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1/2页)

刘一民的话,让朱霖和何冀平都笑了出来,聊了一会儿后,两人继续开始了排练。
  
  刘一民从朱霖的背影,看到了她无穷的工作激情。从开始决定转型当导演开始,朱霖先是跟在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身后学习,后来成为副导演,如今终于成了导演,可谓是梦想成真。
  
  晚上回到家还跟刘一民谈论剧本,除了孩子和刘一民外,所有的心血都在这本子上了。
  
  何冀平也非常配合,朱霖让改剧本就改剧本,当然自己觉得不需要改的地方也会据理力争。
  
  何冀平此时刚从中戏毕业,话剧剧本这个想法很久前就跟人艺讲了。
  
  当时,何冀平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跑到人艺说要给他们写剧本,于是之、苏民、夏淳等几个副院长、大导演也没有傲慢,还亲自接见了她,听她讲想法。
  
  何冀平讲了一个月饼的故事,自己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父亲在香江。每到中秋节,外婆总要将月饼分成几份,家里的吃了,给香江亲人的留着,留到干裂也不扔。
  
  直到她77年到香江探亲,带了一包干裂如石头般坚硬的碎月饼。
  
  于是之几人听完之后一个个泪眼婆娑,觉得她是个人才,毕业后直接从文化部要了一个特别的名额给了何冀平,可以说何冀平就是人艺养大的孩子,整个人艺都十分宠溺她。
  
  舞台上,朱霖不断地纠正着演员的动作和语气。当年导演《绿皮书》时,朱霖作为副导演主导排练,还有不少演员会“指导”她排戏,搞得舞台一团糟。
  
  现在舞台上安静多了,除了必要的讨论外,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以前的情况了。
  
  刘一民正在认真地看着排练,蓝天野和苏民从门口走了进来,坐在刘一民的旁边讲起《宠儿》的话剧。
  
  蓝天野先说话:“意识流的东西比较玄乎,但你这样一写,好像也没那么玄乎了,我和老苏通篇对比了一下,如果按照这样排,基本上没有观众难以理解了。
  
  从梦境梦回到以前的惨烈种族歧视入手,这种手法《西厢记》等传统戏剧里也都有,观众理解难度低。”
  
  刘一民以宠儿的母亲塞丝做梦入手,将过往的历史背景呈现了出来,梦醒之后,看到了涉水而来的宠儿,接下来就是根据时间进行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了,跟《天下第一楼》等话剧没有区别。
  
  “这个梦像挑子,挑起了两段故事。”苏民笑道。
  
  刘一民问道:“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这台词是不是有点太中国化了?”蓝天野问道。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更好的理解。要是翻译的风格很浓,观众看着也难受。《贵妇还乡》这部戏里,不是还专门中国化了?”
  
  苏民说道:“那个是太多,咱们这个是不是太少,想找一个中间平衡,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个外国发生的事情改编的戏。”
  
  听完苏民的话,刘一民笑了。跟蓝天野和苏民商量了一下,在里面加了一点。
  
  “这样一听,就知道是美国人干的破事。”蓝天野满意地点了点头。
  
  改完剧本,蓝天野和苏民看向舞台,观看朱霖的排练。
  
  “小朱休了几个月的假,手也没生啊。这才半个月时间,就搞的有些名堂了。”蓝天野夸赞道。
  
  刘一民拉着蓝天野说道:“还得你们两个老师多多指点啊!”
  
  “好说好说,我们自然会倾尽全力。”苏民保证道。
  
  排练歇息的时候,蓝天野和苏民并没有直接去指导演员,而是跟朱霖讨论了两人的看法,对朱霖进行指导。
  
  朱霖听完蓝天野和苏民的意见恍然大悟,不禁说道:“老师就是老师。”
  
  “哈哈哈,你还年轻,有的时间去学。有什么不懂就来找我们两个,当然找山尊也可以。”
  
  排练再次开始后,刘一民跟着蓝天野和苏民来到了曹禹的办公室讨论剧本《宠儿》。
  
  曹禹看完剧本后道:“排练出来,说不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尽管放心排练,院里经费支持。有了《宠儿》,你们两个也就不想着《戏台》了吧!”
  
  蓝天野和苏民讪讪一笑:“这排出来,不一定比《戏台》差,但看《戏台》笑的人肯定比《宠儿》多。”
  
  两个人兴奋地拿着剧本走出办公室,准备开始组建《宠儿》的话剧演出团队。
  
  曹禹看向刘一民笑着问道:“欧洲这群人还没走?”
  
  “还没有,作协邀请他们考察市场呢,也想多靠书挣点外汇。”
  
  “上次到文化部,文化部的同志讲你一个人创造的外汇,快顶上一家小企业了。”曹禹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忙说道:“还差得远,去年算下来还不到十万美元。”
  
  “这还少吗?出口创汇的难度你想的太简单了,有的省单一产业一年的出口额也没十万,甚至还没有出口。”
  
  曹禹撇了撇嘴角,差点无语到笑出声,十万美元还不知足。
  
  “老师说的是。”
  
  曹禹询问《戏台》的改编进度,刘一民告诉他还得一段时间,从包里拿出一份论文递给了曹禹,让他看一看。
  
  “这是你的研究生论文?”
  
  “对,您看下。”
  
  曹禹“嗐”了一声说道:“你这论文不管写的什么,燕大还能不给你通过?”
  
  “那也得认真对待,不能授人以柄啊!”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曹禹瞥了刘一民一眼没有说话,低头开始看刘一民的论文——《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文章从传统文学作品如何在现代文学市场中传播,如何提升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入手,传统文化发展的越好,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就越小。
  
  “通过对传统文学的通俗化,降低阅读和理解难度,通过影视、广播等现代手段传播。”曹禹看到这里,明显感兴趣了许多,当着刘一民的面读了出来。
  
  曹禹放下论文冲着刘一民说道:“有趣,有趣,通俗的再通俗化,适应现代人的接受方式。很好,不是西方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的文化进一步,西方的文化退一步。反过来,我们的退一步,西方的就进一步。”
  
  “老师,我还想把这论文当做文研所的研究成果之一。我们文研所刚成立,拿了那么多的经费,得出点成果才行。”
  
  “你倒是知道部里想要什么,扔把米想聚一堆鸡,扔个石头得听到水花。我是你的导师,这毕业论文当成文研所的课题成果,我没什么意见。”
  
  “得嘞!”
  
  下午下班,刘一民跟朱霖离开了人艺。到家里,朱霖不断地用拳头捶着肩膀,刘一民轻轻地给她捏了捏:
  
  “你这背不拔罐可惜了,等过阵子我买点罐给你拔一拔!”
  
  “好啊,刘老师,我教你怎么拔罐,到时候我也可以给你拔!”朱霖转了转酸痛的脖子,笑容里带着疲惫。
  
  “你们两个赶紧来吃饭吧,瞧瞧谁来了?”杨秀云喊道。
  
  朱父和朱母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跟刘一民和朱霖打着招呼。
  
  朱父说道:“你妈新学了一道菜,非要过来给你们两个做一做,马上就好,你们等着。”
  
  “医院今天下班这么早?”朱霖问道。
  
  朱母说道:“我跟同事换了班!”
  
  晚上,西边最后一丝蔚蓝消失不见。院子里的白炽灯明亮又温暖,光影下的银杏树摇晃着枝叶,三花猫到处追着飞虫流萤。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朱母和朱父分别抱着一个小家伙,朱母拍着小刘林的屁股哼着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杨秀云一边吃饭,一边跟朱父朱母讲着两个小家伙的变化,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到杨秀云的嘴里都是孩子聪明长大的表现,夸张的讲解非但没让朱父朱母觉得夸大,反而令两人欣喜异常。
  
  刘一民和朱霖相视一笑,互相轻轻蹭了一下彼此的肩膀
  
  等到晚上,刘一民提议道:“爸妈,要不你们就住这里吧,这院子里房子也多。”
  
  杨秀云道:“正好跟我做个伴,两个年轻人说的我也都听不懂。”
  
  两人对视了一眼:“算了,反正也没多远,平常多来几趟就行。”
  
  大晚上的,两人又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四合院。
  
  杨秀云看着背影感叹道:“俩亲家人可真好。”
  
  对于两人不愿意住在这里,刘一民知道老两口是怎么想的,无非是怕住在女婿家,女儿没面子。
  
  晚上将两个小家伙喂饱,等到睡着后,刘一民和朱霖才回到了卧室里。
  
  朱霖趴在床上,刘一民用手给她捏着肩。没过多久,朱霖脸上露出一丝羞怯:“刘老师,你好好按.哎呀,你往哪儿”
  
  房间内,幸福的声音响起,直到两人无力靠在床上,刘一民拿起放在床头的《静心咒》。
  
  “刘老师,你怎么看起佛经了?”
  
  刘一民微微一笑,这是经吗?这是大师语录啊——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道经和佛经里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说不定以后写书都用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