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生命的意义是活着 (第1/2页)
书房内,刘一民和刘振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桌子上摆着糖果和蜜饯。
刘振云从口袋里面掏出一篇递给刘一民,希望他能够评价几句。
“这是你工作的感悟?”刘一民看完之后笑着问道。
刘振云老实地说道:“讲的是一个刚进入单位工作的年轻人,在面对学校和单位的区别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所适从。”
“倒像是王濛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你这个设定,越看越像是写的陈大志啊。”
刘一民重新将这篇短文看了一遍,感悟是刘振云的,但这背景设定跟陈大志目前的工作单位几乎一致。
“这算是我们两个人的感悟,大志跟我经常通信,我们两个遇到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对于他而言更甚,他毕竟是真正的身在官场。”
刘一民提了几点意见,只是表现出来了迷茫,但并没有表现年轻人胸怀大志的一面,理想和现实相互衬托的话,会更好一点。
“我觉得既然要写还是要深入观察一番,甚至可能对实际工作起到一点指导作用。”
刘振云明白了刘一民的意思,从书信上得到的资料有局限性,必须自己深入观察才行。
刘振云作为《农民日报》的编辑,自然可以申请出差采风。当下他便决定,等到过年之后,申请离京一段时间。
“咱们去看看铁生吧!”刘振云提议道。
“行,咱们去看看!”
刘一民跟在房檐边跟朱霖打了一声招呼和刘振云离开了四合院,朱霖坐在房檐下无风的墙角,边晒太阳边织童鞋。
雍和宫26号院,刘一民将摩托车停在了低矮的临街平房前。门口的小孩子拿着糖人儿或者是木枪跑来跑去,口中喊着“不许动,抓小偷”,也有人唱着童谣。
门口贴上的大红手写对联,为破旧的房子增添了几分喜庆。
走进逼仄而破旧的院子,刘一民和刘振云心中各有思索,刘振云住着10平米的宿舍,看着这院子心中隐隐有些羡慕。
院子里住了好几户人家,进去首先看到的不是屋子,而是邻居用捡来的破砖垒起的厨房。
史铁生正靠在墙边拿着书晒太阳,史岚嗑着瓜子,史父不知道在哪里忙碌。
“铁生,史岚!”刘振云兴奋地喊道。
史铁生听到声音,激动地抬起头,屁股下的轮椅滚动了半步:“我就知道你们要来,特意在这里等你们。”
刘一民说道:“我就知道你要等我们,所以我们赶快来了。”
“过年好啊,一民哥、振云哥!”史岚起身拍了拍手里的瓜子皮残渣,跟两人打着招呼。
刘一民和刘振云从怀里面掏出红包,塞到了史岚的手里,史岚假意推脱两下后高兴地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跑回房间给两人抓瓜子吃。
“铁生,你在看什么?”刘一民问道。
“看的《百年孤独》,看了好几遍了,每看一遍总感觉有不同的意思。”史铁生拨弄了一下封皮,让两人将书名看了个清楚。
刘一民一看,盗版的《百年孤独》已经开始横行了啊!
刘振云谈论了一下自己的见解,主要是谈论写法方面。但史铁生看《百年孤独》有自己的理解,他重点将理解放到了“孤独”上面。
史铁生是“孤独”的,从坐在轮椅之时他就如此。
“我尝试理解《百年孤独》,在孤独中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人一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所谓的亲情和爱情都是短暂拥有,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但重要的是,要学会拥抱孤独,无论经历什么样的悲痛,总要打起精神走下去。”
刘振云说道:“铁生,你并不孤独,你还有我们。孤独是常态,但我们可以努力将孤独的占比降低。”
“人活着就是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但什么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只要弄清楚了这个,吃饭睡觉、甚至骂街都是有意义的事情了。
就如同《狼烟北平》里面的主角文三儿,生活对他已经算是霸凌、虐待了,但他仍然努力活着。悲哀吗?站在我们的角度是有点悲哀。但站在他的角度,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想做的就是生存下去,饿的时候半张饼子就能让他开心一天了。”
旁边的史岚听不懂,悄悄的将嗑瓜子的声音降到最低,不至于打扰到三人的谈话。
史铁生看着树根下的枯叶说道:“叶子生命完结的那一刻,不是从树上掉下来的那一刻,而是彻底和泥土融为一体的时候。枯黄的树叶,是绿叶的另一种美,和泥土融为一体时仍为土壤的肥沃做着贡献。”
刘一民和刘振云本来想来闲聊一下,没想到直接谈到了哲学上面。三人的讨论在四合院其他的住户听来,无异于是像听天书一般。
大家耳朵竖着听了几段便不再听了,不过对于三人的言行也并不感觉意外,毕竟大家都知道史家那坐在轮椅上的大儿子成为了作家。
讨论完生命的意义后,刘振云感叹道:“铁生,你对生命的本质洞察如此之深,看来以后你的文学造诣将会突飞猛进。希望有一天看到你的名字出现在各大文学奖上面。你不知道,刚才我在一民的书房,看到了很多要给他颁奖的电文,看完我真是深感惭愧。”
刘一民笑道:“去年铁生发表的《我遥远的清平湾》今年应该能获得鲁迅文学奖里的短篇奖。”
“惭愧啊,惭愧!”刘振云哀嚎一声。
史铁生忙说:“还没有具体消息,不一定是我。文学奖不文学奖的倒不在乎,我只想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最后,刘一民建议史铁生申请加入一下作协。如今史铁生没有工作,只靠为数不多的稿费来养活自己。如果史铁生能加入作协,会获得作协的补贴,要是成为作协的专职作家,就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了。
走出史铁生的家里,刘一民顺便到刘振云宿舍参观了一下,十平米的宿舍只能够放下一张床,床下面摆满了书,书桌上还放着稿子。
“房子小,省的拿个东西跑老远,大部分东西伸手就能拿到,比你的大院子方便多了。”刘振云苦中作乐道。
刘一民走的时候碰到了来找刘振云的郭见梅,于是请他们两个吃了一顿饭。
郭见梅毕业一年,看起来成熟了不少,话里话外都有一种想要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刘一民笑道:“振云,你们家有个铁娘子啊!”
这句话逗得郭见梅脸色通红,刘振云说道:“铁娘子也有柔情。”
“哈哈哈!”
郭见梅推了一把刘振云:“瞎说什么呢!”
“一民又不是外人,咱俩结婚的时候,一民得两条腿当成四条腿用!”
吃完饭,刘一民回到了四合院。接下来的几天,刘一民和朱霖一起拜访了不少人,红包也散出去了不少。
回家的路上,刘一民摸着朱霖的肚子说道:“明年咱们也能收红包喽!”
1984年春节后,刘一民第一天送朱霖上班。排练场内,夏淳和欧阳山尊等人已经带着演员们排练了许久了,没有戏排的导演就坐在下面看他们排练。
夏淳和欧阳山尊给他们下了死命令,不管台上发生什么,看的导演不能多嘴,否则全部给请出去。
刘一民和朱霖走到蓝天野旁边打了一声招呼,就坐下来看起了排练。
蓝天野敬佩地说道:“夏淳同志不愧是排练过茶馆的,排练起来就是不一样,瞧这布景,专业啊!”
舞台上的老式柜子和桌椅板凳都是《茶馆》里面用的,青瓷花纹的茶壶往上一摆,酒楼的气息就出来了。
舞台上,梁冠华饰演大少爷,正在舞台上被夏淳教着如何走戏,如何饰演出来那纨绔子弟的样子。
蓝天野指着梁冠华说道:“这学生不错,我看以后能挑人艺的大梁。”
梁冠华如今还是人艺的学生,等到今年六月份才会毕业。不过梁冠华起步很顺利,没有毕业就在舞台上崭露头角,还获得过主演二等奖。
刘一民说道:“跟人艺的老演员走戏,还是能看出来比较露怯,容易接不住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