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半年,23.9亿!多么可爱的一群人型充电宝啊! (第1/2页)
8月29日,琴岛即墨。
盛夏的暖意渐渐淡去,几缕秋意随风漫开。
一辆黑色迈巴赫行驶在蓝鳌路上,向着橙子制衣的总部驶去。
车内,陈延森斜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街景。
宋允澄拉着他的左手细观察,白里透红,显然气血充盈,四条长短不齐、深浅不一的掌纹横在掌心。
“宋天师,看出些门道没?”
陈延森收回目光,扭头看向宋允澄,笑着打趣道。
“师父,您瞧这条细纹,又长又直,这可是大富大贵的命格呀!”
宋允澄讪讪一笑,信口胡诌,脸上的表情和陈延森很像。
相处久了,不免沾染上了陈延森的脾性。
她捧着陈延森的大手,只觉温热厚实,手感极佳,于是一边说,一边摸。
陈延森听她讲完这句毫无营养的屁话,随即似笑非笑地问道:“舒服吗?”
“暖暖的,还滑滑的。”宋允澄下意识地回答道。
下一秒,“嘭”的一声轻响!
她急忙护住额头,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嘟着嘴可怜兮兮地说:“摸一下而已,抠抠搜搜的,平时你”
话刚说一半,又慌忙停住,没敢往下讲。
“平时我怎样?嗯?”陈延森问道。
尾音那声轻哼,听得宋允澄耳尖发麻。
她嘻嘻一笑,把脸埋进陈延森的手心里,温热的触感贴着脸颊,顿时觉得脑门不疼了。
陈延森被她这副小猫似的模样给逗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轻声说道:“下个月带你去北欧看极光。”
“是去参加2014年的达沃斯经济会议吗?”
宋允澄抬起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陈延森,语气里满是好奇地问道。
“咳咳,主要是去放松玩玩,开会不过是顺带的事。”
陈延森一本正经地说道。
作为世界经济青年领袖兼达沃斯论坛联席导师,和去年一样,李青松早已点名邀他一同参会。
毕竟森联资本旗下不仅有保险公司、民办银行,陈延森本人更是华国移动互联网经济领域的领军者,他若是缺席,华国代表团的阵容难免会失色不少。
“谢谢师父。”宋允澄唇角微扬,满心欢喜地点了点头。
她心里门清,开会是此行正事,游玩才是附加的安排。
可陈延森把主次顺序一换,就让她开心得连眼睛都快笑没了。
这就是‘蒙太奇’的说话方式!
比如丈夫对外人说,老婆出轨,所以动手打了她,之后她跑了,这样的表述很容易换来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可要是换个说法,变成他动手打老婆,老婆扛不住就跑了,最后重新找了一个丈夫。
每一句话单独看都是事实,可只要把叙述顺序调整一下,整件事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时,车子缓缓停下。
陈延森降下车窗,只见眼前出现了一片白色的建筑群。
数十间主体厂房和宿舍楼连在一起。
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泽,隐约能看到内部整齐排列的办公桌或生产设备。
正门上方,挂着一块“橙子制衣有限科技公司”的鎏金招牌。
门口站着几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为首的是个身着藏青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男人。
见车窗缓缓降下,他立刻快步迎上前,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恭敬地开口:“老板,早上好!”
说完,便主动伸手为陈延森拉开了车门。
等陈延森刚迈出一只脚,他又连忙抬手护住车顶,生怕老板不小心碰到头。
“老林,辛苦了。”
陈延森抬脚下车,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
他与林国纶的交集并不多,仅在面试时见过一次。
在服装行业,林国纶拥有着丰富的运作经验。
此前曾任Zara大华区生产总监,主导代工厂管理工作,还曾在Zara总部的自有工厂干过四年,并且出任过雅戈尔工厂总经理。
精通快反生产排期,对工人管理、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也颇有心得。
从结果来看,林国纶的能力确实不错。
自从他接手橙子制衣后,将工厂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在组建供应链的同时,还成立了500多人的设计部,以此保障新品能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
这些产品除了用于内部消化,大部分都通过拼呗、亰东等网络渠道,卖给了全国各地的电商买家。
在网易严选、京造尚未诞生的年代,橙子的各种服装产品,最初被网友当作品牌周边看待。
可当大家尝试性地买了几件衣服后,却惊讶地发现:衣服不仅版型周正、质量过硬,价格还十分亲民。
仅仅上半年时间,橙子制衣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3.9亿元,热销产品涵盖基础款的纯色短袖、长袖T恤、牛仔裤、休闲裤、夹克与衬衫等多个品类。
林国纶咧嘴一笑,极为谦虚地说:“老板过奖了,都是分内事!”
“鞋靴生产线的设备采购谈好了吗?”
陈延森随口问道。
在他看来,既然连衣服都造了,那就没理由放过鞋靴品类。
至于能不能卖出去,他也不在乎。
因为单是集团内部的90万名员工,每人一年发两三双鞋子,都能轻松消耗掉200万双,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更何况,以拼呗和亰东的出货能力,无非是卖多卖少,绝对不会出现卖不掉的情况。
林国纶闻言,连忙回话:“老板,已经谈妥了!跟德国利曼的设备采购合同上周五刚签完,首批五条全自动生产线下个月就能运到,安装调试团队也会跟着过来,预计十月中旬就能试生产。”
他一边说,一边引着陈延森往厂区里走。
宋允澄则安静地跟在陈延森身后。
在三人后面,还有一众橙子制衣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四名风隼保安的工作人员随行。
陈延森微微颔首,示意林国纶带他去车间转转。
不一会儿,一行人就走进了生产区。
车间入口处的感应门缓缓滑开,一股裹着棉麻清香的气流扑面而来,与外界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生产车间都配备了恒温恒湿系统。
陈延森扫过门口的电子屏,上面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当前温度24摄氏度,相对湿度55%,在制品数量12860件,不良率0.3%。
“老板,我们现在所处的是T恤生产线,从面料预处理到成衣包装,整个流程都实现了半自动化。”
林国纶快步走到前面,指着左侧的生产线介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