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670章 第二步:覆海!破晓 A220 EUV光刻机,陈总的新筹码!

第670章 第二步:覆海!破晓 A220 EUV光刻机,陈总的新筹码!

第670章 第二步:覆海!破晓 A220 EUV光刻机,陈总的新筹码! (第2/2页)

137瓦、168瓦、214瓦……
  
  当数字稳稳停在220瓦时,林南立即看向一旁的光源稳定性监测曲线。
  
  那条代表等离子体约束状态的绿色线条,始终保持着平稳的波动,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尖峰或骤降。
  
  系统运行稳定!
  
  “功率稳定在220瓦!等离子体约束状态良好,没有出现能量泄漏!”
  
  林南的声音比刚才响亮了几分,紧绷的肩膀也稍稍放松了一些,脸上绽放出一抹旁人看不见的灿烂笑容。
  
  作为国产第一台EUV光刻机的核心研发人员,那是妥妥能登上教科书、评院士、留名青史的人。
  
  他连忙深吸了一口气,强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陈延森微微颔首,转头看向章延杰:“光学系统同步适配,检查光束匀化效果。”
  
  章延杰立马调出照明光学模块的实时数据,屏幕上弹出一组光束截面分布图。
  
  淡紫色的光斑均匀地覆盖在模拟掩模区域,边缘没有出现丝毫能量衰减的阴影。
  
  “陈老师,光束匀化度99.2%,符合220瓦功率下的光学适配要求,成像光学系统已完成自动对焦校准!”
  
  章延杰扬声回应道。
  
  这一次,控制室内的骚动比方才更加明显。
  
  有人悄悄抹了把眼角,还有人用拳头轻轻捶了下桌面。
  
  从107瓦到220瓦,不仅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证明他们的MCDE-EUV光源既能“点亮”,也能在更高功率下保持稳定,这意味着量产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
  
  功率是制约工艺节点的重要因素!
  
  制程微缩需实现更小的线宽和间距,要求EUV光具备更高的光学对比度,而功率是对比度的核心支撑。
  
  220瓦的稳定功率,足以满足7纳米制程的芯片生产所需。
  
  陈延森嗯了一声,接着吩咐道:“准备晶圆台与掩模台同步测试,加载测试晶圆,按28纳米制程参数设置曝光程序。”
  
  汪象朝马上响应:“测试晶圆已通过机械臂送入预对准工位,掩模台已加载28纳米标准电路掩模版,同步精度校准中。”
  
  顷刻间,众人的视线重新聚焦在主监控屏上。
  
  屏幕被分成了四个画面:左上角是光源功率与等离子体状态,右上角是光学系统的光束分布,左下角是晶圆台的实时坐标,右下角则是掩模台的运动轨迹。
  
  随着汪象朝按下按钮,两个精密平台迅速移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像两条精准咬合的齿轮,每一次微调都控制在0.1纳米以内。
  
  “同步精度0.08纳米!已达预设标准!”
  
  汪象朝说道。
  
  陈延森看了一眼时间,此刻是晚上8点37分,距离真空泵启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他俯下身子,对着麦克风,向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叮嘱道:“曝光开始,单次曝光时间设置为0.5秒,记录所有参数。”
  
  核心腔室的观察窗内,淡紫色的微光骤然亮了一下,旋即恢复柔和。
  
  光路末端的探测器疯狂刷新着数据,屏幕上跳出一行行代表“曝光能量密度”、“线宽均匀度”、“图形套刻精度”的数值。
  
  每一个数字都在朝着合格的方向靠近!
  
  0.5秒的时间,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当曝光完成的提示音在控制室内响起时,汪象朝立刻操控机械臂将测试晶圆移出,送往检测室。
  
  一行人都跟了过去,连脚步都变得急促起来。
  
  在精密的EUV掩模版检测仪下,当第一张晶圆的光刻图案清晰显示在屏幕上时,现场彻底沸腾了。
  
  线条细如蛛丝,却没有一丝断裂或模糊,每一个晶体管的轮廓都精准得如同复刻。
  
  光刻机的运行原理就像印刷机,又像照相机,只不过它所运用的‘画笔’和‘画板’都更为精细。
  
  “成了!真的成了!”
  
  汪象朝喃喃低语,双手在发抖,嘴里发出‘呵呵呵’的笑声,压抑中带着亢奋。
  
  不一会儿,笑声变得呜咽。
  
  他今年五十九岁,在EUV光源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
  
  曾经的他,眼看着自己的人生快要走到尽头,连EUV光源的技术突破也渐渐看不到希望,心里满是无力。
  
  可谁曾想,星源科技会在这时横空出世,不仅打破了僵局,更给华国自主研发光刻机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如今造出了EUV光刻机和烛龙G1051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往后华国芯片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总算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了!
  
  汪象朝抹了把脸,想把激动的泪水憋回去,可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往上扬,最后索性也不掩饰,任由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这眼泪里,有大半辈子的遗憾,更有苦尽甘来的畅快。
  
  林南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劝慰道:“汪工,咱们没白等,也没白干!”
  
  站在人群里的梁劲松一脸唏嘘,他暗暗打量着陈延森,默默给出评价:妖怪级别的天才!
  
  要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的技术突破,都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可陈延森硬是在二线的技术栈上,拿出了行业顶尖的方案。
  
  220瓦、分辨率小于12纳米、0.33数值孔径的光学设计,每平方厘米可容纳约800亿个晶体管,绝对可以支持10纳米和7纳米节点的EUV量产需求。
  
  陈延森微微一笑,这台EUV光刻机便是他的新筹码。
  
  毕竟森联资本涉足的行业越广,树敌就越多,若是拿不出像样的压箱底本事,又如何能获得上面的全力支持?
  
  另外,一台光刻机的售价高达5000万到9000万美币,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且陈延森还能借此培养一批生产、安装、养护和维修的工作人员,进而获得更多的人道薪火。
  
  不过,Alpha样机仅适用于内部测试,并不具备实际流片测试的条件,后续还得推出Beta样机,即产品发布前由外部用户进行测试的设备。
  
  好在星源科技有自己的生产线,只需经过反复调试、修改、迭代,就能逐步推进,最终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成品光刻机。
  
  “陈老师,给它取个名字吧!”
  
  章延杰提议道。
  
  “黑暗已逝,破晓乍现!就叫破晓A220吧。”
  
  陈延森想了想说道。
  
  A代表星源科技光刻机的第一条序列,220是它的峰值功率。
  
  与此同时。
  
  李青松在收到消息后,立马拿起文件,急匆匆地朝着南海旁的一座庭院赶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