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血战台儿庄》审片 (第1/2页)
谈到武侠童话,刘一民来了兴趣,跟郑渊杰讲了许多自己的思路,郑渊杰发现刘一民对童话故事也了解颇深,根本不是只懂成人文学的门外汉。
“西方目前的童话故事也开始充满了冒险的元素,这类的元素不只是大人喜欢,小孩子也喜欢,甚至说是更喜欢。谁没有拿着手电筒想去探山洞的经历呢?
什么去山洞,遇见了戒指里的老爷爷,老爷爷传我武功,从此开始降妖除魔,这是奇遇色彩。西方的童话也讲究奇遇,什么瓶子里的妖怪.
只是童话故事的逻辑更为简单,词汇更符合小孩子阅读而已。武侠这个元素,天生就带着冒险的特性。”
旁边的喜梅说道:“比如我们以前听的狼外婆的故事,是唐朝的志怪。”
“对对对,喜梅的理解不错。”刘一民笑着说道。
梁向东说道:“原来童话故事就是披着童话外衣的成人故事啊!”
“一民,你真是一法通万法通,童话故事的写作核心是被你给抓住了。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我写的这么快,这就是原因之一。我喜欢从其它的,甚至是新闻里面找灵感。”郑渊杰佩服地举起了大拇指。
郑渊杰看到《霍元甲》和其它的通俗文学这么火,想到如果融入到童话里面,《童话大王》的销量估计直奔五十万册去了。
刘雨走到刘一民旁边,刘一民将她在怀里:“故事的精彩程度在于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大人具有批判能力,但小孩子只看你精不精彩,对话能不能到他的心里去。
反过来说,创作者本身就要写好,真正的为孩子好。”
刘雨嘴里吃着糖,口水往下流,刘一民赶紧拿出纸给她擦了擦。
看着刘雨手里拿着撕得稀巴烂的《童话大王》,郑渊杰问道:“小雨是不是不喜欢我写的《童话大王》啊?”
“不是,这孩子手上闲不了。”刘一民赶紧说道。
郑渊杰将自己的目光从刘雨身上挪开,刘雨撕一下书,他心就疼得厉害,仿佛是撕他的孩子一样。
喜梅见状,将刘雨从刘一民怀里抱走了。
跟郑渊杰聊的很开心,晚上他干脆就在四合院里面吃了。喜梅做的菜,杨秀云还做了些汝县特有的食物。
几人吃的非常开心,郑渊杰这阵子挣钱了,吃的好,加上天天坐那儿写,身子竟然胖了。
会计梁向东神色也很好,两百块钱,让他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除了两百块外,每个月还发三十到五十不等的奖金,现在让他回国营厂子,估计也不愿意回去了。
“一民,《今古传奇》卖了三百多万册你知道吗?”郑渊杰抬头问道。
这刘一民当然知道,《今古传奇》的编辑还亲自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告诉他的,总共卖了三百二十万册。新期刊发表之后,市场上还能见到买10月期的,证明三百二十万册不是最后数字。
他们还想让刘一民再写几篇,这次不单单提高了他们的销量,还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老郑,不要羡慕他们,《童话大王》有朝一日也能卖几百万。”刘一民笑着说道。
郑渊杰咬了一口手里的金黄烙饼,手指上都是油:“真的?我信,像你说的,人得有个目标,我当时决定和你一块干的时候,就没想着一个月只卖二三十万册。杂志这东西,跟人一样,你得有心气儿,你要是没心气儿,根本走不远。”
“小郑这话说的有道理,我们农村人,虽穷,但也有那么一口心气儿!”杨秀云夸赞道。
“我试着写一篇吧,刚才讲的那么简单,我有点纸上谈兵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刘一民笑着看向旁边的刘雨问道:“爸爸给你写个故事,要不要看?”
“要。”刘雨双手合十,将手反过来举到头顶。刘一民刮了刮她的鼻子:“好,多吃饭,你看哥哥都吃多少了?”
“哥哥吃。”
“哈哈哈!”
郑渊杰擦了擦手上的油说道:“一民,你来真的啊?”
“你不就这意思嘛,老郑。”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嗐,我就是想一想,没真敢想。毕竟你是大作家,写这童话故事,说出去似乎有点不入大雅之堂。”郑渊杰犹豫道。
“主要是故事,就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小孩子就不是人啦?我心里是没这个,不过我要写,得写个长的。”
郑渊杰说道:“长的好,长的好,咱们一期一期连载,将读者都抓到手里。”
“还不一定啥样呢,你也别太乐观,万一再不够丢人的。”
“一定没问题,一民我先走了,今天跟你聊的很开心。”郑渊杰将碗里的饭菜吃完,就准备起身。
走出门外,外面风呼呼的吹,刘一民送郑渊杰走出了门外。
“回吧,我们走了。”郑渊杰和梁向东两人骑着自行车,消失在了胡同的尽头。
11月天气开始冷了,华侨公寓那边暖气都开了,等朱霖回来,一家人又像候鸟一般迁往华侨公寓。
杨秀云看着院子里吹起的落叶感慨道:“这日子可真快,数着数着就到头了。明明觉得刚热,这天儿就冷喽。”
“娘,日子是越过越快喽,小时候总觉得过年好,盼着望着,就等着大年三十吃顿好的。现在一眨眼,就又到过年的时候了。”
“今年过年回去吧?”
“回,咱们一起回去。”刘一民说道。
杨秀云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孙子孙女都快两岁了,村里人还都没见过呢,今年过年终于能让村里人看看了。
“霖霖要回来了,你明天记得早点去接她。”杨秀云嘱咐道。
“娘,我知道。”
刘一民走进房间将屋子收拾了一下,明天下午三点的飞机。
翌日,刘一民走进燕大,燕大的学生正在三角地里讨论时政,有人看到刘一民后,立即冲着这边吆喝了起来。
“刘教授,《霍元甲》写的好哇!”
“好哇!”
“刘教授,《尘埃落定》写的好哇!”
“好哇!”
学生们一唱一和,声音从三角地能传到未名湖的对面的博雅塔,欢天喜地,朝气蓬勃,一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刘一民远远地冲着他们摆了摆手,并没有停下车跟他们聊天。这群学生精神状态特别好,能跟刘一民站着聊一上午。
到办公室,刘一民将脑袋上的帽子摘下,跑到火炉旁边将手烤热。
“冷吧?这还早着呢!”吴组缃乐呵呵地说道。
刘一民前面烤热之后,又转身烤了烤后背:“这炉子火够大的,先来的教授居首功啊。”
王瑶揣着手说道:“玉石啊,你以后来早点先把火弄弄,这样多好。”
“好,王教授。”
刘一民问道:“王教授、吴教授、文研所的几个人觉得怎么样?”
“挺好,我看干脆别还给他们学校了,就留在咱们燕大得了。”吴组缃笑道。
“哈哈哈,你们是见一个想要一个,当初王立群也是这么说的。”
王瑶正色道:“那个查海生脾气有点静啊,静的有点出奇,感觉这孩子心里面有很多事儿,你得好好的了解了解,别再出问题。”
“这孩子诗歌很纯粹,没想到以前法律系还有这样的学生,不过确实孤僻。都说伟大的诗歌在极端的情绪中产生,但是也没必要太极端。这孩子真实坦诚,就是太孤僻了。”吴组缃一连叹了几口气,不断地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