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徐驰:翻译难度有点大 (第1/2页)
四合院里,涮锅嘟嘟的冒着热气,肉香味和涮锅的料味勾的大家食欲大开。
屋子里的老鼠蠢蠢欲动,刚露头就成了三花的晚餐。三花用嘴叼着老鼠在砖地上涮了两下才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
刘振云感激地的看向刘一民,陆遥和蒋子龙看到后相视一笑。
陆遥说道:“你们老同学是搞诱敌深入这一套吗?”
“陆遥同志、蒋子龙同志,你们都是杂志上的老脸,我平常也约不到你们”
蒋子龙摆了摆手说道:“我同意了,陆遥同志呢?”
“子龙都同意了,我也不能太扭捏,同意了!”陆遥将一大筷子羊肉塞进嘴里,嘴边沾的都是油。
刘一民从厨房里面拿出了一盘豆腐倒进了铜锅里面:“吃了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子不及吾啊,这可是特别好吃的豆腐,大家尝尝。”
“哈哈哈,我更喜欢吃生豆腐。”蒋子龙说道。
“那我去给你整一盘!”
“别别别,不用了一民!”蒋子龙连忙叫住。
陆遥问起刘一民美国文学的问题,想了解一下目前美国人的主流文学思想。
“美国跟咱们不一样,美国的文学历史太短了,它又是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导致它的文学思想很多,目前美国的文学主要就是非虚构文学、黑人文学、鱿太人文学!”
“什么是非虚构?”刘振云问道。
“非虚构字面意义就是真实,其实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振云你可以学学。他们认为一般的报道没办法将社会事件的离奇表述出来,注重用的手法去表现轰动性的社会事件。
黑人文学主要是战后出现的,鱿太文学则因为美国有许多的鱿太人,鱿太群体里面涌现出来了许多的文学家,他们突出自我本质,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人听着刘一民娓娓道来,对美国的文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直聊到深夜,刘振云、陆遥和蒋子龙才摇摇晃晃地离去。
关上门,刘一民和朱霖将院子和厨房打扫干净才回到房间睡觉。
卧室里,朱霖勾住刘一民的脖子轻声问道:“刘老师,你还记得第一次的场景吗?”
“外面下着雨.”刘一民将朱霖抱进怀里,笑着讲了起来。
“时间可真快。”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4月15日,鲁迅文学奖中篇奖正式颁布,刘一民和陆遥、蒋子龙一起走进了颁奖现场,崔道逸和许一等几个编辑跟他们一起。
刚到会场,《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宝走了过来,握住刘一民的手说:“刘一民同志感谢你,要不是你当时在燕京军区讲的那一课,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把这篇发出来。”
“李存宝同志,这是你自己的功劳,不要强行安排在我的头上哈哈哈,你写的非常好,总政的领导还在我面前夸你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这次获奖有很多以前获得过奖的熟人,王濛写的《相见时难》、王安忆写的《流逝》、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怡的《洗礼》。
“一民,几个月没见更精神了,我听说了你在人艺的事情,讲的好嘛!”王濛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