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削爵!宝王得赐立蟒袍! (第1/2页)
弘历知道,雍正最在乎的是皇权!
所以,为了不让雍正因为蒙古王公在谈判中主张妥协忍让,而推翻自己的决定,否定自己的能力,他早就先准备了蒙古王公漠视皇权的罪证,而准备着把这件事往皇权上引。
雍正听后,也皱眉看向策棱:“竟有这事?”
策棱一时哑然。
弘历突然提出这事,简直打了个他措手不及!
而弘历这时也冷笑着看向策棱:“姑父真要我拿出实证来吗?”
“您给罗刹国皇帝进贡毛皮和马匹的明细,记录在郎克与拉古金斯基对罗刹国皇帝的信件里,而你与罗刹国私定的合约内容也记录在郎克与拉古金斯基的信件里。”
弘历这话一落,策棱直接跪在了雍正面前:
“博格达汗明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大清啊!”
“所以,为了大清就可以背着汗阿玛与外夷私定合约,为了大清就可以向外夷皇帝称臣?”
“姑父,您到底清不清楚这里面的利害?”
弘历这时冷声问起策棱来。
策棱鬓角开始滋生出汗珠来:“我,我真没想这么多!”
“我只想着,我喀尔喀蒙古诸部,不能给朝廷添麻烦,坏了朝廷的大局,面对罗刹国的蚕食,自然是能忍让就忍让!”
“私定合约,私自纳贡。”
“严重点讲,已属于叛国投敌,往轻了讲,也是属于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在私自扩大藩权。”
“而按国制,你们蒙古王公只有对属民有征收贡赋和让他们服役的权力,可没有直接代表他们与外夷谈判纳贡的权力。”
老十三这时也开了口,而看向策棱:“十姐夫,您还质疑弘历的能力,可您明显比弘历糊涂,夷务外交岂是您能擅自决定的?”
“朕与罗刹国谈判,本意也不是真的畏惧了他罗刹国,真的非求他罗刹国才能换来和平,就是想看看,你们蒙古王公眼里有没有朝廷。”
“结果不出人预料,你们的确没有。”
“或许,在你们看来,从北海到库伦,都是你们喀尔喀蒙古自己的领地,所以,让不让这些地,你们自己就可以说了算,不必朝廷来做主,也不存在让朝廷吃没吃亏的事。”
雍正说起了一番很傲娇的话,也对策棱阴阳怪气了一番。
但总得来说。
雍正因此,对策棱这些漠北蒙古王公在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与忠诚度方面的表现越发不满,而觉得,他们过于习惯于自己独立自主!
这对于一个追求集权的君主而言,自然是最不能容忍的。
换句话说,哪怕让地,也得他雍正自己愿意让地才能让。
历史上,策棱就因为擅自和罗刹人签订条约,而不先汇报,且提前陈兵鸣炮,遭到雍正惩治。
不过,雍正在历史上没有因为这件事严惩策棱,只是把削爵改为了罚俸。
因为,历史上策棱是在被他任命为谈判首席大臣后擅自这样做的,所以,雍正考虑到他自己也有责任,便减轻了对策棱的惩处。
但喀尔喀蒙古在与罗刹国谈判成功之前,的确存在有两边纳贡以及私底下接触罗刹人与之谈判的情况。
这与喀尔喀蒙古归附大清较晚,还不习惯中央集权王朝的规则有关。
他们本能地习惯于名义上尊奉大清为主,而大小事自己包办的那套规则。
策棱作为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的台吉和大清的额驸,与喀尔喀蒙古其他王公不同的是,也在心里更愿意尊奉大清皇帝为主,愿意为大清征战沙场,但也习惯于觉得大小事自己可以包办,不必请示。
“奴才有罪,奴才没想那么多,奴才只是觉得不过是献些毛皮和马匹,数量也不多,与罗刹人约定一些贸易规则而已,也没有多吃亏。”
策棱叩首回道。
弘历淡淡道:“边防与贸易商是没有吃大亏,但大损了国威皇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