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女排来访 (第2/2页)
“还卖关子?你出去采风不需要我开介绍信?”严家炎轻哼了一声,像是抓住了刘一民的命门一般。
刘一民嘿嘿一笑:“这次还真不用您开。”
严家炎想开,也得能开啊!
“好吧,假期总需要我批吧!”
“六月三十号以后,就没有我的课了。”
严家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你小子这是瞅准了时间,滑溜的跟泥鳅一样,啥都抓不住。行,我把大二和大三的考试都安排到二十号吧,全力支持你!”
刘一民走出严家炎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事情给安排了一下。
先把研究生和朱光遣六月份的补贴给提前发放了,接着问道:“你们暑假留校工作吗?”
“刘教授,我们留下来。”大家拿着钱美滋滋地说道。
“刘教授,我想回家半个月!”
“好,全组的研究生以半个月为假期,假期大家没有研究生补助,组里的补贴给大家提高到六十块钱,大家帮助朱教授在这里编教材。”
“谢谢刘教授!”
“不用谢。”
刘一民跟朱光遣讲自己有事,六月底要离开燕京一趟,朱光遣没有问什么事情,只是对刘一民说放心,教材由他负责。
一切安排妥当,刘一民拿着刻好的版到油印室油印试卷,前面正在油印的是王瑶。
王瑶说道:“一民,你去年出的卷子很难,今年咋样?”
“王教授,难度差不多。难归难,但是我的不及格率很低,只要写的有道理,都给分。哪怕学生骂我呢,只要骂的有道理都给分。”刘一民笑着将卷子递给了王瑶看。
王瑶看了一遍说道:“别说,下次我也试一试,锻炼一下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瑶自己的油印完后,在油印室里面主动帮刘一民印起了试卷。六月份的高温天气,狭窄的油印室里面温度更高。
刘一民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王教授,您还是出去吧,我自己来就可以。”
王瑶的年纪大了,在这里面待太久,刘一民真怕他中暑。
“没事没事,这油墨的味道闻了几十年,我还真是喜欢这个味道。”
见王瑶执意如此,刘一民只能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尽快印好尽早出去。
印好之后,刘一民将卷子封档:“王教授,谢谢您了。”
“不客气不客气,一点小事儿!”
王瑶拿着档案笑眯眯地离开了油印室,刘一民帮忙将他的一起拿到了放试卷的办公室,锁在了柜子里面。
六月二十号,大二和大三的考试都结束后,刘一民坐在书房里批改试卷。
大三之后,中文系的文学专业、古典文献专业和新闻专业就不一起上课了,没了新闻专业的学生,批改的试卷数量少了三分之一。
两级的学生加起来,试卷的数量接近两百五十份,光批改这些试卷,刘一民花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
改完试卷,刘一民像往常一样跟朱霖一起算分。眼看时间快到十一点了,刘一民说道:“霖霖,你去休息吧,我再算一会儿。”
“刘老师,没事,我帮你快一点。这才刚怀孕,没那么娇气。”朱霖又拿起一张试卷,看着上面的数字,快速地拨着算盘。
刘一民想了想,等有机会得买两台计算器。朱霖会用算盘,但自己这算盘实在是二把刀。
等算到十二点,还有不少没有算完,两人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胳膊和脖子,准备去睡。
书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刚拿起听筒,对面立即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一民啊,听出来我是谁了吗?”
“袁指导?怎么是您啊?”刘一民没想到这么晚了袁伟民还会给刘一民打电话。
“上次你帮我们排球队募捐的事情还没有正式谢过你呢!我们排球队现在在燕京,准备去好好谢谢你,请你吃个饭。”袁伟民笑着说道。
“请我吃饭?我请大家吃吧,到院里我们一起聚餐、烤肉,我那里工具全的很。”
袁伟民赶紧说道:“食材我们买,你院子地址给我讲一下,我们明天下午过去!”
刘一民将地址给他讲了讲,袁伟民跟刘一民说了一声明天见就挂断了电话。
“女排?”朱霖看向刘一民。
“对,女排,估计是队伍刚回燕京。”
第二天上午十点,刘一民将卷子改完送到燕大,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四合院。
趁着没来的功夫,刘一民将院子给打扫了一遍,接着抱着两颗大白菜到梁大妈家里,问她借了几张桌椅板凳。
“家里又来人了?”梁大妈笑眯眯地问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有几个朋友过来,桌椅板凳有点不够了。”
梁大妈在院子里吼了一嗓子,又将自家的凳子也拿了出来。
“您家里也有客人?”刘一民指了指堂屋问道。
梁大妈摆了摆手说道:“没事,就孩他ler婶子来了,一条板凳就够了。”
“行,谢谢您了!”
“客气啥,邻里邻居的,再说了又用不坏。”
下午,女排的姑娘们在袁伟民的带领下来到了院子里,手里不是提着肉就是提着水果、蔬菜。
现在这批女排队伍,跟81年夺冠的女排相比,除了梁艳、郎平、张蓉芳外,其余的都是新一代的女排主力队员。
“袁指导,带这么多东西,实在是客气了。”刘一民笑着握住袁伟民的手。
“你给我们搞来了一座训练大楼,一座住宿楼,这点东西算什么?没有你,我们还在竹棚里面训练呢!”
“主要是咱们女排争气,要是换到别的队伍,大家也不一定愿意慷慨解囊。”
“那倒是!”袁伟民得意地说道。
81年胜利之后,去年在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又取得了胜利。国民对于女排队员,恨不得把她们当做掌中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