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翘楚! (第2/2页)
因而,策棱也没有顾忌,而再次把自己在奏折里的理由简要阐述了一遍。
雍正这时看了弘历一眼,然后看向策棱:“现在理藩院是允礼管理,弘历帮管。”
“当然,因弘历是皇子,所以理藩院很容易以弘历的意见为主。”
“所以,朕问你,你是不是觉得,理藩院做出如此决定,说明弘历还是太年轻,太幼稚,做事只为眼前,而不顾大局,还没有帮办管部之能力?”
雍正问得很直接。
明显也是因为议政王大臣会议本就是皇亲国戚们为主的会议,很多都是雍正自己人,雍正也就没有弯弯绕绕。
弘历也不由得抬眼,瞅了雍正一眼。
只见,雍正也非常严肃看着他。
弘历心里颇为忐忑,忐忑的是,雍正是不是也质疑他处理一个部门的实政能力。
但他忐忑归忐忑,并未发慌。
因为,他也早已有相应的准备。
他知道,对于他自己而言,能不能在帮管理藩院的实政中展现出自己处理一个部门的实政能力,很重要!
而他也不仅仅是需要让雍正看见他处理一个部门的实政能力,还得让天下人看见。
他现在帮管理藩院,就更需要让蒙古王公看见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实政能力,进而决定要不要拥护他。
这也就让弘历能够理解,雍正为何在这个时候直接问策棱是不是质疑自己的能力。
策棱在雍正这么问后,犹豫了起来。
雍正则沉声道:“实话实说!如果他弘历因为听到你这位姑父的一些真话就记恨你,那也更加不配得到你们漠北王公的敬重!”
“嗻!”
“不敢瞒博格达汗,奴才是这么觉得的。”
“弘历机敏聪俊,有辩才,但处理实政,的确过于务虚不务实,不懂取舍,如您所言,还是太年轻!”
策棱回道。
弘历捏紧了拳头。
策棱在议政王大臣会议,说出了对他的看法,虽然是雍正逼着他的说,但这也让弘历意识到,为政不易,扭转雍正朝与沙俄谈判的历史结局的确有难度。
强大的历史惯性,还使得蒙古王公质疑上了他的实政能力。
弘历不清楚雍正是不是也在心里有些质疑他的实政能力,认为他还处理不好一个部门的实政,如此他处理多个部门、乃至监国、当皇帝的能力自然也会跟着被质疑。
但弘历大概率雍正对自己是有这种质疑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逼着策棱回答。
雍正这时又问着策棱:“你是不是觉得,弘历在处理满蒙王公的事上,还不如恂郡王与理郡王?”
老十四恂郡王素来得满蒙王公拥护,其处理满蒙事务早就得到了康熙和诸满蒙王公的认同。
而理郡王弘皙早年也跟着老十四参与处理过理藩院事务,得到过满蒙王公的认同,也被康熙称赞过。
可以说,这两人是眼下大清公认的善于处理满蒙事务的宗室。
一个是允字辈的翘楚,一个是弘字辈的翘楚。
所以,雍正这个时候才提起老十四和弘皙来。
不过,这里面明显有个坑,因为这需要考虑到雍正到底是不是真希望别人觉得他自己的儿子不如老十四和弘皙。
但策棱似乎明显没有察觉话语里陷阱的天分,也就在这时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是!”
“恂郡王推心置腹,理郡王尊重我们王公,是人人皆知的事。”
策棱回道。
雍正的脸色却阴沉了下来。
黑得可怕!
“弘历!”
雍正这时看向了弘历。
“儿臣在!”
雍正也就问着弘历:“你姑父对你的看法,你认同否?”
弘历为此拱手回道:“回汗阿玛,姑父可以不认同儿臣处理实政的能力,但不可以在私底下与罗刹国私自谈判,签订协议;更不应该允许蒙古王公两边称贡!”
弘历这话一出,策棱脸成了青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