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林业部的委托 (第2/2页)
“哈哈哈,这就是豫省的师傅,炒了十几年菜了。”
杨忠看刘一民吃的差不多了,出现询问刘一民对塞罕坝的感觉如何,从拐弯抹角里刘一民听到了其它的意味。
刘一民笑着说道:“您有话直言。”
“塞罕坝林场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近三十年了,提格到国家建设也已经二十四年,无数的林业职工用热血浇灌沙漠,稚嫩的大学生已经守护了半辈子。
你刚好也去过塞罕坝,不知道能不能写一本塞罕坝职工奋斗的,激励一下全国林场建设的工人同志。”杨忠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刘一民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桌边:“您绕了一大圈,是为这个人事儿啊!”
“怎么样?”杨忠急切地问道。
“我想一想思路,塞罕坝的同志们送我的礼物还在我的书房呢,这事儿我义不容辞!我也去过,有第一手资料。”
“好!”
桌边的众人都鼓起了掌:“到时候写好了,我们林业局先订购一批送到全国林场工人的手中。”
吃完饭,正准备走。有人走进来对着杨忠说道:“化工司派人来了,询问咱们能不能将五十万的外汇额度让给他们点,一家农药厂想引进点设备。”
“想得美!你让他们走,问问他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专款专用!”杨忠直接拍桌子说道。
来人看到杨忠这样子,赶紧离开了。杨忠平复了一下情绪,看向刘一民说道:“媳妇儿还没到家呢,隔壁土财主就盯上了!”
“哈哈哈!”
走出林业部,刘一民顺手买了一份报纸,看看有没有报纸评价朱霖的《好运大厦》。
《中青报》和《燕京日报》评论了,《中青报》的标题是——《新编剧、新导演、新话剧、‘新’香江。》
文章依次对编剧、导演、话剧做了介绍,盛赞话剧更新了大家对香江的印象,促进两地互相了解,其中对朱霖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给予了盛赞。
《燕京日报》标题则是——《一副少年视角下的香江生活图景》。
拿着两份报纸回到院子里,杨秀云带着两个小家伙在阴凉处玩耍,富贵儿将肚皮贴在青石板的地面上散热.
“娘,你们吃过了吧?”
“吃过了,霖霖在屋里睡觉,你要是饿了自己下点面条。”
“我也吃过了,这两个家伙中午不睡?”
“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中午抱到屋里就闹,放在外面不哭不闹还咯咯笑。”杨秀云说完,拿着蒲扇去打着苍蝇和蚊子。
两个小家伙穿着红色的肚兜,上面绣着“福”字儿,整两个“福娃”。
刘一民抱着两人在树下玩了一会儿,直到朱霖午休完准备上班,两个小家伙才睡着。
“刘老师,部里找你干嘛?”
“有点小事儿,晚上回来再给你说。”
朱霖洗了把脸精神一下,咬着根冰棍骑着摩托车去上班了。
“娘,你也睡会儿吧!”
“好!”
刘一民午休了一个小时后,到了燕大文研所一趟。现在离开学还有十天左右,燕大已经忙碌了起来。
中文系的行政老师都在配合后勤、学院在准备迎接新生的工作,楼前挂着欢迎新生的横幅。
走进文研所,四个人有两个被中文系借调过去干活了,闫真看到刘一民后赶紧起立,向他汇报暑假的工作。
“所长,这里有几个文件等着您签字,你不在就一直压在这儿了,还有一份文化产业小组的经费申请。”闫真将需要签字的文件整理的井井有条。
刘一民打开文件,闫真立马给刘一民将文件内容和来龙去脉讲一遍。
“这是西方文化跨国传播研究组想要通过文研所购买一些西方的研究资料申请,还有目前的研究成果汇报。”闫真说完后又加上了一句:“咱们没有外汇啊!”
“这我想办法吧!”刘一民拍了拍脑袋说道。
刘一民签完字,闫真笑着说道:“所长,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天天不干活,就跑去看比赛是吧?”
闫真讪讪一笑:“我们工作都做完了。”
“哪有能做完的工作?只要想做,工作永远做不完。”刘一民抿了一口茶。
“我们一定好好努力。”闫真赶紧保证道。
“好了,跟你们开玩笑的。平常注意放松,大好青春,也毕业了,别光顾着工作,学习,该找对象找对象,别到时候还得我给你们牵线搭桥。
这事儿太累,我可不干啊!”刘一民对着闫真和另一名文研所员工梁妮说道。
正当大家笑的正开心的时候,严家炎走了进来,感受着文研所的凉意,指了指多出来的几个风扇:“你们条件还真是好。”
“都是严主任帮的忙,来大家谢谢严主任。”刘一民鼓掌道。
“得,你别给我戴高帽,一学期没见了,咱们去聊聊。”
刘一民来到严家炎的办公室,严家炎跟刘一民交流了一下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刘一民整体的教学任务并没有调整,依然是带大二和大三的课。
“上半年谈下的教材合作,暑假效果出来了。咱们燕大出版社收到了很多订单,教材卖出了五万册,新华书店也订购三万册售卖。”
五万册的教材应该耗尽三年左右的潜能了,再想卖得等这一批耗完才行。
八万册的销量,教材定价贵,中文系分了六万左右,乐的严家炎一个暑假都呲着牙。
讲完教材,话题自然而然的又被带到了奥运会上面,严家炎讲起了绘声绘色,恨不得自己亲手上场打几下。
“您讲的这么精彩,到时候系里面举办一次运动会,您上!”
严家炎摆了摆手:“老了老了,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腰不行了?”
严家炎黑着脸说道:“屁话!”
“那您捂着腰干啥?”
严家炎赶紧将手放下:“腰有点痒不行啊?还说我?我都不想说你,去一趟沪市,恨不得把参桂养荣酒的酒厂搬到燕京!”
“这话不敢乱说,不是我喝的。”
严家炎没再聊这件事情,而是说道:“朱教授在医院,有时间你去看望一下吧?”
“朱教授怎么了?”
“太过劳累,患上疲劳综合征、脑血栓了!”严家炎沉痛地说道。严家炎一边为老教授感伤,另一边中文系新老交换的压力与日俱增。
“严教授,我去看望一下朱教授。”刘一民刚起身,又想起刚才在文研所看到的文件:“严教授,咱们中文系有没有多余的外汇额度?”
“多余?你应该问中文系缺不缺外汇!”严家炎没好气地说道,听完刘一民的话,严家炎道:“你不如直接去文化部问他们要额度。
你这个文研所属于文化部管,咱们教育部也不大可能给你批,从学校申请的话也难。实在不行,你直接跑外汇局,你每年给国家挣那么多的外汇,自己用点怎么了?”严家炎说道。
刘一民无奈地说道:“行,我还以为在您这儿能化到缘呢!”
“我不是不想给,是真没有。”严家炎掏了掏空空如也的口袋。
走出中文系,跟正在干活的老师打了一声招呼,骑着摩托车到医院看望朱光遣去了。
走到医院门口,刘一民买了点礼物,又在街边买了一网兜的西瓜和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