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忠诚的巴黎迎来了它的荣誉市民 (第1/2页)
80年代,全世界各地开始掀起反对南非政府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浪潮,英法等国的议会也不断地号召议员举手支持曼德拉,为曼德拉出狱尽“举手之劳”。
曼德拉身在监狱,但他的健康状况牵动着无数人。曼德拉通过几十年的牢狱生活,每多坐一年牢,他的“民主斗士”的光辉就更凝实一分。
对方拿着信来了,刘一民不介意也尽一尽“举手之劳”。
记者听到刘一民的话,激动地看向刘一民:“教授.刘,你也是伟大的民主斗士,你让黑人的处境被更多的人看到。我能将您的话报道出去吗?”
“可以,我再给曼德拉先生写一封信,他不是可以听广播吗?你们可以通过广播读给他。”
记者连连答应,刘一民拿出钢笔,稍微思索后就开始动笔。
【曼德拉先生:
你虽然失去了自由,但无数的南非人民将获得永久的自由。可耻种族政策终将消逝,南非的国民终将沐浴在平等的阳光之下。
可耻的人终将死去,伟大的灵魂将被历史铭记。自由的斗争不会因为牺牲而停止脚步,反而会激发无数南非黑人的血性。
英勇的战士举起手中的长矛,刺破那虚伪的面具,推倒那种族隔离的高墙,这世界要让虚伪的人颤栗.】
记者拿着信兴奋地离去,马赛丹尼看到黑人来访一脸的疑惑,不过也没当回事儿。
上午他们一起到法国书店观察了一下法国的市场,马赛丹尼引导着刘一民来到书店的专区,笑着说道:“我们将书进行统一的策划,这样能够促进销量的增长。”
吕同六拿起一本翻看了起来,感叹西方的印书技术之精。
旁边的读者看了看海报上的照片,又看了看刘一民,忍不住问道:“您是刘?”
刘一民笑着点了点头,对方激动地将书递给刘一民让他签一个名。
“谢谢你的喜欢,你叫什么名字?”
“塔吉米!”
“哦,你很漂亮,塔吉米!”刘一民给她签了一个“TO签”—“刘一民赠塔吉米”。
“这是汉语,我的名字?”
“对。”
塔吉米激动地抱着刘一民的脖子啃了一下:“刘,欢迎你来到浪漫的巴黎。”
这一幕把吕同六看的一愣一愣的,这是浪漫?这是浪吧!
被塔吉米认出来了之后,周围几个读者立即围了上来,刘一民匆匆签完之后,被马赛丹尼给带走了。
接着又连着逛了几个书店,刘一民的书此时都在最显眼的位置,只要路过书店门口,谁都没办法无视巨大的获奖海报。
下午,刘一民到巴黎笔会参加了一次中法作家见面活动,这次来的作家跟上次见到的几个差不多。
上次交锋过的佩雷克冲着刘一民笑道:“刘,每当在法国听到你所获得的文学成就的时候,我都为你感到高兴。上次你来法国还是在巴金先生的带领下,现在你已经可以坐在这里代表中国作家了。”
“佩雷克先生,你过誉了,我只是为文学做了微不足道的贡献。世界的文学应该是多元的,世界文学的目光应该投向东方文学,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下,一定会迸发出越来越好的文学作品。”刘一民说道。
“来,让我们为中法文学友谊鼓掌。”另外一位法国作家说道。
即将结束的时候,法国记者提问道:“教授.刘,你为什么如此关注非洲黑人的命运?”
“我不是关注非洲黑人的命运,我关注全人类的命运。非洲黑人的命运是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殖民地人民遭受苦难的缩影。有的人种已经被屠杀殆尽,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刘一民说道。
“教授.刘,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是否觉得自己有机会获得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或者国家文学奖?”
刘一民打趣道:“这不是我应该考虑的事情,这应该是评奖委员会考虑的事情,作家考虑的只是如何去写书,如何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
此次见面会在一次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没有了上次的刁难。众人准备散开,门口忽然又跑进来了几名记者,找准目标后,一窝蜂地围到了刘一民的旁边。
“教授.刘,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你觉得曼德拉应该被释放?”
“你为什么会发表这样一个声明?”
“这是不是你的文学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记者七嘴八舌地提问,除了刘一民这个当事人外,所有人都懵了。
其中一名记者向周围人群解释之后,大家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一民冲着记者说道:“曼德拉先生为什么要被释放?很简单,因为他本来就没有罪。我对支持民族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至于是不是我的文学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我认为这不是政治的问题,而是道义和道德问题。”
现场的作家和记者疯狂地鼓起了掌,为刘一民在民族平等和自由勇敢发声而感动。
“我认为殖民者必须认识到,他们对殖民地犯有原罪,他们应该尽力去补偿殖民地的损失。中国有句话叫行胜于言,说的再好,不如做得好。
所有人,包括在场的人都应该去想想,你们做过什么?你们在干什么?你们未来要怎么做!”
说完刘一民离开了学术厅,法国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立马把手里报纸递给了马赛丹尼,由马赛丹尼和使馆的封文向刘一民翻译报纸的内容。
“法国的几个大的晚报都报道了,可以预见明天各大报纸上都是这条消息。”封文说道。
封文神色焦灼,想赶回使馆报告,不过他觉得使馆此时肯定也得到了消息。
回到大使馆,大使的神色较为轻松,冲着刘一民说道:“刘一民同志,你快要成为在法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喽,这个消息说不定欧洲的许多国家都会报道。”
刘一民将曼德拉给自己写信的事情告诉了大使,对方如梦初醒:“今天那个记者找你就是这事儿啊!你跑了一天了,也累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刘一民和吕同六回到了酒店,吕同六高兴地说道:“一民同志,你在法国比咱们国家的大熊猫都受欢迎,听说大熊猫到国外都是人山人海的。”
“我这远称不上所谓的人山人海。”刘一民谦虚地说道。
出版社的马赛丹尼将刘一民送回酒店后,就赶忙回到了公司,他敏锐的意识到,刘一民的销量将再次翻番。
马赛丹尼回到公司,编辑部总监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了,总监大喊道:“这是一次伟大的营销,GOD,法兰西任何一家广告公司在刘的旁边都黯然失色。”
“兰博,这不是一次营销,这是情感的真实表达。请不要用恶俗的金钱来污蔑我的作者,他是一位具有文学理想的年轻作家。”马赛丹尼厌恶地说道。
总监没有因为马赛丹尼的这话而生气,正如他所言,没有人跟法郎置气。目前马赛丹尼是编辑部业绩最高的编辑之一,总监对他相当客气。
“我们监控一下市场数据,随时准备调货,保证各个市场都有充足的库存,尤其是南非。”
翌日,刘一民在巴黎没有活动安排,只需要等到下午到飞机场坐上前往意大利的飞机就行。
法国的报纸和电视正在刊登刘一民谴责南非政府,呼吁释放曼德拉的新闻,除此之外还有刘一民冲着记者讲出的三问,这三个问题被当做标题放在了报纸上。
【你们做过什么?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未来要怎么做?】
刘一民将报纸放下后,又接到了不少出版公司的电话,这些出版公司都是刘一民在欧洲合作的出版公司,他们都想让刘一民去他们那里举办读者见面会,以提振销量,并给出了丰厚的出场费。
3月10号领奖结束,在意大利只呆两天,也就是12号,距离美国的颁奖日期还有段时间。刘一民打电话给马赛丹尼,让他组建个小组跟其余几家出版社沟通一下,一次性来个欧洲巡回演讲。
“几个重点地方就行,另外还有签证的问题。”刘一民快速地跟马赛丹尼沟通道。
马赛丹尼爽快地答应了,还准备来个近水楼台,让刘一民在法国多演讲两次。
“丹尼,一定要合理安排。”刘一民再次嘱咐道。
马赛丹尼笑着说道:“刘,我们是朋友,我会做出最合理的安排。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今天巴黎议会正在进行投票,投票的内容跟你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