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零三章:朱元璋对朱棣最大的褒奖!

第四百零三章:朱元璋对朱棣最大的褒奖!

第四百零三章:朱元璋对朱棣最大的褒奖! (第2/2页)

人比人气死人。
  
  他为了海军发展,真是一片丹心啊!
  
  徐妙云见娜仁托娅喜欢的紧,笑道:“给府中留两只,我们带两只,送到大本堂。”
  
  “谢谢四婶儿!”
  
  娜仁托娅甜甜叫了一声。
  
  引得乌云琪格直翻白眼。
  
  目视徐妙云离开。
  
  娜仁托娅转身,“小姐,我四叔凯旋回来后,陛下南巡,咱们也跟着去吧,到时候,出海看看。”
  
  “乌云小姐,到时候我们一起,看来海外也并非蛮荒之地。”徐妙音笑着邀请。
  
  ……
  
  “朱府的马车!徐妙云入宫了!”
  
  徐妙云的马车,经过六部官衙时,瞬间惊动六部官员。
  
  百官或是推开窗户,或是从官房内涌出。
  
  “朱四郎三峡口大捷的消息,才传回不久,徐妙云这时候入宫?”
  
  “哼!肯定是邀宠来了!”
  
  “咦!快看,俞靖!俞靖什么时候回来,咱们怎么一点儿消息都不知?”
  
  “朱四郎的海军又来了?”
  
  ……
  
  百官议论纷纷。
  
  徐妙云抱着金豆子,坐在马车内。
  
  她即便不看。
  
  也知道,此刻有很多双眼睛紧盯着她。
  
  马车一路行抵御书房外。
  
  门外值守的小太监,见徐妙云撩起帘子,忙谄媚小跑沿阶而下,“王妃,陛下听闻燕王和诸皇子攻克三峡口大捷的消息,去了坤宁宫,婢子带您去吧?”
  
  徐妙云含笑点点头。
  
  砰!
  
  “哈哈……小祈婳小心点!”
  
  徐妙云的马车刚靠近坤宁宫宫院,朱元璋开怀笑声,就传入马车。
  
  “祖父、祖母、娘亲!娘亲!”
  
  小祈婳正拿着一根香烛放爆竹,看到马车时,一眼就认出来了,大喊着,高兴跑过去。
  
  凉亭内。
  
  朱元璋、马秀英起身。
  
  身边站着朱雄英、朱高炽、朱允炆三个孩子。
  
  雍鸣也想跑过去。
  
  不过抿了抿唇忍住了。
  
  宫内规矩多。
  
  不像他们东番的家里。
  
  “娘亲,阿爹又打了大胜仗,还带着五叔他们,皇祖父可高兴了,听到消息后,就乐的合不拢嘴……”
  
  朱允炆看着徐妙云下马车后,祈婳叽叽喳喳。
  
  气呼呼攥紧小手。
  
  他一直盼着父亲打大胜仗的消息传来。
  
  然后在大本堂,好好在朱祈婳、朱雍鸣面前炫耀。
  
  可等来的,却是四叔又一次大捷的消息。
  
  瞧把朱祈婳牛的!
  
  自从捷报传回来。
  
  这回,就连八叔他们的母妃,刚刚都来皇祖母寝宫,抱着朱祈婳亲了左脸亲右脸。
  
  朱祈婳都嫌弃的擦脸。
  
  八叔他们的母妃,也一点儿都不生气。
  
  还笑着夸朱祈婳。
  
  他很后悔,当时在大本堂,大哥叫他一起来祖母寝宫,干嘛跟着来。
  
  难道就来看,朱祈婳、朱雍鸣被众星捧月?
  
  “妙云拜见父皇、母后。”
  
  朱允炆为众人对雍鸣、祈婳的偏爱,闷闷难受时。
  
  徐妙云走来。
  
  马秀英含笑扶起徐妙云,埋怨道:“一家人,搞这些虚头巴脑做什么?”
  
  话中,从徐妙云怀中,迫不及待接过金豆子。
  
  “娘亲,这是什么?”小祈婳站在后面,装着笼子的马车旁,大声询问。
  
  朱元璋、马秀英看去。
  
  看到了笼子内,两只色彩斑斓艳丽的孔雀。
  
  好奇快步走去。
  
  雄英三人也忙跟上。
  
  “卑职俞靖,拜见陛下、娘娘!”俞靖忙行礼。
  
  朱元璋打量笼中孔雀,笑问:“这是你从海外带回来的?”
  
  “禀陛下,这是巴拉望岛上的一种孔雀,驻守巴拉望岛的兄弟们,瞧着好看,就让卑职带回来,给陛下、娘娘、诸皇子皇女观赏,逗个乐子。”
  
  哼!
  
  朱元璋瞥了眼俞靖,笑哼一声。
  
  看了眼,站在马车边,激动逗弄孔雀的小祈婳。
  
  别以为他不知。
  
  这孔雀,俞靖主要想孝顺的是小祈婳。
  
  “你们别把咱大孙女惯坏了!”朱元璋提醒一句,转身往凉亭走去。
  
  老四家的入宫。
  
  还带着俞靖。
  
  肯定有正事。
  
  孩子们在凉亭外观看孔雀。
  
  大人们来到凉亭内。
  
  徐妙云落座后,便直接表明来意,“父皇,此番俞靖回朝,还有数十艘海商海船跟随,带了一些海外珍奇物品,听闻大哥北征捷报,想为朝廷北征大捷贺,用带回来的货物,免费办一个博览会……”
  
  博览会?
  
  免费?
  
  这得多少钱?
  
  为标儿北征大捷贺?
  
  这群海商,以及俞靖为首的海军将士,应该是想给老四连翻大捷贺。
  
  是妙云丫头制止了他们的想法。
  
  改为,为北征大捷贺吧?
  
  朱元璋、马秀英含笑对视,瞬间就把其中关节猜透了。
  
  “海商们想要打开海外货品在咱们大明的销售网,儿媳倒是认为,这个博览会其实对咱们大明也很有利。”
  
  “首先,海商赚的钱,也要分红给雇工身股制的大明百姓,也要缴纳海贸税赋。”
  
  “其次,海外的一些新鲜事物,也有利于大明新气象。”
  
  “再次,有些作物,有了消费基础,咱们大明引进后,既能成为百姓口粮的补充,也能为百姓创造一些经济收益,四郎经常说,当民间各种辅助食物极度富裕时,也会很大程度,减小对主要口粮的消耗……”
  
  ……
  
  朱元璋看着徐妙云条理清晰,不断列举理由。
  
  心中暗乐。
  
  他们老朱家,娶了这么个儿媳,占大便宜了。
  
  一众儿媳中。
  
  若论哪个最优秀。
  
  肯定是老四家的。
  
  老四在外开创基业,有这么个有能力的枕边人辅佐,倒也可以轻松很多。
  
  就如当初。
  
  秀英对他开创大明江山的支持。
  
  以前担心老四把妙云丫头惯坏了、宠坏了。
  
  看来是多虑了。
  
  略微沉吟,点头道:“这个博览会可以搞,不用以北征大捷,就用老四两次大捷的名义搞!”
  
  标儿在军中,限制老四的声望。
  
  他已经知道了。
  
  这无可厚非。
  
  标儿是大明储君,未来的大明皇帝。
  
  军队是政权统治的核心。
  
  标儿和老四只是兄弟,限制兄弟在军中声望,是标儿这个储君该做的。
  
  但军中以外。
  
  谁的功劳就是谁的!
  
  现在这大明皇帝还是他!
  
  他身为父亲。
  
  老四的优秀,在军中被限制。
  
  若他再限制民间方面。
  
  就太对不起老四的付出了。
  
  老五他们打出这般可圈可点的战斗。
  
  就连他们母妃都跑来亲近雍鸣、祈婳。
  
  那些尚未封藩,此番没有跟随北征的皇子之母,也跟来亲近雍鸣、祈婳。
  
  还不是希望,给老四留个好印象,将来关照关照兄弟们?
  
  他也希望,以后若是还有机会,老四能带带,其他皇子。
  
  他很清楚。
  
  标儿可以成为诸皇子兄弟躬亲的典范。
  
  但标儿的能力,自身够用。
  
  可教不了皇子们。
  
  老四却有这个能力!
  
  ……
  
  “你不要有顾虑。”见徐妙云唇角微动,要说话,朱元璋抬手制止,“你和老四想低调,避免刺激某些人,这没错,但父皇想的更多,希望将来,你们和大明之间,能更和睦,这就需要很多人努力,上层的努力不够,民间人心期盼,也要发挥力量……”
  
  “大明百姓对你们好感更深,朝廷这边,才不敢进行疾风骤雨式转变。为什么,全面海禁尚未开始,父皇会准许海商来金陵贸易?”
  
  “咱就是希望,民间好感、经济往来,能加深朝廷和你们的关系,能促使这层关系更加稳定,未来,父皇就算是为了这层关系更加稳固,不但会全面开海禁,还希望,民间可以多往来一些,你们需要中原百姓,咱活着时,可以配合你们,大明立国这十几年,再次丧失土地,返贫,贫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也不少,数十万,甚至百万可能都有。”
  
  ……
  
  他没有调查过。
  
  不过,各地乡土村社推行过程中,这方面反馈的问题比较多。
  
  这部分百姓。
  
  在推行乡土村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官员有为,强硬以借贷赎买的方式,帮助百姓从士绅手中,赎回了丧失的土地,按利息,逐年慢慢偿还。
  
  可这样有为的官员。
  
  也就那么几个。
  
  方希直、练子宁、铁铉、盛庸……
  
  大多数官员,直接把这部分丧失土地的百姓忽略了。
  
  让这些百姓继续给士绅当纯佃农。
  
  用刘基无奈的总结来说,就是:这些沉默的少数,被朝廷直接抛弃了!
  
  说实话,这部分百姓,动摇不了大局。
  
  无论是他,亦或是刘伯温。
  
  都未想过,去为这部分沉默少数者做什么。
  
  首先,毕竟是少数。
  
  其次,朝廷的收支,尚无余力。
  
  他刚才忽然灵光一闪,觉得这些人交给老四很合适。
  
  首先,弥补了老四外来者,在异域,毫无根基支持的弊端。
  
  其次,也算是朝廷对这部分沉默的少数,负责吧。
  
  好处显而易见。
  
  这些人的亲人、朋友还在中原。
  
  他们跟随老四出海发达后。
  
  会不会回来探访亲人?
  
  老四海军那种巨型旗舰的出现,从东番回金陵,一个月时间。
  
  据说,海商已经下单这种巨型船舶。
  
  他就算不懂大海。
  
  也能看得出。
  
  只要未来百姓富裕了。
  
  肯定能坐这种安全、航行快的大船,频繁往来大明和老四治下。
  
  民间经济、百姓往来频繁。
  
  大明百姓对老四好感度高。
  
  大明谁当皇帝,都要考虑,骤然和老四为敌,民心反感的问题。
  
  至于老四在大明声望太高。
  
  会不会让老四对大明有什么想法?
  
  他从不担心!
  
  这么多年了,若是还没看清老四。
  
  他也不配做这个皇帝!
  
  ……
  
  徐妙云认真听着。
  
  错愕之余,又十分感动。
  
  父皇这个安排,就意味着,父皇从不担心,四郎有一天会造大明的反。
  
  这种信任,很高很高了!
  
  近乎于无限!
  
  四郎为大明做了这么多。
  
  可以说,这番安排,算是父皇对四郎所作所为,最大褒奖!
  
  四郎若是知晓,肯定也会感动。
  
  马秀英见徐妙云眼睛微红,默默叹了口气。
  
  这些年,老四其实受了很多委屈。
  
  洪武九年、十年,被重八严密监视期且不说。
  
  就算后来处境改善。
  
  受的委屈也不少!
  
  人家妙云丫头嘴上不说,要说心里不心疼四郎,对朝廷这边没埋怨,肯定是假话!
  
  只是识大体,懂分寸,忍着罢了。
  
  马秀英一手抱着金豆子,一手伸出,含笑轻轻拍了拍徐妙云手。
  
  徐妙云回神,忙谢恩:“儿媳代四郎,谢父皇隆恩!”
  
  朱元璋苦笑摇摇头。
  
  什么隆恩!
  
  不过是迟来的补偿罢了。
  
  起身,吩咐道:“平日里,你也各种瞎讲究,不愿入宫看看咱和你母后,今天来了,就在宫中吃午膳,咱去下旨。”
  
  话罢,朱元璋快步离开。
  
  ……
  
  御书房。
  
  蒋瓛应召而来,就见刘伯温已经在御书房内了。
  
  微微愣怔,随即忙叩首行礼,“臣蒋瓛,拜见皇爷。”
  
  “起来吧!”
  
  蒋瓛谢恩起身后。
  
  朱元璋看向二人,“俞靖率领东番海军战船抵达金陵,要接收一批俘虏,伯温,张北、三峡口两战的俘虏,你和大都督府,与俞靖接洽,此事,你们商量着办。”
  
  “臣遵旨!”
  
  刘伯温领旨后。
  
  朱元璋继续道:“另外一事,就是此番跟随抵达金陵的海商,听闻朝廷大捷,想为朝廷大捷贺,拿出他们带来的货品,免费搞一个博览会,所有人都能参加,咱准备,以朱棣大捷为由,官府和东番海商合作,推行这个博览会……”
  
  蒋瓛瞬间惊讶瞪大眼。
  
  这不是给朱四郎扬名立万吗?
  
  他能想象,此消息传开,引发的震动!
  
  此战,不是太子树立威望的一战嘛?
  
  皇爷怎么想的?
  
  刘伯温短暂惊讶后,猜到了朱元璋的用意,微微颔首同时,暗暗感慨,‘陛下良苦用心啊!’
  
  于君主身份,此安排,对大明无数百姓,尽到了君主责任。
  
  于父亲身份,对燕王,是一片拳拳父爱。
  
  也是陛下对燕王这些年所作所为,能给出的最大褒奖。
  
  朱元璋从刘伯温表情便知,刘伯温看清他的用意了,吩咐道:“这件事,你协调应天府和海商办的漂漂亮亮,到时候,不光金陵百姓要去看,咱也要去看看,那些海商,带回什么稀奇东西。”
  
  “臣遵旨!”
  
  朱元璋转向蒋瓛,“锦衣卫八百里加急,追上朱棣偏师,把这个消息告诉朱棣。”
  
  他不是向老四炫耀这份父爱。
  
  是想告诉老四。
  
  他对老四的信任!
  
  说实话,此番北征冒出的很多隐患,是他也始料未及的。
  
  若说不担心。
  
  那是假话。
  
  只是身为皇帝,即便担心,他也得保持镇定。
  
  他若是做不到稳如泰山。
  
  下面只会更乱。
  
  他就是想告诉老四,不要忌讳这忌讳那。
  
  北征期间,有任何想法,都要积极的,没有顾虑的说出来。
  
  若北征真的出现问题。
  
  或许,他最后能放心依靠,帮他解决问题的,也只有老四了!
  
  蒋瓛诧异征询,“陛下,不用通传太子主力一路?”
  
  朱元璋眼神瞬间变冷,“没听清咱的话吗!”
  
  通传主力一路?
  
  那些将领若是知道以老四大捷之名,开办的博览会,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标儿也是。
  
  在军中压老四的声望。
  
  光明正大直接让汤和、徐达去做就是了。
  
  为什么睁只眼闭只眼,让常茂这些敌视老四的人做。
  
  本来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让他办的进退失据!
  
  常茂这些人,定然因此而备受鼓舞!
  
  蒋瓛吓得忙低头领命,夹着尾巴,匆匆离开。
  
  刘伯温欲言又止,忽然开口,“陛下……”
  
  朱元璋心情不好,没好气道:“你有什么话就说!此番回来,咱对你还不够信任吗?”
  
  刘伯温苦笑。
  
  抱拳道:“陛下,太子纵容郑国公常茂之流,的确办的不够好,有些进退失据,不过,臣倒是能理解,太子一面想维护和燕王的兄弟情谊,一面也要确保大明统治核心,军队的人心向背……”
  
  太子处置此事上,公私混为一谈。
  
  进退失据了。
  
  他可以肯定,若是换成燕王。
  
  会先和当事人沟通。
  
  然后,直接下令,让身份最为合适的中山侯,亦或魏国公压制燕王在军中声望。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
  
  这就是他对标儿不满的地方。
  
  处置不够果断,不够分明!
  
  ……
  
  “娘!娘!”
  
  于此同时。
  
  朱允炆跑入吕氏寝宫,“皇祖父要给四叔大捷开博览会!”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