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17章 舆论准备发力

第217章 舆论准备发力

第217章 舆论准备发力 (第2/2页)

有一些诗人,总是将“愤怒出诗人”挂在嘴边,整天愤怒这个,愤怒那个,好像不愤怒就不会写诗了!
  
  对于“愤怒出诗人”,刘一民有自己的理解。看到某一事物,心情激愤的时候,会迸发出强烈发泄和创作欲望,这是没问题的。
  
  从古至今,从屈原的《离骚》到《长恨歌》,多少名篇是在悲愤中写出来的。
  
  但是有的人拿“愤怒出诗人”当做借口,陷入了极端的狂欢之中,看到一个路人都恨不得咬上一口来“保持愤怒”,那怎么行?
  
  你考虑下被咬的人是什么感受!
  
  《诗刊》邹获凡看到刘一民的评论后,笑的合不拢嘴,直呼骂的好!
  
  “一民呀,我看你是评论战斗家!如果说骂人是一种艺术,那你是艺术家喽!”邹获凡乐呵呵地说道。
  
  刘一民瞥了他一眼:“这场闹剧还不是你们搞出来的?老邹啊,你可是始作俑者!”
  
  邹获凡摆了摆手:“我可没让他们这么干,那些年轻人来投稿,我还劝他们,让他们有话好好说!你以为我不生气?我也气!他们这么胡搞,可不是以前大字报那一套嘛!
  
  诗歌里面骂着那一套,现实里自己用着,哎呀!”
  
  “这篇评论就交给你们刊发了,实话说,这是写的最激烈,也是我最满意的一篇评论!”
  
  “像檄文!”邹获凡道:“我年轻的时候骂起来跟你一个样!”
  
  离开《诗刊》后,办公室里面的几个编辑看的啧啧称奇,过了一会儿,严晨走过来看完说道:“乱放炮的一群人,形容的还是有点形象的。”
  
  “丛林里的老猎手到了林子里面不会乱放枪,找准目标才会冷静一击!”
  
  刘一民将修改完《红河谷》剧本交给了人艺,几个导演看后非常满意,并没有再提出什么修改意见。
  
  文化部看了看剧本后,基本没提出什么修改意见。倒是统战部门提出了点意见,人艺接受了一小部分,其余的都被驳回去了。
  
  于是之拉着刘一民的胳膊说道:“一民啊,《红河谷》的费用等文化部的经费拨下来再给你,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刘一民笑着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经费下来后,我第一时间给你。”于是之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这次终于没有叹气了。
  
  刘一民来到排练场看了会排练,演员的动作经过打磨后都流畅了许多,台词的功底愈发的深厚。
  
  “剧本改完了?”
  
  “改完了!”
  
  “一民,你知道当导演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吗?”蓝天野扭头看向他。
  
  “最幸福的是什么?”
  
  蓝天野得意地说道:“这部戏还没导完,就有好剧本在后面等着你了!导不完,根本导不完!”
  
  “他的意思是,下下部剧本赶紧写!”苏民应了一句。
  
  “地主家的长工还有休息的时候呢!”
  
  “哈哈哈!”
  
  正说着话,苏民走了上去,指导起来一个演员的动作:“你们要把愤怒演出来,你们面对的是侵略者,是杀人无数的屠夫,是抢我们钱财杀我们家人烧我们房子的侵略者,凶气杀气都要表现出来!”
  
  苏民的声音在排练厅里面回响放大,演员们赶紧调整自己的眼神,苏民说道:“这只有怒气,没有杀气!”
  
  “杀气,我要的是杀气!”
  
  苏民不断地在台上指导,过了一会儿,才心满意足地从台上走了下来。
  
  朱霖的笔记本记上了几笔,如何指导演员的眼神!
  
  休息的时候,朱霖问起刘一民评论的事情,刘一民笑着说道:“几篇评论,分别给它们找到了娘家,等下个月就能发出来了!
  
  报社的过几天就可以!”
  
  “刘老师,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朱霖握了握拳,示意他放心。
  
  “哈哈哈,我当然放心了!”
  
  第二天,《中青报》率先刊登了刘一民的评论。于佳佳还真够意思,刘一民把评论交给她后,她直接拿着找到了主编。
  
  【将真正的诗歌还给诗歌,回归到诗歌的本身去看问题!】
  
  《中青报》内部一看,这得发啊,挤占了一个已经确定好版面评论,第二天一大早就跟读者见面了。
  
  这是刘一民的第一次回复,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少人指着上面的文章议论纷纷。
  
  有读者拿着报纸说道:“咦,刘一民同志终于回应了!”
  
  “是啊,早就该回应了!”
  
  也有人看着报纸上的文章,气得脸铁青,准备靠着“愤怒”写几篇,再跑到公园里面贴出去。
  
  刘一民在这篇评论里面,讲了缺点应该批评,长处应该学习。平等地对待一切诗歌,不应该一被批评就跳脚,跳起来拉帮结派的吵。
  
  对于文学评论的关注,相当一部分读者群体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则是诗歌。
  
  这些评论真正的受众,则是文坛和诗坛的这类人,还有一些对文坛和诗坛极度关注的学生。
  
  初高中的学生可能拿着刘一民的《刚刚好》和《世界》去朗诵,但你让他们看一篇枯燥无聊的文学评论,那不是强人所难嘛!
  
  “刘一民终于要下场了,看来前几天的几篇评论是打前站的啊!”有诗坛的诗人感叹道。
  
  在《追风筝的人》单行本在市面上和读者群体开始铺开的时候,舆论的浪花越来越汹涌。
  
  于佳佳带着相机跑到几个新华书店门口拍照和蹲点采访,拿到了第一手资料。
  
  采访了许多读者对《追风筝的人》的看法,采访完之后,又跑到了燕大找刘一民,可惜刘一民不在燕大,经过一番折腾,才找到了刘一民的四合院。
  
  于佳佳敲开门无奈地说道:“刘一民同志,你怎么不把你的新地址告诉我!”
  
  “忘了忘了,是我的错!”刘一民连忙说抱歉。
  
  于佳佳走进院子里高兴地说道:“《追风筝的人》卖的很火爆,采访了几个读者,都是夸你的!”
  
  “都夸什么?”
  
  “夸你量大管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