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37章 何人不是苏党?

第437章 何人不是苏党?

第437章 何人不是苏党? (第1/2页)

十一月二十三日。
  
  朱俊棠从倭银公司的船上下来,踏在了莱州的土地上,脑子里一阵恍惚。
  
  终于返回大明了!
  
  自从海难漂流到倭国之后,朱俊棠和黄文彬经历了一系列堪称梦幻的冒险,依靠两人的智慧和勇气才在倭国保住了性命。
  
  恩师苏泽请奏成立倭国通政司,黄文彬成为主司,自己成为司副。
  
  两人依靠倭银公司的硝石贸易,在岛津家逐渐站稳脚跟。
  
  两个月前,黄文彬提出要在堺港设立商馆,帮助岛津家进行火器贸易。
  
  岛津家主岛津贵久最终同意了黄文彬的提议,允许两人离开岛津家的领地,前往堺港开设商馆。
  
  当然,岛津家还是派遣了最忠诚的武士“护送”两人前往堺港,岛津贵久也让自己麾下的商人负责具体的账目,黄文彬和朱俊棠只负责和大明的商人谈生意。
  
  看就算是这样,两人也自由了很多,至少在堺港活动,就不像是在岛津家领地那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了。
  
  黄文彬长袖善舞,又通过堺港当地商人的关系,见了李文全一面。
  
  李文全知道黄文彬倭国通政司主司的任命,在确认了黄文彬的身份后,李文全立刻给黄文彬留下了一大笔的金银,由他在倭国刺探情报。
  
  黄文彬收了钱,很快就将身边的岛津家武士收买。
  
  当然,这些岛津家武士的家人都在岛津领地,不可能背叛岛津家,但是可以给两人更多的自由,对两人的一些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李文全又来了堺港两次,他按照苏泽的吩咐,将【飞鸽传书】交给了黄文彬。
  
  至此,倭国通政司终于可以稳定的向大明传递情报了。
  
  接下来,李文全按照苏泽的吩咐,开始给黄文彬造势。
  
  倭银公司财大气粗,几乎垄断了大明对倭的贸易,还能够从他们手里买到火炮和火药,自然成为堺港商人的座上宾。
  
  李文全每次到堺港,都会带着黄文彬和朱俊棠参加宴会,并且将黄文彬指定为倭银公司在堺港的贸易代表。
  
  黄文彬名扬堺港,成为堺港商人宴会上的贵客。
  
  黄文彬出名之后,开始笼络在堺港生活的华商。
  
  其实在东南抗倭战争之前,就有不少大明商人从事走私贸易,也有不少华商定居在倭国。
  
  嘉靖时期在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的大倭寇汪直,就曾经在倭国建立五峰商馆,招募流浪武士组织海盗团,成为纵横东亚的大海盗。
  
  大明开海之后,也有不少大明商人来到倭国建立商馆。
  
  这些华商鱼龙混杂,其中还有嘉靖年间的倭寇残党。
  
  黄文彬也展现出过人的组织能力,将原本一盘散沙的华商组织起来,竟然还真的在堺港成了一方势力。
  
  其实在倭国的华商数量还是很多的。
  
  但是这些华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或者以籍贯为纽带组成乡党,整体上声势不大,有时候还会被倭人欺负。
  
  甚至后面来倭的西洋人,明明比华商人数少,却远比华商团结。
  
  最典型的就是佛郎机人了。
  
  佛郎机人不仅仅组织商团和倭国贸易,还有大量的耶稣会传教士在堺港传教。
  
  如今堺港就兴建了很多教堂,据说在堺港就有上万皈依的信众。
  
  佛郎机人商人们,和这些耶稣会的传教士,构成了一个教商联合的团体,在堺港的影响力反而要比人数更大的华商大。
  
  比如堺港三十三人众的首领今井宗久,就传出皈依天主教的消息,堺港很多倭国商人,都会去教堂礼拜。
  
  黄文彬通过各种手段,整合了在堺港的华商,高调成立了华商会,被在倭华商推举为会长。
  
  有了这个华商总会之后,黄文彬更是成为堺港商人的座上客。
  
  等到了这个时候,岛津家也发现,黄文彬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岛津贵久也是能屈能伸,他发现黄文彬脱离了他的控制后,立刻派人送来赔罪的礼物,然后将黄文彬身边的倭人武士的家人也都送到了堺港,命令这些武士效忠黄文彬。
  
  黄文彬也没有和岛津家翻脸的想法,而是欣然接受了岛津贵久的礼物,又将一批新购买的大明淘汰火器送去了岛津家。
  
  到了这个时候,黄文彬和朱俊棠才算是获得了自由,倭国通政司才算是真正成立。
  
  黄文彬要留在堺港搜集情报,于是让朱俊棠以贸易为由,返回大明一趟,将他们整理的倭国情报亲自送回朝堂。
  
  踏上莱州港的土地后,朱俊棠终于流下眼泪,本以为要客死他乡,现在终于回到母国的土地上了!
  
  和朱俊棠同行的是一名倭银公司的船长,名叫鲁西,他对着朱俊棠说道:
  
  “朱先生,我们是外国到港船只,需要在港口区观察三天,等保生医局确保没有疫病,才能离开港口区。”
  
  朱俊棠点头,大明医学发展迅猛,关于疫病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疫病的传染方式很多,各地土地气候生活不同,也有不同的疫病。
  
  为了防止别的国家将疾病带回到大明,大明的港区普遍都有这种隔离的措施。
  
  至于保生医局,朱俊棠听这个名字也知道,大概是大明刚刚成立的医疗机构。
  
  朱俊棠前往澎湖的时候曾经停靠过莱州,和那个时候相比,莱州港又繁华了不少,他感慨说道:
  
  “莱州港是越来越热闹了。”
  
  鲁西笑着说道:
  
  “朱先生是错过了热闹的时候,上个月的时候,郑和号和法显号起航,莱州港才热闹呢!”
  
  “郑和号和法显号?”
  
  鲁西点头说道:
  
  “为了测绘经度的比赛,皇家实学学会资助了两个探索项目,分别是黄少史的月角距天钟法,和大匠张毕的航海时钟法。”
  
  “两位大人在莱州组织舰队,黄大人的旗舰命名为郑和号,张大匠的旗舰命名为法显号,都在上月起航寻找南州。”
  
  鲁西露出回忆的神色:“那时候莱州港才热闹呢!也有不少水师军官加入舰队,咱们大明水师提督亲自在港口送行呢!”
  
  听完了鲁西的描述,朱俊棠似乎也能想象当时的盛况,也不由的痴了。
  
  鲁西作为船长,也读过一些书,但是毕竟不是读书人,他问道:
  
  “朱先生,这郑和郑大人大家都认识,黄大人以郑和号命名可以理解,那张大匠为何要命名法显号?法显是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