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82章 《天下第一楼》发表

第382章 《天下第一楼》发表

第382章 《天下第一楼》发表 (第1/2页)

听到严家炎的话,一群教授笑着讲自己给多少朋友写过信推荐教材。
  
  目前已经有十所高校选择刘一民他们编写的教材,严家炎更是准备将这本教材放到明年中文系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纲教材里面。
  
  “严教授,才十所而已!”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摇头晃脑地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余桦羡慕地看着中文系办公室里的氛围,心中对当大学老师的向往更急切了,可惜自己没有学历。
  
  刘一民看向余桦,思索片刻后向严家炎建议道:“严教授,我看咱们燕大也可以举办一个文学讲习所。很多像余桦这样的作家都没有学历,但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有的。可以举办一个文学讲习所,解决这群作家的学历问题。
  
  甚至以后,还可以举办一个研究生班,将他们的学历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咱们燕大中文系,在文学界的影响力。”
  
  余桦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都是文学讲习所解决的,研究生就读于北师大和作协的鲁迅文学讲习所联合举办的作家班,通过这个流程,后来顺利成为了大学的教授。
  
  严家炎觉得刘一民的想法很好,旁边的吴组缃说道:“要是真有这么一个班,一民,你得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哈哈哈,吴教授,我可没想过当班主任。手底下一帮刺头,我也头疼,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刘一民笑着摇了摇头。
  
  余桦不断地看着严家炎和几个老教授的表情,想知道燕大会不会成立,要是成立了,自己说什么也得进。
  
  正门走不进来,这不还有后门嘛!
  
  严家炎表示可以向教委申请一下,这班不是想办就能办的。这么多人没通过高考进到学校,学籍和到时候的学位发放,没有上级的文件是没办法解决的。
  
  余桦听到后比过年还高兴,他现在进入作协的文学讲习所还不够格,那么燕大讲习所是个好选择。
  
  严家炎又对着刘一民嘱咐了几句,回家注意课程安排。84年除夕在2月1号,过了1月10号,各系就安排放假了,出题和改卷不能耽误。
  
  “明白,严教授,我过了元旦就回来。”
  
  翌日下午,正值周末,刘一民喊上了刘振云、史铁生来院子里吃涮锅送别余桦。
  
  余桦从《燕京文艺》领完补贴和稿费,在路边买了点肉提着来到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到了四合院,刘振云和史铁生早就等着了。
  
  刘振云询问余桦领了多少钱的补贴,余桦得意地说道:“我工资都没领过这么多,加上稿费八九十块钱。而且我是改稿的作家,回去可以坐卧铺,再也不用站着了。”
  
  余桦说完,不经意间摸了摸胸口的放着的钱,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有钱。
  
  刘振云赶紧说道:“你这样放钱可不保险,现在火车上三只手可多了,你别被人给偷了!”
  
  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后就没出过远门了,没亲眼见过扒手的可恶,但不妨碍他看过许多的新闻,也附和着让余桦换个地方。
  
  余桦后怕地说道:“那怎么办?”
  
  刘一民看向刘振云,又看向余桦:“这个问题就不讨论了,一会儿你向振云说几句好话,让他送给你一件宝贝!”
  
  刘振云会心一笑:“包在我身上。”
  
  宝贝,自然是他那带钱包拉链的裤头。
  
  “朱霖同志呢?”刘振云好奇地看了看院子,没发现朱霖的身影,只看到一只猫在寒风中跳来跳去。
  
  “马上要元旦了,人艺准备举行一场庆祝活动,全都在人艺忙活呢!”刘一民解释道。
  
  刘振云将史铁生往涮锅旁边推了推:“那今天就便宜咱们几个了。”
  
  一盘盘羊肉涮到锅里面,外面种的白菜和菠菜直接一拔一洗往锅里一扔,鲜美无比。
  
  “我的梦想啊,以后就是像一民一样在燕京买套四合院,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刘振云羡慕地说道。
  
  说完之后,刘振云摇了摇头道:“我这工资就不指望了!”
  
  刘一民好奇地问道:“振云,你怎么不把见梅带过来?说起来,见梅也是我师妹啊!”
  
  “嗐,脸皮薄呗,再说了她们司法部很忙,很多法条都要梳理,一些没有立法的领域也需要尝试立法。”
  
  空调加上火锅本来就热,加上余桦是南方长大吃不得辣,整个人浑身冒汗。他并没有把衣服给脱下来,他里面假领子,脱了的话很难看。
  
  从六十年代开始假领在国内很流行,没有领子的衣服,全靠假领撑面子。
  
  假领只有领子到肩膀那一截儿,用布条固定在肩膀上,看着跟真领子差不多,省钱省布料。
  
  但尴尬的是,就是平常没办法脱,脱掉露个假领很尴尬。
  
  吃完饭,大家逛了逛院子,刘振云惊讶地说道:“都有这么多作者来信了?”
  
  比上次结婚时来,整整多了一倍。
  
  “嗐,《收获》的读者来信还在沪市存着呢!”
  
  几个人看到了刘一民正在写的剧本,可惜没写多少,他们也看不出来一个所以然。
  
  刘振云说道:“我第一次到人艺看话剧,就是一民送给我的票。”
  
  “应该送给你两张吧!”
  
  刘振云哈哈大笑道:“我跟小郭一人一张,那是我第一次约她出来。”
  
  走到了朱霖担任屋长的纪念屋,各种各样的照片根据时间挂在墙上。
  
  刘振云指着穿白衬衫骑自行车的他说道:“一民,到时候我结婚,你也得骑自行车,这谁拍的,把我拍的这么丑?”
  
  “于佳佳同志!”
  
  “铁娘子啊!”刘振云感叹了一句,《中青报》的铁娘子他在《农民日报》也有耳闻。
  
  “这是茅盾先生?这是夏言?”史铁生和余桦看着上面的人指着问道。
  
  刘一民点了点头,刘振云说道:“当时结婚的时候,我还跟曹禹和夏言先生喝酒了呢!”
  
  从头看到尾,余桦感叹的声音就没有停下。暗道能被挂在屋子里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啊,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被挂起来。
  
  “中秋赏月,有点意思,人来的真不少!”刘振云道。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余桦头上的汗都落下了。等送余桦出门的时候,刘振云疑惑地摸了摸额头:“下雪了吗?”
  
  头顶传来一阵冰凉,抬头仔细一看,雪花果然开始飘舞了起来。
  
  史铁生握着余桦的手说道:“谁言天公不好客,满天风雪送一人!”
  
  “刘一民同志、振云同志、铁生同志,咱们有机会再见,我肯定还会来燕京改稿的,下次改稿我多待几天。”余桦爽快地说道。
  
  雪越下越大,算是圆了余桦一个看雪的愿望。脸颊冻的冻红,余桦在雪地里乐的跟个孩子似的。
  
  余桦虽然能坐卧铺,但是他还是选择站票回去了。路过鲁省停靠的时候,还下车买了四只烧鸡,他父亲是鲁省人,就喜欢吃这一口。
  
  作为第一个到燕京改稿的作家,余桦给海盐这个小县城带来了轰动,县里面亲自将他调入到了梦寐以求的文化馆。
  
  可惜,此时的余桦心已经另有所属。
  
  到了文化馆,余桦除了写作就跟着一群作家吹牛,讲起他在燕京的所见所闻。
  
  “刘一民同志,请我吃丰泽园!丰泽园啊,《传奇大掌柜》里面的那个,因为这篇文章,丰泽园对刘一民同志免费,我们一次就吃了几十块钱!”
  
  “几十块?一个月工资?”
  
  “嗯啊!”
  
  余桦砸吧了一下嘴,怀念起葱烧海参和大肠的味道了。看着周围几个牙齿比头发多的老作家,也没了分享的欲望,还是要多写,还是要到燕京去!
  
  余桦离开燕京没多久,刘一民就坐着飞机到了郑市,再一路火车抵达汝城。
  
  大嫂顾萍生完孩子在医院住了十天不到就回到了老家,在医院里,经常有矿务局和下属煤矿的人去看她,大哥干脆直接让大嫂回了住在了麦积大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