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八十三章:争气机!给燕王争气!

第四百八十三章:争气机!给燕王争气!

第四百八十三章:争气机!给燕王争气! (第2/2页)

朱元璋摆了摆手,“听你安排……”
  
  反正他们也想和老四多待一段时间。
  
  至于朝中。
  
  有标儿在,他们就是走个一年半载,也无妨。
  
  “这次咱和你娘,不着急回去,而且,回去后,咱想带着你娘回凤阳陪都,让你大哥在金陵监国……”
  
  他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了。
  
  对于传给自己儿子的皇位。
  
  他也没有历朝历代那些皇帝,那么不舍。
  
  更主要,他想看看,标儿全面监国后,如何处理和老四燕藩的关系。
  
  朱棣、徐妙云微微愣怔。
  
  这几乎等同于禅位了!
  
  “快看!”
  
  “好快!”
  
  “那是什么船!怎么这么快!”
  
  “怎么还冒黑烟!着火了?”
  
  ……
  
  就在此时,惊呼声,传入隔音效果并不差的船舱内。
  
  朱棣、徐妙云被惊呼声惊醒。
  
  砰砰砰!
  
  视线刚投向窗户,祈婳兴奋急促的声音,伴随着敲门声响起:“阿爹,蒸汽动力船,我看到蒸汽动力船了!”
  
  朱元璋、朱棣四人相互对视。
  
  朱元璋弯腰,视线透过窗户寻找,没什么发现后,转头催促:“快带咱和你娘去甲板上看看。”
  
  老四带回蒸汽机时,说过蒸汽动力船。
  
  没想到,六七个月时间,就搞出来了。
  
  他迫不及待想去看看。
  
  朱棣、徐妙云搀扶着朱元璋、马秀英开门出来。
  
  朱棣看着俏脸激动,而红扑扑的祈婳,没好气笑道:“报假消息,小心我惩罚你!”
  
  “阿爹,真的,快点!”
  
  祈婳话中,和徐妙云扶着马秀英,就迫不及待往甲板走去。
  
  ……
  
  等朱棣一行人从船舱来到甲板时。
  
  舰队中,每一艘船上,都站满了人。
  
  五人来到舰首。
  
  目视所及。
  
  五里外。
  
  一艘冒着浓烟的船,披荆斩浪,渐起高高的水浪,正在迅速靠近。
  
  随着靠近。
  
  侧帮冒烟的烟囱清晰映入眼帘时,朱棣唇角狠狠抽搐。
  
  他实在没想到,这群家伙,把烟囱安装在侧帮。
  
  分明就是把家里烧炉子的思维,用在这艘蒸汽动力船上了。
  
  烟囱从侧帮先水平延伸出一节,然后九十度直角,垂直水平面向上。
  
  活脱脱就是家里面烧炉子的思维!
  
  不过也很正常。
  
  他虽然不知,历史上,第一艘蒸汽动力船的烟囱是什么样。
  
  但也知道,人的思维惯性。
  
  咦!
  
  朱棣看到试验船迅速转了一个弯,不由轻咦一声。
  
  其他人看的专注,没有察觉。
  
  可朱元璋站在朱棣身边,却听到了,扭头,询问:“怎么了?”
  
  朱棣盯着迅速靠近的试验船,轻声道:“刚才这艘蒸汽动力船,没有任何停顿,迅速转弯,让孩儿有些好奇,看来,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对自身的要求,都超出了孩儿的预料。”
  
  嘟——
  
  朱元璋嘴唇动动,刚要说话,汽笛声突然在五百步外响起。
  
  朱棣太熟悉这种声音了,眼睛不由一亮,腹语:‘汽笛都搞出来了?’
  
  其实,汽笛对于一艘蒸汽动力船而言,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玩意儿。
  
  没有,吹号角也可以。
  
  但恰恰是这么个本应该不重要,被忽略的小玩意儿都被搞出来,证明了造船厂,积极创新的态度。
  
  就在朱棣短暂思考琢磨时。
  
  试验船已经靠近。
  
  李琪带着众人,站在甲板上,躬身行礼:“李琪拜见陛下、娘娘、王爷、王妃,及诸位王爷!”
  
  他没想到,出海试验,竟然遇到了王爷返程的舰队。
  
  幸亏,这艘蒸汽船,是一艘争气船!
  
  没掉链子。
  
  船舱内。
  
  李善长、刘伯温、宋濂三个老头子,听到动静,也挣扎起床,三颗头发完全白了的脑袋,一起凑在玻璃窗前,看着下面甲板上的李琪。
  
  宋濂扭头看着李善长,打趣道:“韩国公还得是你,臭不要脸把自己儿子塞给燕王,现在也出息了啊!”
  
  哈哈……
  
  虽然被宋濂评价臭不要脸。
  
  可李善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爽朗大笑道:“你们两个老东西就羡慕嫉妒吧,谁让你们太把脸面看的这么重,人活一世,这脸皮就得足够厚才行!”
  
  李善长颇为自得。
  
  当初,他把长子一家,送到燕王身边。
  
  说实话,不求长子能做出多大功业,只求他们一家,不要卷入大明未来动荡的权力旋涡。
  
  他认定。
  
  无论大明如何动荡,燕王朱棣以其能力,肯定也不会有事。
  
  不曾想,这些年,长子离开他的庇护,在燕王身边做事,竟然磨练的越来越优秀了。
  
  虽然没法和蒋进忠、叶茂、夏时敏这些本身优秀,或者早一步,跟随在燕王身边,后天锻炼磨练出来的人相比。
  
  可比起长子以前,进步太大了!
  
  即便长子现在回到大明。
  
  都是一等一能干事的好官!
  
  从这些年,长子回来看望他,越来越成熟的谈吐,稳重的行为举止,以及没有少爷架子,善待家中下人的种种表现。
  
  他就知道,长子的成长情况。
  
  李善长的得意,换来刘伯温、宋濂的笑骂。
  
  外面。
  
  朱元璋、朱棣、朱樉等人从游轮,沿着放下的软梯,下到试验船。
  
  部分实验人员,登上游轮,腾出空间。
  
  吕本瞧着实验船,向后方驶来,眯眼看着,低语:“胡相,速度很快啊!”
  
  胡惟庸点点头,心情格外沉重。
  
  还没去燕京。
  
  甚至还没到鸡笼屿。
  
  朱四郎的当头棒喝就来了。
  
  故意安排好的嘛?
  
  胡惟庸的视线跟随试验船移动,看着倭国诸侯一方,幕府日野业子,高丽观摩团王禑、李穑受邀下到试验船。
  
  微微捏紧拳头。
  
  他也迫不及待,想看看这艘船,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
  
  日野业子、王禑等人下船后,就忙往朱棣、朱元璋的方向走去。
  
  朱棣指着,用铁丝,临时固定在试验船护栏上的汽笛,询问:“汽笛是谁发明的,你们怎么想到用蒸汽吹响喇叭这个创新点子?”
  
  “汽笛,王爷对这个号子的称呼,太形象了!”王师傅惊讶评价,然后介绍道:“陛下、王爷,这是咱们造船厂,一名普通船工提出来的想法,他认为吹号子是用呼出来的气,产生的力量,触类旁通,推测蒸汽的力量,也可以……”
  
  朱棣默默握拳。
  
  心中十分激动。
  
  点头道:“很好,这恰恰证明了,咱们工厂订立的创新奖励制度是有效的……”
  
  燕藩政权的官办工厂,关于创新,有一整套奖励制度。
  
  任何人都能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只要被负责研究的工程师采纳。
  
  或者自行研究出来,被采纳,都能得到奖励。
  
  事实证明,这一套奖励制度,至少在这个工匠经验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是极为有用的。
  
  其实,他觉,就是搁在他曾今那个时代,应该也有用处。
  
  只是,很多企业,并不会设置这样一套奖励制度。
  
  而他很幸运。
  
  燕藩治下,非官办的工厂,也效仿官办工厂,设立了各自的奖励制度。
  
  有直接给钱的。
  
  有给身股的。
  
  还有奖励包工人孩子一直免费读书的。
  
  总之,林林总总,都有这类创新奖励制度。
  
  朱棣收敛思绪,笑道:“我父皇他们,想看看动力舱,杨师傅,王师傅,你们两个一个是蒸汽机工程师,一个是造船工程师,就你们陪我们去动力舱,给大伙儿讲解吧。”
  
  杨六六有些紧张看了看朱元璋,拘谨提醒:“王爷,动力舱的环境很差,陛下和诸位王爷都是金贵……”
  
  朱棣摆了摆手,笑道:“无碍,我爹什么苦没吃过。”
  
  话中,朱棣转身,笑道:“父皇,是吧?”
  
  朱樉等人全都摇头羡慕笑了。
  
  他们家,也就老四敢这么和老头子说话。
  
  朱元璋含笑瞪了眼,“走吧,你们王爷说的没错,咱以前就是个泥腿子,还差点饿死。”
  
  日野业子、王禑等人跟在后面,看着朱棣、朱元璋这般交流,不由诧异。
  
  王禑向李穑微微侧头,低语:“皇帝陛下对燕王真的很特殊啊!”
  
  此番来大明。
  
  他还和皇帝、太子一起用御膳。
  
  而且他闺女还是太子的妃嫔之一。
  
  所以对皇帝和太子的父子关系很了解。
  
  但饶是皇帝多么在意、重视、扶持太子这位嫡长子。
  
  他也不曾见,不曾听,皇帝和太子,如皇帝与燕王这般。
  
  这种特殊,不光眼睛能看到,情绪也能感知到!
  
  怪不得闺女私下对他言,如今的燕王,在皇帝心中,有着超过太子,十分特殊的地位。
  
  马茹跟在马婧身边,看着朱棣背影,凑到马婧耳边,用只两人听到的声音低语:“姐,陛下对燕王好的,是不是有些过分了,陛下可是皇帝,燕王和陛下开这种玩笑,陛下非但没有一丝生气,竟然似乎还十分享受?”
  
  谁不知道,皇帝最忌讳别人提及,其过去是个泥腿子。
  
  可燕王一个当儿子的,竟然主动提及。
  
  陛下竟不生气?!
  
  ……
  
  朱棣、朱元璋跟随杨王二人刚走入动力舱。
  
  本来就炎热的天气,扑面灼烧的热浪,更是顿时袭来。
  
  空气中,夹杂着汗味、煤灰味、烟味……
  
  恰如杨六六所说,环境十分恶劣。
  
  目视所及。
  
  朱棣眼睛一亮
  
  一个转动机括,连接的连杆映入眼帘。
  
  四根连杆都连接着一个长方形铸铁箱子,箱子另一侧,都连接着一根管子。
  
  此刻,其中一个转动机括,正在连杆往复运动带动下,快速转动。
  
  十几个船工,迅速往炉子里添加煤炭。
  
  朱棣、朱元璋带着众人,靠近锅炉时。
  
  杨六六介绍道:“王爷,这是四轴四桨的试验船,我们用四根管子,制造了四个往复式机括,一号蒸汽管对应一号转动机括,负责前进,如果向左转,就开启二号阀门,关掉一号阀门,让蒸汽驱动二号转动机括,阀门技术,用到了咱们燕京自来水使用的那种球形阀门技术……”
  
  这章时间不够了,没写完昨天写好的细纲,本来应该写到进入燕京湾的,抱歉。
  
  最后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