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雍正要写《大义觉迷录》,弘历成大赢家! (第2/2页)
但雍正这样做,明显让很多议政王大臣都不能理解。
在这次养心殿议事结束,离开养心殿时,隆科多就忍不住找机会问起弘历来:“四爷,您说,主子这样做到底是何意?”
“圣意自有高明之处。”
弘历很是意味深长地笑着回了一句。
隆科多则回道:“可奴才实在是难以明白。”
“不明白,就说明你的觉悟不够高,是你的问题,不是你主子的问题。”
弘历淡淡道。
隆科多也就没再言语。
而接下来。
雍正就下旨,将岳钟琪奏折由内阁以廷寄的方式转给李卫,命李卫亲自督办案件,将吕留良家人按旨抓拿归案,同时下旨缉拿曾静等涉案人员归案。
同时,雍正也亲自写诏书,就吕留良、曾静提出的“从礼为中国之君,不从礼为夷狄之君”的华夷思想公布于众,让天下官僚士大夫,去讨论要不要停止吕留良、曾静等批评的“剃发易服”之祖制。
而这道诏书,一经公布,便如一道惊雷炸响在大清各地上空。
萧永藻在看见这道诏旨内容后,就实在是忍不住的跑到康熙的陵墓前,跪下来大声哭喊道:
“先帝啊,您睁开眼看看吧,我们大清何曾有这样的主子啊!他居然主动以诏书的名义,让天下人知道那些逆贼的邪说!”
萧永藻说后就为此呜呜囔囔的哭泣了起来,又道:“还要拿列祖列宗坚守的国策,来讨好天下南人,让南人们来支持他更改圣教大礼!”
……
……
“真正是明世宗再世啊!”
调进京任刑部尚书的法海也最终因雍正这道诏旨,对雍正改变了看法,而说出了此言。
明世宗就是嘉靖,历史上以十五岁的身份,逼着群臣接受了他的礼。
法海甚至还直接来见了老十四允禵:“恂郡王,您看见主子下的那道诏旨了吗?”
允禵点了点头。
“您怎么看?”
法海问道。
允禵苦笑了一下:“我只能说,这是你们这位主子能做出来的事!你们也不要去说,有什么奸臣在蛊惑他,乃至把这事推到老十三身上,这事,我敢打赌,是他自己下决心干的!”
“可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真眼睁睁看主子这样乱礼不成?”
法海问道。
允禵白了法海一眼:“还能怎么样?你难道还指望他收回这诏旨?你指望他,还不如指望弘历将来能让大清回到治国安民的正道上来!”
……
……
“什么是正道?”
“为民顺天方是正道。”
“祖制不足为礼,代圣人言教的天子之言方为礼。”
在许多八旗贵族为雍正的行为感到震惊愤怒的同时,许多汉人士大夫也因为这道诏旨而议论纷纷起来。
毕竟,这道诏旨涉及到两个牵动天下汉人士大夫神经的内容。
一个是礼与祖制的关系。
一个是剃发易服这事。
刘统勋这时就在咸安宫的翰林同仁们面前提起此事时,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一向与刘统勋交好的黄祐却提出了不同看法:“忠孝是礼之本,而恪守祖制,便是恪守忠孝,剃发易服既已成祖制,何必再违而乱祖宗之礼?”
“你不是不支持封建吗?”
刘统勋不禁问起黄祐来。
“我不支持封建,是因为祖制不支持封建。”
黄祐直截了当的回答了起来。
刘统勋神色复杂的看了黄祐一眼,随后没再言语。
雍正的这道诏旨的确让汉人士大夫也感到了为难。
要么接受君主更加集权而得到恢复汉家衣冠的权利,要么继续剃发易服承认祖制高于皇权。
弘历也有意在收集满汉大臣关于这道诏旨的言论,而将这些人的态度一一悄悄记录了下来。
“阿玛在让他们在分清敌我,儿臣也在分清敌我。”
弘历还将自己这一行为告知给了雍正,还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