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一民学业奖学金 (第1/2页)
全聚德拿出两万块钱捐赠给中文系,绝不算是小额捐赠,是捐赠了两个万元户的身价,放到后世也是数百万的金额。
当然到了后世,数百万捐给燕大这样的学校,已经不算什么钱了。
姜俊贤挂断电话,旁边的下属不由得再次开口说道:“姜经理,《天下第一楼》里面也没有将咱们全聚德树成像《传奇大掌柜》里的栾学堂一样,全是正面形象,里面发生的许多事情并不光彩——如店大欺客、鸟尽弓藏。
咱们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咱们全聚德现在是国企,书里面写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读者和观众记住‘全聚德’这三个字,还有烤鸭好吃就行了,其余的跟咱们都没关系。”姜俊贤慢悠悠地说道。
看下属还是有点不舍得,于是出言说道:“别舍不得钱,咱们是国营饭店,支持国家教育也是咱们应该做的事情。”
姜俊贤说完,便让下属走了出去,独留自己在办公室里琢磨,怎么才能把“全聚德”的名号打的再响一点。
刘一民刚回到四合院,严家炎的电话就打到了院子里,让他去中文系一趟。
“严教授,您让我休息会儿吧,刚从机场坐公交回来。”刘一民在电话里抱怨道。
严家炎笑着说道:“你现在过来,我亲自给你按摩。”
“我哪儿敢啊!”
“得了吧你,明天早点来中文系。”严家炎嘱咐道。
“好嘞!”
刘一民坐在书房挂断了电话,朱霖上班还没有回来,书桌上照例摆着《人民文艺》。
刘一民翻开看了几眼,《狼烟北平》和《传奇大掌柜》赫然在里面出现。
王濛亲自在里面写了推荐语【《时代三部曲》,三本书,一条线,翻开封面,民国初年老京城气息扑面而来。《狼烟北平》以一个车夫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展现乱世中市井人物与隐秘战线交织的浮生百态。
《传奇大掌柜》和《天下第一楼》都以一座酒楼的起伏作为主线,展现了清末民初餐饮业的经营图景和时代人物沉浮。】
刘一民回到卧室躺在床上休息了一段时间,朱霖回到了院子里。
“刘老师,我猜你应该到家了,累坏了吧?”朱霖关心地问道。
刘一民靠在床头说道:“眯了一会儿不困了,这两天你身体还好吧?”
两人坐在床边聊了一会儿,朱母的声音传了进来,这两天朱母在这里照顾朱霖。
“一民回来了?”朱母没有进卧室,而是在院子里问道。
刘一民穿上衣服走出去跟朱母打了一声招呼,朱母笑着询问大嫂的身体和孩子情况,手里面还提着下班路过菜摊买的菜。
“刘安,这个名字不错!”朱母笑着说道,接着将菜提在手里展示了一下,询问刘一民想吃什么菜。
“妈,这几天辛苦你了。”刘一民说道。
“这算什么,路又没多远。再说了,照顾你们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两个工作都忙,顺带手的事儿!”
朱母又询问了一下朱霖想吃什么,得出结果后乐呵呵地走进了厨房准备做饭。
“刘老师,《天下第一楼》的剧本还没写出来,整个人艺的导演都已经动了起来,大家都在争导演权。刘老师,你猜谁能拿到?朱霖和刘一民都在厨房里面摘菜。
“我看有夏淳导演!”刘一民不假思索地说道。
朱霖问道:“为啥?”
“因为夏淳导演当年跟焦菊隐导演排过《茶馆》,对于京味儿话剧,他有足够的把握能力。万老师将这剧本看的很重,挑人的时候自然不会随便。另外夏淳导演一个人还不行,还得另外找人。”刘一民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朱霖觉得会选择林兆华或者是欧阳山尊,刘一民觉得第二导演可选的人比较多,不一定是谁。
“这篇一出来,你爸读了一晚上,将三篇全部给读完了,觉都没睡,一直夸你写的好。”朱母插嘴道。
朱母炒了好几个菜,等吃完饭便走了,说是不打扰他们小两口说悄悄话了。
刘一民和朱霖站在门口,嘱咐朱母回去的路上骑自行车慢点,到家了打个电话。
“你们放心吧,这阵子没那么乱了!”朱母说道。
两人站在胡同口,看到自行车拐弯消失后才关上大门。刘一民和朱霖坐在书房说了会话,重点聊了一下《传奇大掌柜》首演的反应。
首演的日子凑巧就在刘一民回去的时候,他第一次没出现在自己作品的首演现场。
“演员的演出和观众的反响都很不错,不过肯定是没《横空出世》好,《横空出世》现在仍然是一票难求。”
两人在书房里聊了一个小时,回到卧室又抱着聊了一会儿,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刘一民将朱霖送到人艺门口之后,没有进去直接骑着摩托车去燕大了。
要是进到人艺,几个导演缠着,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办法脱身。
到了中文系,整个系看起来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王瑶看到刘一民后,笑着说道:“哎呦,这不是文两万回来了!”
“嗯?”刘一民皱着眉头一脸疑惑。
王瑶得意地说道:“一篇文章值两万,那不就是文两万嘛!”
王瑶戴着黑毛线帽子,胳膊里夹着书,一副慈祥老头儿的样子。王瑶年轻的时候也是翩翩公子,如今白发多的帽子都遮不住了。
“王教授,我看咱们燕大中文系应该向北师大中文系学习一下,北师大中文系的老教授可没您这么”
“没我这么高的学识!”
刘一民乐了:“没您这么老顽童!”
“他们懂什么,一个个只知道将脑袋埋在史山书海里面。”王瑶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一副高人风范。
走进办公室,几个老教授,左一个“文两万”,右一个“文两万”,中文系年轻讲师在走廊里听到后,努力压着嘴角。
“吴教授,我想问问,这是谁起的外号?”刘一民笑道。
吴组缃摆了摆手说道:“不可说,不可说,君子怎么能干出卖别人的事情呢!”
“我看肯定是您说的。”刘一民说道。
坐在刘一民对面的吴组缃抬起头,盯着他看了许久说道:“你没有证据,不好乱讲的!”
话锋一转笑道:“你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你猜对了!”
办公室里,几个老教授听到后又大笑了起来,扫视了一眼,孙玉石笑的最开心。
这个中文系,实在是太不正经了!
“在笑什么呢?”严家炎推开门问道。
孙玉石说道:“我们聊在聊证据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没有证据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严家炎听的一脸懵,不过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拉着刘一民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没想到全聚德的经理还是个讲究人,一句戏言而已还当真了,不仅如此还翻倍捐两万。”
严家炎觉得一万块钱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姜俊贤的两万搞得他心里面直嘀咕。他甚至在想,姜经理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中文系手里面握着。
刘一民宽慰道:“严教授,他不是说了嘛,这是对高校教育的支持。两万块钱,他们也不亏。要是您觉得不合适,收他一万就行了。”
严家炎眉头一扬,赶紧说道:“那怎么行,系里不能打击姜经理的捐赠积极性啊!”
刘一民看到严家炎这样子,情不自禁笑出了声。
严家炎准备将这两万块钱分成四部分,一部分用在办公楼教学条件升级上面,比如办公室里装电扇;一部分用来采购资料,教学用具等等,一部分过年用来给年轻的老师发放年终补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