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女排来访 (第1/2页)
端午节的朱家,一片热闹景象。朱母通过号脉,再一次旁证了确实怀孕。朱父和朱母开心之余,不忘交代朱霖注意事项。
“现在刚怀孕,注意点营养。等身子越来越重了,那时候就得小心了。霖霖,你现在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朱母关心地问道。
朱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妈,哪有那么娇气,我跟平常一样,也没什么特别想吃的。放心,我也是学医的,我知道应该注意什么。”
朱母想了想也是,不过还是讲了讲自己当时的经验:“我当时怀你的时候,就特别想吃葡萄,猪肘子,大冬天的,你爸急的团团转,猪肘子好弄,葡萄往哪儿弄啊”
“我最后到副食品店买的葡萄干,好歹也算是葡萄。”朱父插嘴道。
朱母拉着朱霖说话,朱父低声对刘一民说:“霖霖怀孕了,平时干活啥的,要注意点。”
“爸,我知道,活我干。”刘一民点头道。
朱母抬头问道:“一民,这事儿,你跟你爸妈讲了吗?”
“妈,刘老师已经写信了,等过两天应该就能到了。”
“好好好,哎呀,别光顾着说了,赶紧吃饭,吃饭,你们尝尝今年我跟你爸包的粽子。”
朱母招待着大家吃饭,并给朱霖剥了一个粽子。朱父从屋里面拿出酒,又要跟刘一民喝一杯。
朱母想起了朱父上次端午节喝酒那个惨样,在屋里躺了一下午才醒。刚准备出言阻止,就被朱父的话给堵了回去。
“霖霖怀孕了,这是喜事儿,我得跟一民喝两杯。”朱父笑着说道。
朱霖起身走到刚才带来的东西旁,拿出袋子里面的两瓶茅台酒:“爸,喝这个,这是上次我们坐飞机送的茅台酒,您尝尝这个。”
朱父接过茅台酒拿在手里看了看,将自己的酒放了回去:“那就尝尝这个茅台,听说这玩意儿喝着头不疼。”
刘一民从朱父的手里接过茅台,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朱母来了兴致,也让刘一民倒了一杯。
“霖霖结婚让我心里面喘了口气,现在有了孩子,我心里就轻松多了。一民,感谢你照顾霖霖。”朱母说道。
刘一民连忙说道:“妈,您说哪里的话,平常霖霖照顾我照顾的更多。”
“来来来,先喝一杯。”朱父举杯说道。
没喝多久,朱父再次晕晕乎乎地躺在沙发上睡了过去。
刘一民正准备把朱父扛到卧室,朱母无奈地说道:“不管他,让他在这里睡吧!”
话虽如此,刘一民还是把朱父给扛了进去。吃完饭,两人并没有走,而是在朱母的安排下到了朱霖以前的卧室午休。
朱霖的卧室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但是朱父和朱母隔几天就会进来打扫并收拾一下。
刘一民饶有兴趣地看着朱霖房间里的摆设,刘一民的签名和在庐山合影的照片摆在桌子上。
“有什么好看的,刘老师,你又不是没看过。”朱霖侧躺在床上笑着说道。
“没有这么仔细地看过。”刘一民坐在书桌旁,征得朱霖的同意后打开抽屉,里面摆着一摞结婚前的日记本。
日记本里,有的一天只记载了寥寥几字,比如【1974年4月2日,今日太累,没什么要记的。】
【1974年4月3日,今天比昨天还累,不想写。】
刘一民笑着问道:“这就是你整天挂在嘴边的记日记的习惯啊!”
“这还不算啊?读书讲究开卷有益,我这自然也算。”朱霖反驳道。
“对,你有理。”
刘一民找到了78年的日记本,现在已经能看到日记里面对他的记载了。
【最新一期的《人民文艺》,出现了一篇了不得的作品,跟其它的文章不一样,名字叫《驴得水》.】
【哎呀,刘一民这个名字竟然在《诗刊》上又见到了,这名作家怎么突然冒出来了?四人棒倒后,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见过的和没见过的作家和诗人都活跃了起来】
【他怎么那么能写?《高考1977》写的很真实,就像是他亲自参加了这场高考。也不知道我参加高考的话,能不能考上大学?
不知道刘一民同志长什么样子,是年轻人,还是老作家?】
【没想到写给刘一民同志的信他竟然回复了,还是燕大中文系的学生。我和室友商量准备去燕大参加诗会,听说燕大的喜欢文学的都会参加,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他?】
【参加诗会回来了,今天没有见到,但是见到了他的室友。他室友说他不喜欢凑热闹,更喜欢一个人待着。】
【今天终于见到刘一民同志了,在一群人中间演讲,讲的非常好,大家都在为他鼓掌。他是个年轻人,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不演讲的时候很低调内敛,跟我们学校的小作家小诗人不一样.】
“不一样”三个字前面用插入符号加了一个字“很”——很不一样。
刘一民将本子在朱霖的面前晃了晃:“好啊,图谋甚久啊!”
“刘老师,你给我,这不能看!”朱霖红着脸过来抢夺,两人嬉闹的声音太大,隔壁的朱母打开房门走到客厅里“咳嗽”了一声,两人赶紧闭上了嘴。
因为屋子太热,习惯了空调,两个人好久才睡着,一点钟的时候又被热醒了。
朱母也不知道是高兴的还是热的也没有睡着,刘一民和朱霖起床跟朱母聊了约两个小时左右,起身离开了朱家。
此时朱父的酒还没有醒,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随着期末的临近,刘一民的事情又多了起来。因为又教了大三,所以刘一民得再多出一套试卷。
燕大毕业要到七月十号左右,刘一民六月底就要去马兰,为了腾空自己的时间,刘一民找到了严家炎,希望系里面排考试时间时将《西方现代文学思想》这门课排到六月二十号考,这样自己有充足的时间。
“一民,你是有事情?”严家炎问道。
刘一民说道:“严教授,是有事情,是去采风!”
“采风?去哪里?”严家炎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严教授,这个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不过等发表了,我想你能猜出来。”刘一民笑着给严家炎倒了一杯水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