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七十九章: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第四百七十九章: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第四百七十九章: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第1/2页)

临近傍晚。
  
  秦淮河畔。
  
  商船往来,喧嚣的秦淮河渐渐开始平息。
  
  一艘艘已经卸货的商船,驶离金陵水域,前往下游、江宁等地停靠。
  
  胡惟庸、吕本坐在一辆双马牵引的新式马车内,透过擦拭后,一尘不染的玻璃,看着一艘艘前往下游的商船。
  
  秦淮河比不上朱四郎燕京的燕京湾宽阔。
  
  加之这些年,海商的船、南方来的内河运船。
  
  金陵区域内的秦淮河段,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多的各种船只。
  
  商船如果在卸货后,需要短暂休整,必须前往下游江宁等地停靠。
  
  虽然对商业的便利度,产生了一定麻烦。
  
  可好处也显而易见。
  
  下游的县府,也借着承载商船停靠的机遇,搭上了顺风车。
  
  服务海商以及水手,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秦淮河下游区段,每到夜晚格外热闹。
  
  各式各样的花船,几乎挤满了整个河面。
  
  据说,每当一夜结束。
  
  翌日清晨,下游百姓去河中取水,都能闻到脂粉气。
  
  朱皇帝对这种奢靡很反感。
  
  原本准备对下游地区,夜间这种奢靡荒淫,进行一次强硬打击,遏制这种风气。
  
  当然,并不是要禁止这种烟花勾栏场所。
  
  历朝历代,这种为他们这些有钱精英男人们,提供服务的场所,存在几千年了,也没见哪个皇帝对此进行打击。
  
  朱皇帝是担心,这种来自下游的奢靡之风,最终影响大明官场。
  
  不过,太子对此有些异议。
  
  担心强硬打击,会让海商惊惧,影响金陵地区的经济。
  
  吕本收回视线,冷笑道:“据说,燕京没有这种勾栏场所,也不知,往来燕京海贸的商人,在燕京休整时,会不会感到很憋屈,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却处处受到限制,不能随心所欲。”
  
  胡惟庸闻声看向吕本,笑道:“此番朱四郎燕藩建国,咱们也跟着朱皇帝去看看,好好看看,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明去燕藩的海商也很多。
  
  以前他还真没关心过。
  
  燕京没有勾栏场所。
  
  腰缠万贯的海商在燕京,如何消遣。
  
  难不成,站在燕藩的街头,看燕藩那些冒着滚滚浓烟的工业区?
  
  工业是必不可少。
  
  但这种钢铁水泥,取代不了人文!
  
  在这一点上,暴发户式的燕藩,恐怕永远也无法和大明想必。
  
  燕藩文明、文化?
  
  嗤!
  
  不过就是一个建立在工业发展上的空虚、空洞的话术罢了。
  
  吕本见胡惟庸出神,也没打搅,扭头看向车窗外。
  
  他们今天出城,来秦淮河,是想碰碰运气。
  
  试图在往来秦淮河的商船中,发现一艘从高丽,或者倭国折返的商船。
  
  问一问朱四郎入倭之战的情况。
  
  是不是,已经陷入,倭国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毕竟,自从朱四郎从大明出发,已经快三个月了。
  
  当时天气还有些微凉。
  
  如今,已经春天也只剩下尾巴了。
  
  这种新式马车,是一个月前,燕藩海商送来的。
  
  数十艘海船。
  
  一次性贩运来一千五百多辆这种新式马车。
  
  每一辆售价两百两!
  
  据传闻,朱四郎当初回朝后,和朱皇帝介绍,他们现在乘坐的这种普通类型的新式马车。
  
  制造成本也就五十两银子罢了。
  
  加上运输成本,税赋。
  
  成本就算一百两吧。
  
  燕藩这群黑心奸商,竟然卖两百两,利润达到百分之一百!
  
  不!
  
  因为这次带来的新式马车太少,而想要购买的很多。
  
  导致很多人,都是加价购买!
  
  太孙妃那个土桥村综合商号,据说,就以一百三十两的价格,拿到了五百多辆。
  
  转手就高价卖给他们这些人了。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燕藩上上下下对太孙朱雄英的支持。
  
  要知道,制作新式马车的工厂、以及贩运回来的燕藩海商,并不是燕藩政权营运。
  
  都是燕藩私人营运的雇工身股制工厂、商号。
  
  他们没有必要,让土桥村综合商号,赚这笔钱。
  
  这些年,类似这种燕藩商人,支持土桥村商号的事情很平凡。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首先,燕藩商人都知道朱四郎对太孙朱雄英的支持,也都知道,土桥村商号源自于曾今的土桥村。
  
  就是现在,已经迁民海外那批土桥村百姓。
  
  都时常给太孙妃、太孙,捎带各种各样的东西。
  
  此番太孙和太孙妃大婚。
  
  昔日土桥村这些人,送上的成婚贺礼,竟然是援建一座雇工身股制,自行车制造厂!
  
  援建的钱,土桥村众筹。
  
  技术……
  
  这段时间,土桥村燕京飞马牌自行车制造厂的技术工程师。
  
  反正,朱四郎治下,曾经那些低贱的,有经验的好手艺匠人,现在都这样称呼。
  
  工程师!
  
  卑贱的匠人,都有资格称师了。
  
  总之,现在飞马牌自行车援助的工程师已经到了。
  
  陛下对此十分高兴。
  
  还亲自召见了带队回来的杨老八。
  
  还留杨老八在宫中一起吃御膳。
  
  然后,亲自在金陵工业区旁边,批了一块工厂用地。
  
  现在已经热火朝天干上了。
  
  这次援建中的内容很复杂。
  
  初期,飞马牌自行车工厂,将为太孙妃名下这座工厂提供零部件。
  
  这座工厂前期主要从事什么组装。
  
  等待工人的技术能力进步后。
  
  依托飞马牌自行车厂的配套工厂,就会援建一整套,除炼钢技术外,制作各种零部件的工厂。
  
  总之,配套援助的工厂,就有十三家!
  
  朱皇帝对此十分高兴,将此商业案例,称之为:大明和燕藩未来合作的榜样!
  
  据说,还亲自叮嘱身边,写起居注的史官,要把这件事,详细记录在起居注内。
  
  这起居注,是未来制定明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也就意味着,此事,在未来极有可能被后世,写入大明史书中!
  
  让人很不爽!
  
  援建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金陵工业区的。
  
  自行车厂,钢零部件之外的铸铁零部件,为这个援建工厂成本考虑,将直接从金陵工业区下订单。
  
  一家燕藩专门从事,用铁铸造自行车大梁等主体结构的工厂技术人员,这段时间,就在金陵工业区。
  
  教授金陵工业区的匠人,如何铸造,如何使用燕藩的度量标准、加工标准等等。
  
  始皇帝统一度量衡以来。
  
  如今,随着燕藩通过援建工厂,燕藩制定的度量标准、工业标准,正悄悄借助援建,进入大明。
  
  让人忧心啊!
  
  他们这些忠贞之士,想要反对。
  
  又因朱皇帝极力支持这件事,不敢发言。
  
  一位马背出身的强人皇帝,对国事的破坏太大了,言路都被这位强人皇帝堵塞了!
  
  什么时候,才能熬死朱元璋这位强人皇帝?
  
  目睹着,又开始冒着滚滚浓烟的金陵工业区,心烦的吕本,微微皱眉,自言自语道:“看来,徐家的小子,真的把这座工业区盘活了……”
  
  胡惟庸闻声,视线转向吕本。
  
  吕本瞧着工业区被徐辉祖盘活,心中不舒服的原因,他清楚。
  
  工业区在其子吕兆手中,变的半死不活,交给徐辉祖,短短数月时间,奇迹般盘活,吕兆的无能被对比的淋漓尽致,吕本高兴才怪了。
  
  其次,大家一直等着工业区彻底败落,谋求游说太子放开高炉制作、冶铁等技术。
  
  徐辉祖盘活金陵工业区,无疑挡了很多人的财路。
  
  吕家就是其中之一。
  
  “吕大人,我对此事倒是并不担心。”胡惟庸笑道:“现在徐辉祖在金陵工业区,搞这一套上下同欲,不可能持续很久,随着徐辉祖调离,一定会落得一个,人走政亡的结局。”
  
  这由大明的特殊环境决定。
  
  大明的官,都是来当官的,可不是来做事的。
  
  哪个当官的愿意像徐辉祖那样,天天在一线工厂内,把自己搞得乌漆嘛黑。
  
  这还是当官吗?
  
  如果换做燕藩那群,被妖风邪气所影响的官员来搞。
  
  金陵工业区不搞雇工身股制,搞官本位工厂,倒也能运行,勉强盈利。
  
  燕藩的官,受妖风邪气影响,以及燕藩的工业冲击,即便没有雇工身股制进行束缚、监督。
  
  会产生官僚作风。
  
  但燕藩的官,在实干方面,比朝廷这边强太多了。
  
  这点,他看的很清楚。
  
  “胡相,你那个搞垮福建模式的雇工身股制牙行准备的如何?你说,现在深陷倭国百姓汪洋大海中的朱四郎,能想到你这一招吗?”
  
  ……
  
  于此同时。
  
  兵库。
  
  海湾。
  
  呜呜呜……
  
  黄昏时分,十数艘战船,护送着一艘游轮抵达。
  
  号角声中。
  
  一艘小船从海湾内前出,引导着这支舰队进入数百艘船只,挤满的港湾码头。
  
  一个身穿倭国服饰的美艳女子,牵着一个小孩,站在游轮甲板护栏旁,看着海湾内,放下风帆后,密密麻麻林立的桅杆。
  
  六七岁的男孩,瞪大眼睛,满脸新奇。
  
  而美艳女子,则俏脸发白,一双美眸中,尽是浓浓的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惶恐。
  
  嗒嗒嗒……
  
  木屐碰撞甲板独有的声音传来。
  
  女人和孩子转头。
  
  日野梓康快步走来后,女人低声询问:“大哥,燕王真的会给我们出路吗?”
  
  这美艳女人便是足利幕府,足利义满正妻日野业子。
  
  倭皇亲封的从一位、准天位,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日野梓康脸也带着对未来前途命运的担忧与迷茫,却还是点点头,低声分析:“十万诸侯联军覆灭半个多月了,若是燕藩陆军,真的要把我们赶净杀绝,应该早趁着,北方各个诸侯,家族主事之人战死,慌乱无措的时机,发起横扫之战了,可反观燕藩陆军,在折返兵库后,却按兵不动,我想,这位燕王是真的愿意给我们一条出路,只是,我暂时还不知,这条出路到底是什么。”
  
  日野业子点点头,不再说话。
  
  视线又情不自禁,被林立的桅杆吸引。
  
  看着密密麻麻林立的桅杆,巨大的战船,低声感慨道:“将军在听闻燕藩会干涉咱们倭国乱局时,曾一度以元朝征讨咱们,发生的沉船事件,嘲笑燕藩燕王来自中原,即便在四海之上立国,也改变不了中原大陆文明的根,认为燕藩不懂海洋文明……”
  
  哎!
  
  日野梓康默默叹了口气,这种论述,他也听过。
  
  不光足利义满说。
  
  很多诸侯,都认为,燕藩干涉他们倭国的战争,过程虽然或许不同,但结果肯定一样。
  
  都会像元朝征讨。
  
  再加上,明朝保守派派人送来的正面阻击,后方游击袭扰战术。
  
  以至于,联军上上下下都信心满满。
  
  又因联军内部一些原因。
  
  最终才定下,在燕藩援军抵达前,先尽可能打垮,削弱叛军集团的军事策略。
  
  也恰恰是这个原因,一战断送了十万联军。
  
  再无翻身机会,只能将命运交由那位英明神武的燕王手中。
  
  日野业子低语道:“事实证明,燕藩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都是当今天下最强者,这样一个,出走大明,却继承了大明大陆农耕文明,以一己之力,推动其统治下,海洋文明的繁荣强大雄主,恐怕,燕藩的文明之力,已经超越中原天朝了吧?”
  
  “不止!”日野梓康低声道:“我被囚禁兵库期间,曾和燕藩的军人,以及燕王的学生有过接触。”
  
  “据了解,燕藩治下,还有数十万蒙古百姓,都是当初燕王北征灭元期间的俘虏,而燕藩混成骑兵协的强大,也证明,燕藩除了有大陆农耕文明,或许还有部分大陆游牧文明。”
  
  “我还打听过,这位燕王在北征彻底离开大明前,亲自设想规划了一个蒙汉杂居示范区,虽然没有亲眼看过,但据燕王的学生说,这个蒙汉杂居示范区十分成功,活跃、繁荣甚至超过了大明传统疆域,现在主持示范区的文武,一位是国公,一位是侯爵!那位国公,还是太子的妻舅,梁国公蓝玉,从其燕京,以及蒙汉示范区可以看出,这位燕王,对于整合各种文明,包容兼蓄,十分有一套,所以,妹妹,无论如何,不要再有恢复倭国,恢复和族的念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