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反其道而行 (第1/2页)
周末的潘家园,像一锅烧开的豆汁儿,喧腾,滚烫,喧嚣,弥漫着老BJ特有的烟火气。
人潮在棚户间的过道里涌动,摊主们拖着悠长的调子吆喝,混杂着讨价还价的声浪。
林思成站在牌坊下,阳光斜切下来,脸上浮出一层淡淡的金光。眼神如同探针,扫过那些或新或假的老物件。
“嘿,林表弟!”
削瘦的身影挤开人群,带着一身煎饼果子的葱花味。景泽阳举着塑料杯,“来一口!”
一股馊抹布的味道窜进鼻孔,林思成眉头微皱。
他发现,但凡是京城土著,都特喜欢劝外地人喝豆汁儿。叶安宁是这样,景泽阳也是这样。
不过叶安宁是骗,景泽阳是真心想让他尝一口:“尹三豆汁,上百年的老字号,数遍京城,就这个最地道……”
百年不至于,不过确实最地道,当然,味道也最怪,林思成上辈子又不是没尝过?
他坚决的摇摇头:“景哥,我喝不惯!”
“以后在京城生活久了,你慢慢就习惯了……”
景泽阳再没有劝,插上吸管,左一口饼,右一口豆汁。
林思成还好,方进捂着鼻子,躲到了七八米外。
走着走着,景泽阳发现不对:“何班长呢?”
“单位临时有任务,今天没来!”
景泽阳咬着饼,含糊不清:“早该不用来了,这儿是京城,又不是国外?”
林思成点点头:现在虽然没有十九大以后那么安全,但京城毕竟是首都之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说了,自己还没宝贵到专门派人保护的程度。
他提了几次,张老院长和马院也觉得有些紧张过头,再者节前也忙,就把何班长撤了回去……
“那你以后再去哪,直接给我打电话!”
“谢谢景哥!何班长虽然没来,但另外安排了司机!”
景泽阳点点头:“也对!”
边走边说,三个人进了市场。
将将跨过牌坊,景泽阳猛的一顿,两只眼珠往外突。
不远,也就十来步,一个卖古籍的摊上站着两个身影。
其中一位尤为显目:高马尾干净地束在脑后,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脖颈白晳,眉眼如画,身姿挺拔如松。
乍一眼,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利落劲儿。
顿然间,景泽阳就觉得手里的豆汁儿不香了,踌躇不前,嘴里嘟嘟囊囊:“不是冤家不聚头!”
林思成瞅了一眼:还真就巧了,是许琴和唐南雁。
他忍着笑:“景哥你怕什么?无缘无故的,她还能摁住捶你一顿?”
“林表弟,你不懂!方晴在国外待了一年,感觉没意思,又跑了回来,这段时间拐着弯儿的联系我……”
景泽阳哀声叹气,指了指不远处的唐南雁,“关键的是,这娘们太爱管闲事,你说我能不躲吗?”
明白了,好马不吃回头草。
涉及男女感情,外人不好置喙。但既然遇上了,肯定要打声招呼。
林思成走了过去,察觉到有人停在身后,唐南雁下意识地转头。
四目相对,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呀,林老师?”
许琴也回过头,不由的一愣:这也太巧了?
潘家园这么大,竟然能在同一天,同一个过道里撞上。
其实一点儿都不巧:都是来找国术旧本的,市场虽大,卖古籍比较集中的就这么一块地方,双方能碰到,一点儿都不稀奇。
“唐警官,许科长。”
许琴很是惊奇:“林老师,太巧了!”
“确实巧!”林思成笑着点头,“许科长也来淘东西?”
许琴有些心虚:“我和南雁都不是很懂,只是心血来潮,随便转转!”
心血来潮吗?
林思成随意一瞥,看了看两人身前的那个摊:全是旧书。
连环画、报纸、小人书、武侠……离两人最近的摊边上,豁然放着一本摊开的旧拳谱。
林思成顿然明了,但没有点破。
“那两位先看着!”
许琴刚要点头,唐南雁抢先一步:“林老师,稍等一下……那个……那个……那个……”
那个了好几个那个,看到不远处的玉器摊,唐南雁急中生智,“我和许姐相中了一件玉器,但一直不敢确定真假,能不能请你帮我们看一看?”
林思成一看就知道她是现编的,但并不反感:昨天才借了人家的古拳谱,不能过了一夜,就装不认识。
再者,这两位今天到这儿,肯定是来淘旧拳谱的,为的无非就是向他请教点东西。说来说去,还是想帮他。
转着念头,他笑了笑:“当然可以,东西在哪?”
唐南雁顺手一指:“那!”
“好,过去看看!”
五个人一起往过走,唐南雁不停的使眼色。
许琴明白她的意思:帮他淘拳谱是加深关系,请他帮忙不还是加深关系?
管他白猫花猫,能逮到耗子就是好猫。
细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的道理。
阳光渐高,空气里浮动着老物件特有的陈旧气息,一行人停在一个玉器摊前。
摊位上琳琅满目:手镯、项链、玉簪、耳坠、白玉、玛瑙、翡翠、水晶……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眼神活络:“几位,看点什么?”
唐南雁眼睛一扫,往摊上一指:“林老师,那个,扳指!”
林思成瞅了瞅:靠中间的位置,摆着几只翡翠扳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不是很绿,也不是很透,介于两者之间,翠中微泛黄。
这一种,在翡翠等级中有个专业的词,叫“茶青”,即绿晴水色带一点黄色调。比豆青稍好点,比晴水绿种稍差点。
如果在珠宝店里,自然算不上特色,但在古玩市场的地摊上,这种已算得上好货了。
“水头挺足啊?”景泽阳俯身瞅了瞅,“成色不错,看着也挺老?”
摊主立刻堆起笑:“老板好眼光,正经的老坑茶青种,人祖上传下来的宝贝。要不是家里急用钱,打死也不拿出来……您瞧瞧这水头,这颜色……”
许琴好奇的凑近了些:说实话,翡翠她检验的不多,虽然林思成才搞过培训,但要说应用于实践中,她还真没几分把握。
再看这一件:底色青透,微带黄色调,如雨后晴空。
总不能南琴随意一指,真挑中了一件真东西?
正转念间,林思成蹲下身,把扳指拿了起来。随意瞅了两眼,他又放了回去。
“还行!”
短短的两个字,声调平稳,语气淡然。
在古董行里滚打了半辈子,察颜观色只是基本功,摊主脸色微微一变,挤出了一丝笑:“您再看看其它的?”
“谢谢,不用了!”
林思成起身,随即离开,景泽阳和唐南雁一模一样的表情:一步三回头。
都拐过了弯,唐南琴还在仰着头回忆:“我看着挺真啊?”
景泽阳“嘁”的一声:“能拿到这地儿,哪一件看着不真?”
“好!”唐南雁冷笑,“那你说说,刚才那件哪里不对?”
景泽阳语塞:他能说出来个捶子?
其实他也觉得挺真,但林思成瞄一眼就走,看都不愿多看,说明东西肯定有点问题。
“荧光太假,B货充胶,强酸咬蚀过再用树脂填充的料子,肉眼看着挺真,但紫光灯一照就能看出破绽。”
林思成的声音不高,“肉眼也能看出来,照着太阳光用放大镜看:天然翡翠的翠性很随机,呈大小不一的片状,刚才那件规则得却像用尺子画出来的网格……”
唐南雁愣了一下:“但刚才,林老师你也没用放大镜,更没照太阳?”
林思成笑了笑:“感觉!”
没哪个专家鉴定的时候,靠的是感觉。但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一两句说不清。而且说了,唐南雁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敷衍的如此明显,唐南雁当然能听得出来,不由的抿住了嘴。
景泽阳幸灾乐祸的笑,但怕挨打,他没敢笑出声。
林思成和许琴走在最前面:
“许科长,我的电话唐警官就有,重新给你留一下也行。如果想探讨什么,你随时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年轻,需要前辈们指点的地方还很多……”
林思成这是明示:他没她们想像的那么严肃,也没她们想像的那么高傲,想问什么,不用专门找机会。
许琴脸上浮出几丝不自然:“就怕麻烦你!”
“谈不上麻烦,也谈不上请教,咱们相互交流。”
“林老师,谢谢您!”许琴略显感激,“那今天就不打扰您了。”
“你太客气了!”林思成笑了笑,“如果不忙,可以一起转转。”
话很简单,却恰到好处,且隐显智慧:既不至于让许琴为难,又不至于因为点破心思而让她尴尬。
就感觉,林思成一点儿都不像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更像是沉浮多年,阅尽沧桑的智者。
唐南雁跟在最后面,越想越是奇怪。
下意识的,看到身后的景泽阳,她心中一动,落后了一步:“景泽阳,你歌舞团的班不上了?”
景泽阳一撇嘴:“你管得着吗你?”
“对,我当然管不着!”唐南雁冷笑,“但方晴挺关心的,上周还说想让我陪着她,去歌舞团找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