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65章 《传奇大掌柜》

第365章 《传奇大掌柜》

第365章 《传奇大掌柜》 (第1/2页)

丰泽园内,经理听到刘一民的话脸色难看,狠狠地瞪了一眼态度不好的服务员。
  
  经理连忙道歉:“不好意思,刘一民同志,我们一定做好培训工作。”
  
  刘一民点到为止没有继续再计较下去,当经理听到刘一民是来采风的,准备以老北平餐饮业的发展的视角来透视整个历史时,高兴地表示丰泽园将全力配合。
  
  “刘一民同志,我给你讲我们丰泽园的历史可是很悠久,成立于1930年,创始人是从当时京城八大饭庄之一的新丰楼走出来的,名堂栾学堂和当时的名厨陈焕章带着20多人走了出来成立了丰泽园”
  
  经理滔滔不绝地向刘一民讲着丰泽园的历史,从当时创业的艰难到解放后的光荣历史。
  
  “经理同志,这些你都记得啊?”刘一民意外地问道。
  
  经理眉头一扬,得意地说道:“嗐,一民同志,咱们这儿是领导请外宾吃饭的重要场所之一,胡志明、西哈努克、田中角荣都来过,他们这些人啊,不仅喜欢吃,还爱询问这菜的历史,我不记清楚,外宾问起来怎么办,再说了,回答的多了,早就记的滚瓜烂熟了。”
  
  “是这样啊?难怪服务员态度不好,敢情我不是外宾啊!”刘一民调侃道。
  
  经理赶紧说道:“一民同志,实在是对不起,我们平时其实都有培训的。”
  
  “老北平跑堂的讲究的是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客人吃的舒心,听的满意。经理同志,还是要好好培训,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外宾,来到了咱们丰泽园都是客人。”
  
  “那是,我以后一定严加管理。”
  
  经理让人给刘一民上了一份乌鱼蛋汤:“一民同志,你尝尝。”
  
  乌鱼蛋汤在国宴上深受欢迎,甚至被称为国宴第一汤。主要的原材料就是乌贼鱼的蛋,汤则是清鸡汤。主要讲究的是酸不见醋,辣不见椒,清香不见油,微酸微辣。
  
  酸汁儿是来自于酸黄瓜汁儿。
  
  刘一民品尝了一口觉得好喝是好喝,但是偏淡,不过这也符合大宴整体偏淡的理念。
  
  “好喝,现在的丰泽园还是没有辱没当初的名头。”刘一民点评道。
  
  “吃了葱烧海参,再喝这乌鱼蛋汤,觉得够味,田中角荣喝了都喊吆西,西哈努克喝了喊斯娃乐本。”
  
  经理请刘一民吃完之后就带着他来到后厨,丰泽园作为国宴场所之一,七十年代初中央级领导支持修建了三层楼,整体修建的十分气派。
  
  作为丰泽园的核心,后厨的规模自然也非常大。里面厨师加上切菜的工人有二三十个,一道道菜被端出去送到食客的嘴边。
  
  “经理,这是后厨,你怎么随便带人进来?”一名厨师语气不善地说道。
  
  “这是作家刘一民同志,刚写了《横空出世》,他呀过来采风,想写一写咱们丰泽园的故事,陈爱武你不要给刘作家添堵。”
  
  刘一民看向一脸硬气的陈爱武笑道:“陈爱武同志啊,我听过你的事迹。”
  
  陈爱武一听,脸上没了刚才的不满,多了几分羞涩:“刘一民同志,这件事儿是他们太欺负人了。”
  
  80年的时候商—部的领导来丰泽园吃饭,消费了一百多象征性的给了十几块,这个陈爱武敢告到上面,《中青报》更是登报表扬这个不怕特-权的人。
  
  当时报纸传的沸沸扬扬,加上《中青报》更是大报,刘一民也有所耳闻。
  
  “你做的很好。”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一民一一跟后厨的人打了一个招呼,后厨并没有见到王义均老爷子。
  
  走出后厨,刘一民向经理提出能否见一见王义均同志,并且最近允许他在后厨待一阵子,了解一下丰泽园的菜系。
  
  “一民同志,别人来见不到,你来肯定能。你是弘扬我们丰泽园的历史的,王义均同志知道也肯定十分乐意。在后厨待?没事,完全配合。”
  
  经理是大堂经理,在带着刘一民来后厨的时候,已经让人去找了总经理。
  
  总经理下楼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当即表示完全配合,并亲自带着刘一民朝着王义均同志的办公室走去。
  
  “王义均同志今年五十岁,从71年开始就主持丰泽园的后厨工作,现在仍然负责,不过日常的时候就由其他人代为管理了。毕竟王义均同志现在有点忙,时不时还被邀请出国表演厨艺。”
  
  总经理敲开王义均的办公室大门,王义均身穿中山装,行头打理的极为笔直,看起来不像一名厨师,倒像是一名机关干部。
  
  “老王同志,这是燕大教授、作家刘一民同志,今天特地来拜访你的。”
  
  总经理介绍完后,王义均打量了几眼刘一民,立马伸手笑道:“刘一民同志,哎呀,你的拍成的电影都很好看,最近这《横空出世》更是了不得,核弹啊,爆炸掀起的火浪可比我玩的火大多了,您赶紧坐。”
  
  王义均邀请刘一民和总经理坐下,刘一民又跟两人讲了讲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掌柜栾学堂,我是见过的,他从一个小乞丐成为京城响当当的掌柜,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五十年代末在协和去世了。解放的时候丰泽园就因为创始人分红不合理闹掰了,加上劳资关系紧张没落了。
  
  后来靠着公私合营,上级支持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创业者往往同甘苦容易,同享福难,成功后分红不均,互相攻讦导致没落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
  
  能挣钱的人不一定敢分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再或者人心不足蛇吞象,其中的弯弯绕绕,旁观者一时也难以梳理清楚。
  
  “我13岁来北平谋生,刚开始是个‘小力巴’,就是什么也不会的学徒。工作是蹭勺,大厨将勺子一扔,我就得拿着蹭,把勺子蹭干净了,洗干净了,大厨再接着用。”
  
  王义均讲的时候,刘一民时不时发问,总经理早已经离开了。
  
  王义均讲完之后,兴奋地带着刘一民去后厨,要跟刘一民亮一手,尝尝全世界都喜欢吃的葱烧海参。
  
  两人一踏入后厨,就有不少人欢呼了起来,王义均在后厨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我们这个海参啊来自鲁省半岛是最好的刺参,这玩意儿营养价值高,吃完能蹦能跳。”王义均给刘一民介绍道。
  
  “吃完能踢足球吗?”
  
  “足球?那可能差点事儿!”
  
  王义均往灶台旁边一站,半岛刺参和大葱就送了过来,一个学徒拿来了递过来了白色的围裙和套袖。
  
  王义均行云流水,一边做,一边给刘一民讲着葱烧海参的要点,炒完之后端着到外面让刘一民品尝。
  
  “王师傅,你做的比我刚才吃的这海参的海鲜味和大葱味融合的更好,吃起来更鲜。”刘一民尝完之后,连连夸赞。
  
  “那是自然,这群小兔崽子还不到家。”
  
  “今年厨师大赛,您能拿第一。”
  
  “哈哈哈,天下名厨如过江之卿,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第一。但是刘一民同志,您现在是青年作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过奖了,王师傅我有个不情之请啊,如果不合适,您就拒绝。我妻子怀孕了,我看这个海参和那乌鱼蛋汤都挺有营养,所以我想问问,能不能向您拜师学几招。”
  
  王义均愣了一下后眉头皱成了螺纹,不过下一秒又舒展开来:“学可以,拜师就不用了,我担当不起。你以后也不做厨子,你学一学也没什么关系。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结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