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84章 《一个农民作家的情怀》

第384章 《一个农民作家的情怀》

第384章 《一个农民作家的情怀》 (第1/2页)

翌日,报纸刊登出来了全聚德向燕京大学捐赠两万块钱的消息。所有人拿着报纸对着上面的事儿津津乐道,“文两万”的名声也不知道怎么从中文系不胫而走,传遍了燕京的街头巷尾。
  
  “一篇文章值两万,值特么的两个万元户,这得写的多好啊,我也看看去。”有人挥舞着报纸议论道。
  
  回到家,朱霖笑着说道:“文两万?”
  
  “小心家法侍候。”刘一民板着脸说道。
  
  朱霖咯咯一笑,摸了摸肚子,似乎在说谁怕啊!
  
  吃完饭,刘一民坐在书房里忙着期末出题。学生马上要放假,考试科目已进行了大半,卷子再不出来就晚了。
  
  朱霖坐在藤椅上,身上盖着毛毯看着书,坐的时间长了就起身在书房里走一走,或站在书桌旁边看出题。
  
  “刘老师,你出这题目我都看不懂。”朱霖双手扶着腰说道。
  
  “现在学生的基础越来越好,题目的难度也得与时俱进。”
  
  朱霖指着上一道题说道:“这个我知道,《堂吉诃德》里面的句子。”
  
  【命运的轮子比磨坊的轮子还转得快:昨天平步青云,今天就掉在泥里。】
  
  “《堂吉诃德》算是西方第一本现代文学,而堂吉诃德的精神我觉得也十分值得学习。”刘一民说道。
  
  考题引用了这部,第一问是:这个句子跟我国哪句名言有相通之处。这很简单,是送分题。
  
  第二问则是:你认为堂吉诃德式的疯癫和世间清醒,哪种精神更可贵?
  
  这道题在刘一民出的卷子里,并不是最难的,只能是中等。
  
  出完题后,朱霖帮助刘一民一起刻版,准备明天拿到系油印室进行印刷。
  
  等刻版完成之后,朱霖伸了一个懒腰,将灯拉灭准备走出去,书房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朱霖纳闷地问道:“大晚上的,会是谁啊?”
  
  “听听就知道了。”刘一民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刘振云略带焦急加冷颤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民啊,你幸好还没睡。”刘振云在胡同口的受着寒风吹,青色毛裤包裹着的腿瑟瑟发抖,身上棉衣是披着的,嘴不停地吸溜吸溜。
  
  刘一民好奇地问道:“振云?这么晚了,你怎么打电话过来了?”
  
  刘振云吸溜着说道:“听说你捐了五千块钱给系里当奖学金?”
  
  “不是我的五千块钱!”刘一民纠正道。
  
  “一样一样,听说是学校奖给你的,但是你没要。”
  
  “这倒是实情。”
  
  “这可是大好事儿啊,明天我采访采访你怎么样?”刘振云兴奋地说道,时不时用手拉紧披在身上的棉衣。
  
  刘振云本来准备睡了,听说后连忙跑到外面跟刘一民打电话,生怕拿不到第一手资料,这要是采访肯定能发表,又能挣不少的稿费。
  
  “你不说话,我当你默认了,明天见!”刘振云笑道。
  
  朱霖接过电话说道:“振云同志,瞧你冻的,赶紧回去吧!”
  
  刘振云听到朱霖的声音,赶忙问道:“朱霖同志,我先采访你一下,一民送出去了五千块钱,你生不生气?”
  
  “生气?生啥气?刘老师的钱,由他做主。”朱霖说道。
  
  “没有其它的想法,我到时候要发到报纸上的!”
  
  朱霖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对于这件事情,我个人是双手赞成。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学校还是有很多贫困学生,国家有补助,却只能满足基本生活,甚至很多学生只能靠吃馒头度日。所以我支持刘老师将这笔钱捐出去,帮助更多的学生。
  
  我曾经插过队,刘老师也是农村走出来的,我们知道挨饿营养跟不上的滋味.”
  
  朱霖来了劲头,可是却苦了刘振云了,在对面冻得差了辈儿,成孙子了。
  
  “好了,别说了,让振云赶紧回去休息吧。到宿舍泡泡脚,别感冒了。”
  
  刘一民笑道,对面的刘振云如蒙大赦挂断电话后,从口袋里面掏出皱巴巴的纸币,快速地跑回了《农民日报》的宿舍。
  
  刘一民和朱霖回到卧室,一边泡脚一边聊天。
  
  “刘老师,五千块钱,你真的舍得?”朱霖笑嘻嘻地问道。
  
  刘一民揉了揉朱霖的脑袋说道:“咱们还差这五千块钱吗?”
  
  朱霖想了想也是,家里钱不多,但这五千块钱没了还真不差。
  
  “这五千块钱要拿了倒也没什么大事,但会很烦,估计国内会掀起一轮讨论。”
  
  “什么讨论?”
  
  “工资分配的大讨论!”
  
  躺在床上,朱霖搂着刘一民的肩膀说道:“刘老师的政治嗅觉还挺敏锐。”
  
  “好了,好好睡觉!”刘一民调整了一下空调的出风口,将被子给朱霖掖好,躺下开始准备睡觉。
  
  隔天依然将朱霖送到门口,刘一民便回到了院子里,此时刘振云已经在抱鼓石旁边站着等待了。
  
  看到刘振云后,刘一民笑着说道:“振云,昨晚没感冒吧?”
  
  “没有,咱们农民的孩子身体素质好,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可真把我冻的不轻,钻被窝里好久身上才热乎。”
  
  刘振云整理了一下头发,跟着刘一民走进了四合院。
  
  “早上吃饭没有?用不用将涮锅支起来?”刘一民摸了摸肚子,觉得自己还能吃点。
  
  刘振云说道:“那边吃边聊吧!”
  
  冰箱里面放着有现成的肉卷,两人坐在客厅里面聊了起来。刘振云没有先提问,而是感叹自己上学的时候是真穷。
  
  “当时要是有你这个奖学金可就好了,我一定去申请,一年八十块钱,足够我的生活条件翻一番了。我整天去吃锅塌豆腐,不是因为锅塌豆腐好吃,实在是囊中羞涩,买不起其他的。
  
  不过跟着你们,蹭到了不少好吃的。上个大学非但没有廋,还胖了不少,我知道你有时候是故意让我蹭饭,心意领了!”
  
  看的出来,刘振云不仅是为了稿子来采访的,还替学生来感谢刘一民来了。
  
  两人就那样缓慢地聊着,也没说采访,也没有说回答。提问和回答于你来我往的聊天内容之中,时不时的还要赞叹几句肉卷好吃。
  
  刘一民也知道了刘振云不少隐秘,大四的时候,刘振云不是不想早早的到《农民日报》实习,而是郭见梅的母亲生病了,在燕京治病。
  
  刘振云每天要去医院背上背下,在外面经常一顿馒头完事儿。
  
  “唉,你就是太要强了。”刘一民说道,刘振云要是问刘一民张一张嘴借点钱,生活就好过多了。
  
  刘振云释怀地说道:“自卑的人通常自尊心强,敏感的人又喜欢装阔达。”
  
  “喂?”刘一民走到电话旁边接听起了电话。
  
  “刘一民同志,我想对你做个采访,怎么样?”于佳佳的声音传了过来。
  
  “佳佳啊,《农民日报》的同志在这儿呢!”
  
  刘振云一听是于佳佳,笑着说道:“《中青报》的铁娘子同志,总得给我们其他同行一点发光发热的机会吧!”
  
  “那好吧,你们采访要是做的不好,我还是要进行第二次采访的。”于佳佳无奈地说道。
  
  挂断电话,于佳佳暗道这次《农民日报》怎么跑到了自己前面,难道我的铁脚板有软化的迹象了?
  
  于佳佳甩了甩脑袋,决定以后要跑的更快,千万不能再松懈。
  
  等到中午,刘振云才采访完毕,心里面隐隐有了一个绝妙的标题。
  
  “朱霖同志中午不回来?”刘振云问道。
  
  “中午在人艺的食堂吃,咱们再来点肉当午餐?”
  
  刘振云赶紧说道:“别价,我吃饱了。我真的好奇,你是怎么写出来的《天下第一楼》,比老燕京人写的还老燕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