色彩过浓的时候,也可以增添点现实。
你喜欢梵高?”
海子点了点头,他望向刘一民,他这一刻觉得刘一民是最懂他的人,刘一民的话狠狠撞击着他的心灵。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大家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画的向日葵。海子《阿尔的太阳》就是纪念梵高之作,梵高最后因精神错乱自杀。
“精神世界太丰富、太细腻是一件好事,因为你可以静静地观察到寻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但也是一件坏事,因为你无法改变,但你又无法熟视无睹,所以你痛苦,你憔悴。你站在群山之巅,嘲弄世人的愚蠢。
但这不是我们学的群众观,我们想改变就要走入群众里面,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海生,这是一个善恶交织的世界,没有所谓的理想国。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士是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海子看着刘一民,眼神里面闪过多种复杂的精神色彩,在思考,也在挣扎。其余的几个学员听到刘一民的话,都不由自主的放下手中的的文件,听刘一民轻声细语的讲话。
“刘老师,我也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可有时候我做不到。”查海生挣扎地说道。
“没事,慢慢来,这里有许多的同学,可以接触交流。他们或许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刘一民看了看时间,到了上课的时候,没有继续跟海子聊,匆匆忙忙的上课去了。
其余人除了海子,都跟在刘一民屁股后面旁听。
“别跟的太紧,好像咱们是黑社会一样。”刘一民打趣道。
其余几人夹着书本嘿嘿一笑,手里面还夹着烟头,一群人走在一起,搞得学校跟有个“刘家帮”一样。
讲完课,刘一民做东请他们到长征饭店吃了顿午饭。自从毕业后,这长征饭店刘一民已经很少来了,偶尔吃一顿,总觉得没以前的味道了。
吃完饭,刘一民让他们回去好好学习,平常多帮助一下海子。
“也不用太刻意,太刻意他会更难受。”
送他们回去后,刘一民直奔机场,在机场等了半个小时,朱霖的身影出现在了通道口。
朱霖身穿黑色的风衣,白色的高领毛衣托着下巴,手里正拿着米黄色的围巾给自己围上。
刘一民蹑手蹑脚的走到旁边,伸手捂住朱霖的眼睛,朱霖笑道:“刘老师,我知道是你,前面的玻璃反着光呢!”
“.”刘一民无语地看着朱霖身前的玻璃墙,只觉得自己当了次小丑。
朱霖围上围巾,轻轻地踮脚亲了一下刘一民的脸颊:“刘老师,走回家。”
旁边的人正看着这一幕,朱霖拉着刘一民就往外走,生怕别人说闲话。
骑着摩托车迎着风,刘一民问道:“在剧组觉得怎么样?”
“剧组很好,杨洁导演对戏的把握很精准,不愧是老导演。一个人带着一个剧组转战那么多的城市,是实打实的铁娘子。”朱霖大声地夸奖道。
刘一民说道:“我等着看你的电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播出,而且化妆化的很浓,我要是不说,你不一定能认出我来。”朱霖拍戏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妆容,自己都觉得像是粉刷过的墙面。
“哎呦,朱霖同学,你太小看我了,不管怎么着我都能认出来你。”
朱霖轻哼了一声表示自己不相信,双手情不自禁地抱紧了刘一民,将脑袋放在刘一民的后背上。
回到四合院,两人赶紧跑到书房里暖和了,空调制暖效果马马虎虎,但刚进来,跟外面一对比,觉得书房暖的跟火炉一样。
两个小家伙看到朱霖后,一个个瘪着嘴哭了起来,双手伸着,非得抢着让朱霖抱。
朱霖抱起两个小家伙:“再多长点肉,我就一次性抱不起来两个了。”
刘雨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糖往朱霖的嘴里送,刘林也不例外,小手伸到刘雨的口袋里拿糖给朱霖吃。
没寒暄多久,朱父朱母来了,两人就专门蹲着时间来看朱霖。
“难怪说南方的气候养人,霖霖白了不少嘛!”朱母高兴地说道。
杨秀云说道:“就是,亲家,你们往里面坐,里面暖和。”
晚上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朱霖讲着自己在剧组的所见所闻,讲猪八戒、孙悟空:“到时候上电视肯定很多人看,拍的很精彩,就是剪辑的时候需要跟上一些特效,要不然不好看。”
等送走朱父朱母,洗完澡后,刘一民跟朱霖来了一次难得的重逢,是重逢,也是冲锋!
“刘老师,杨洁导演还夸你呢,说《霍元甲》拍出来肯定好看。”
“剧组准备邀请你过去当女主角,你在浙省,就没先给你说。”刘一民手不断地动来动去。
“好啊,能拍戏我肯定乐意,要是在国外卖的不错,我也算是在国际上露了脸了。”
朱霖对此很高兴,跟刘一民兴高采烈地谈论起了本子,忘了浑身的疲惫。
翌日一大早,四合院的大门被人敲响,《血战台儿庄》的导演杨光远和翟俊杰拿着刚剪好没多久的片子过来了,让刘一民先审核一下,觉得没有另外剪的地方,就拿去电影局审片。
翟俊杰说道:“一民同志,老杨片子剪好之后第一个就来找的你,厂里还没看呢,咱们一起看。”
刘一民笑着让两人走了进来,将放置放映机的门打开,杨光远熟练的装上胶片,先打开试了试:“你这机器色彩还原度不错。”
“那是,这可是金陵电影机械厂产的。”刘一民说道。
电影准备播放,刘一民让家里的人都进来看。电影画质清晰,人物的微动作都能看清。
轰隆隆的爆炸声里看到了韩复渠逃亡的军队、无数的难民
刘一民和杨光远、翟俊杰时不时地交换着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