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美术厂的困境 (第2/2页)
你们争取明年在这方面能够更多的研究成果,你们提的好建议,上级领导讨论后都会接纳的。我们又不是老顽固,能分析出利弊。”
“动画挣钱的方式还是有的,但需要国家保护好版权。如果盗版横行,美术厂也是挣不到钱的。
美术厂授权做的玩具,别的厂也能做,没有了美术厂的授权费,成本还更低,那谁还愿意买正版的?”刘一民说道。
夏言看向刘一民笑道:“看来你其实有想法,整理成报告或论文吧。慢慢往前走,遇见问题解决问题。”
下午,刘一民将一天半的会议内容做了总结,制定了接下来重点研究方向。
“同志们,咱们所明年的预算已经出来了。预算跟今年差不多,不过经费的发放方式有所改变,每组的基础经费是四万元,所内留下八万元的灵活资金,根据需要安排这笔资金的使用。如果需要外汇的话,大家另行申请。”
刘一民跟夏言商量好了,每组的情况不同,不能搞平均主义。所里留下的八万元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再另行安排。
最后一天开会结束之后,刘一民带着文研所的人一起吃了顿饭,亲自送戴铁郎走上了去沪市的火车。
在路上,戴铁郎又对刘一民说了不少的心里话。
“看到日本的动画在咱们国内那么多小孩子看,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咱们的动画也一定可以的。”刘一民笑道。
戴铁郎拿着手里的软卧票不好意思地说道:“所长,以后能不能把车费直接发给我,我自己买票。”
刘一民一怔,戴铁郎赶紧道:“要是不行的话就算了。”
“这样以后固定差旅标准,大家自由安排来回的时间。”刘一民说道。
戴铁郎是想将软卧的车票钱用来买硬卧甚至是硬座的火车票,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这样好,这样好。”戴铁郎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
刘一民看着戴铁郎离开的背影,心里面在想如何提高一下所内人的待遇。
电影局,刘一民坐在电影局局长陈波对面,刘一民旁边坐着刘佩然、翟俊杰、杨光远和桂省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韦必达。
韦必达原先是桂省林学院的领导,78年直接被调到桂省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在他的支持下,有了老谋子这批青年导演成长的机会。
韦必达在桂省看到剧本后就急匆匆地坐上火车往燕京赶,他知道电影局和部里肯定会对这电影剧本进行审查。
今天大家坐在这里审的就是《血战台儿庄》的剧本,夏言在旁边旁听。
韦必达来之前,他跟杨光远已经交换过意见。他俩对于剧本只有一个意见:“写得好,尽快拍!”
要是电影局对剧本做大量改动的话,两人还准备据理力争。
八一厂的刘佩然是不想来的,因为坐在旁边听着心里会难受,但电影局指名道姓,他不得不来。
陈波冲着夏言颔首之后,冲着大家说道:“一民写的剧本大家都看过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韦必达迫不及待地说道:“陈局啊,我们电影厂没什么意见,我们唯一有意见的是,不能立马开拍。我们觉得像这样的剧本拍出来,肯定是一代精品,内容能影响无数人。”
“里面不仅成功将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形象塑造出来了,也并没有忘记其他的参战人员。无论从内容还是立意、全面性上来看,都是优秀的剧本。一民同志,你费心了。”杨光远也赶紧附和道。
翟俊杰和刘佩然依次发表了一下意见,刘佩然说道:“虽然不是我们厂拍,但我们也要讲一句公道话,剧本非常好,没有什么要改的地方。”
陈波看他们这劲儿似乎都是朝自己使的,于是说道:“你们一个个的,局里面也没说什么,好像局里不想通过剧本似的。”
其余人听到这话,顿时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陈波接着讲了讲自己对剧本创作的支持,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局里的良苦用心,换位思考一下。
“你们不要觉得局里开个会,就是想改剧本。在你们来之前局里已经开过会议,局里争论比较大,但都让我跟沈老给压下去了。
既然大家对剧本没什么意见,那就讨论一下如何拍的问题。两个电影厂集思广益嘛,这种题材拍出来,我相信全世界华人都会关注,甚至对面也会看。
陈波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其余的人立即打开了话题。
翟俊杰率先说道:“剧本真实,咱们索性再来几个真实。”
“什么真实?”
“场景真实、人物真实。咱们找跟原型人物长得差不多的演员,主要演员都要找,你们觉得怎么样?”翟俊杰扫视了一圈,希望在现场找到支持。
电影找相貌差不多的演员很正常,但要都找差不多的,那光找演员就得找很久。
不等其他人开口,刘一民举手先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我赞同翟俊杰同志的看法,韦厂长,电影慢慢拍嘛,不要怕时间长。”
韦必达笑着回应道:“一民同志,我这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么多相似的演员,可不好找啊。另外长的差不多也不行,还得看演技。”
“那就找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刘佩然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说道。
韦必达咬着牙说道:“那就找。我们国家演员资料一个个看,哪怕要几年的时间!”
韦必达这话有赌气的成分,但也表明了他坚决支持的态度。
“韦厂,我相信很快就能选出来。毕竟两个厂合作过的演员无数,只要静下心来想,肯定能想一部分,之后再找一部分。”刘一民笑着说道。
旁边的夏言开口道:“十年磨一剑,就算是花个几年时间拍,只要能拍的好,那也是好的,只要你们拍的好,部里可以给你们点补贴。”
听到这话,韦必达脸上才露出了喜色。
这部电影选角是很严格,但实际也没有拍那么长时间,85年开始拍,86年上映,87年获得了大量的奖项。
走出电影局,夏言回文化部。韦必达、杨光远和翟俊杰拉着刘一民又聊了很多,翟俊杰代表的八一厂对剧本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韦必达决定这片子将由杨光远和翟俊杰共同拍摄完成。
刘一民似是无意间提起:“翟俊杰同志,我看你就比较适合演王铭章将军嘛,我觉得你们有几分神似。”
韦必达和杨光远让翟俊杰站直身体,两人围着翟俊杰左瞧右瞧后说道:“还真是有一点,一民同志,你眼睛可真毒。”
“是吗?”翟俊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怎么自己没发现呢?
“老翟,找个时间试试戏,可以的话到时候就你了!”杨光远说道。
《血战台儿庄》拍摄的时候,王铭章的角色人选是最后一个确定的,大家找了半天,蓦然回首,合适的人选竟然是副导演。
“一民同志,我们过几日再来找你。这阵子我就在八一厂住下了,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来找我,咱们以后一定要多多合作。”韦必达用手背拍了拍刘一民的胸口,意思尽在其中。
翟俊杰开玩笑道:“一民同志的剧本,可到不了你们手里,我们跟北影厂两家都已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